繁体简体

福建:推进两岸融合 打造第一家园

华夏经纬网 > 两岸 > 惠台落实      2025-01-17 11:30:55

  福建,始终走在两岸交流融合的最前沿。今年的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以更实举措推进两岸融合,打造共建共享、合作紧密、情感交融的第一家园。今年福建省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要坚决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加紧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服务祖国统一大业。

  共建共享

  2024年,福建省上线了台胞台企数字“第一家园”服务平台;越来越多的台湾社工、台湾建筑师和文创团队、台胞陪审员、台胞调解员等来到大陆,参与到社会建设、管理的方方面面……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享的第一家园,完善台湾同胞在闽就业、就医、住房、养老服务、社会救助等制度保障”“支持更多台湾同胞积极参与基层治理、乡建乡创、法治建设等各项事业,带动更多台湾同胞以融合发展为共同责任,不分你我同出力”。

  省人大代表、漳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洪敏俐介绍,漳州市十分重视台籍中医药人才的引进。她建议,未来可在福建全域采认台湾地区中医执业医师执业资格,放宽执业范围。鼓励台籍中医师到闽执业,开办诊所。

  大陆网络视听产业市场规模已突破万亿元大关,这吸引了不少台湾青年的目光。省政协委员艾珂竹在调研中发现,目前缺乏专门针对两岸青年网络主播的长期性交流平台,针对台湾青年的培训资源更是有限。她建议,由政府相关部门或行业协会牵头,建立专门的海峡两岸青年网络主播线上交流社区。设立专项培训基金,为其提供免费或低成本的培训课程,让更多台湾青年进入大陆网络视听产业。

  去年台胞在福建申请办理台胞证35.9万人次,同比增长25%。为了让台胞在闽生活更加便利舒心,省政协委员,台盟福建省委会常委、福建卫生报社副总编辑黄美辉建议,放宽长期在榕台胞的药品携带与邮寄限制,允许台胞凭借有效医疗诊断报告携带或邮寄三个月以内的自用药品入境。推行线上申报系统,让台胞通过电子平台申报药品信息,进一步提高邮寄和通关效率。

  合作紧密

  2024年,福建新设台企户数、实际使用台资规模均居大陆第一;设立大陆首只由台商发起的两岸产业投资基金;新获批8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实现全省9个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全覆盖……闽台经贸合作稳步发展,亮点纷呈。在此基础上,代表委员们提出了自己的新期待。

  “福建省开展两岸智慧育种合作的规划较滞后,涉台生物产业的相关企业较少,高校与科研机构优势尚未充分发挥。”省政协常委、民革福建省委会副主委程明认为,未来可实行进出口涉农企业“白名单”,缩短台湾农业新品种引进与驯化时间。借助自贸区优势,增设自贸区农业育种试验基地,在自贸区内实现引种隔离驯化与种植推广实验,降低企业研发成本。

  聚焦台企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用地难题,省政协委员王贺军建议,可应用“工业上楼”产业空间创新模式,鼓励建设多层厂房;探索“先租后让”模式,减少台企因盲目购地导致的浪费,进一步减轻台企的资金压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厦门、平潭探索建设两岸共同市场先行区域。省人大代表,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黄建波表示,今年实验区将推动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商品扩类落地实施。探索推进两岸市场规则互通,扩大企业资质采信和商品检验结果直接采信试点。积极探索“跨境电商+”、保税加工等业态。推动全岛封关运作,争取“一线”不予免(保)税和“二线”不予退税货物清单、海关监管办法等核心政策落地实施。

  情感交融

  融合发展,纽带在“情”。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拉紧宗亲、乡亲、姻亲、民间信仰等纽带,带动更多台湾同胞以融合发展为共同愿景,常来常往更亲近”。

  福建是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闽台宗亲交流活动密集。但省人大代表、台盟福建省委会副主委方丽云在调研中发现,闽台宗亲交流的参与人群以老年群体为主,且族谱资料缺失较为严重。对此,方丽云建议,在各类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中融入宗亲文化元素,加大对闽台族谱数字化平台建设的投入,打造“一站式”寻根服务平台。

  “龙岩是台湾客家族群的重要祖籍地,汀州妈祖、定光古佛在台湾拥有大量信众。”省政协委员郑作俐认为,应尽快建立闽西客家民间信仰祖庭基本情况数据库,为台湾分支宫庙寻根谒祖提供可靠渠道。

  武平的定光文化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省人大代表、武平县县长于海建议,支持武平打造两岸青年骑行文旅基地、手球赛事基地等,为两岸交流注入新活力。

  省政协开展的“走进政协·台湾青年说”活动为两岸青年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省政协委员、香港福建社团联会副主席邱诚隆对此印象深刻。他建议,未来可让更多台港澳侨青年参与,让他们更直观地了解祖国大陆,并沉浸式体验协商民主。

  两岸关系根基在民间,动力在人民,希望在青年。省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委员、福建日报社(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兰锋建议,做强“海峡青年节”品牌,引入更多年轻人喜闻乐见的AI互动等时尚元素。深入挖掘两岸共同的历史文脉,开展一起族谱寻根、共传书院文化等文化交流。深化拓展两岸青年民间交流机制渠道,打造各种垂直分类活动的交流机制,不断扩大两岸青年共同的“朋友圈”“事业圈”。(记者 陈梦婕 汪洁)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虞鹰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