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杨修平多年来投身公益、热心为民——
“奉献的人生最幸福”
■贺修平
云南省昆明市军休干部、“昆明好人”杨修平,胸前总是佩戴着一枚党员徽章。“共产党员就是要把身份亮出来,这既是荣誉,也是约束,鞭策着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位有着55年党龄的老党员说。
杨修平的老家在重庆市綦江区。2005年从云南省军区退休后,他在昆明和綦江两地交替居住。在妻子杨幸芳眼里,杨修平是个“闲不住”的人,住在哪里,他就把好事做到哪里,积极投身各类公益活动。
追寻老兵足迹
2020年10月,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召开。当时,居住在綦江区的杨修平收看电视直播后很受触动。他突然间想到:綦江区不知有多少位健在的抗美援朝老兵?他们过得好不好?
当天下午,杨修平前往有关部门查阅资料,了解到綦江区当年有很多有志青年参加了志愿军,270余人牺牲。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回到祖国的老兵们大多回乡务农。随着时光流逝,知道他们故事的人越来越少。那天夜里,杨修平辗转反侧。他做出一个决定:寻访健在的綦江籍志愿军老兵,记录下他们的战斗故事。
当地志愿军老兵大多住在乡村,杨修平开着自家的车寻访,早出晚归。遇到山路难行,他就半路停下车,徒步爬坡、过沟,叩开一位位老兵的家门。
家住綦江区古南街道清水村的九旬老兵赵斌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一位陌生人会专程来到他的家里,要听听他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战斗故事。那一天,他们促膝而坐,交谈了许久。临别时,杨修平印下赵斌左手的一枚手印。
细看那枚红手印,每一根手指的中间部分都是“镂空”的。当年在战场上,赵斌左臂中弹,伤得很重,险些截肢。后来这条手臂虽然被保留下来,但落下无法翻转、手指无法伸直的后遗症。杨修平回忆,那天赵斌努力配合,还是无法印下饱满的手印。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说起綦江区郭扶镇团结村的老兵邵泽龙,杨修平充满感慨。邵泽龙因在战斗中右腿负伤,在后方医院住院40多天。作为机枪班班长,邵泽龙住院期间一直惦记着前方的战友,在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的情况下,回到连队继续战斗。回到祖国后,邵泽龙主动放弃评残。问及原因,这位在乡村务农几十年的老兵说,自己不想给国家添负担。
历时2年,杨修平共寻访了66位抗美援朝老兵。除记录整理老兵们的战斗故事,杨修平还注意给他们的立功证书、纪念章等拍下照片,一起汇编成册。这些资料后来被綦江博物馆收藏。
记录老兵故事,更要讲好老兵故事。近年来,綦江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单位组建起一支老战士报告团,杨修平积极参与其中。宣讲时,杨修平总会携带一个小箱子,里面装着部分老兵的立功证书、纪念章,还有行军照明用的火把、充饥用的树皮等物品。他结合实物、声情并茂的讲述,一次次打动着现场听众。
心怀为民情结
讲起年过古稀的丈夫拄着登山杖,深一脚浅一脚走在山路上,坚持寻访抗美援朝老兵的情景,杨幸芳既感到心疼,又充满理解。“不管是寻访老兵,还是热心帮助他人,老杨每做一件事,都是真心的、快乐的。那是他的军人情结、为民情结使然。”杨幸芳说。
杨修平的老家綦江区郭扶镇双山村有一条土路,晴天扬尘四起,雨天泥泞难行。早日修通平整的水泥路,是村民共同的心愿。了解到村里硬化路面存在资金缺口后,杨修平不仅主动拿出积蓄支持,还应村干部之邀,在村民大会上给大家加油鼓劲,动员村民积极为集体作贡献。经过协调,不少村民捐出钱款、让出田地,大家齐心协力,顺利将土路拓宽、硬化。
在綦江区,杨修平家所在的那栋楼共有200多户居民,从地下车库到电梯间有5步台阶,轮椅、婴儿车等难以通行,大家都为“梯改坡”的事发愁。杨修平代表居民联系物业管理部门,得知小区配套设施改造需征得三分之二以上住户同意。此后连续几个晚上,他都在楼道口等候回家的居民,收集大家的签名。很快,“梯改坡”得以顺利推进。如今,说起杨修平裹着大衣、在冬夜里征集签名的情景,大家仍交口称赞。
采访中,笔者遇到80多岁的居民赵长兵。一次,赵长兵送小孙女上学,公交车迟迟不来,眼看就要迟到。情急之下,赵长兵敲开杨修平的家门求助。杨修平二话不说,立刻开车把孩子送到学校。从那以后,杨修平主动和社区打招呼,只要邻里有急事要用车,他义务接送,随叫随到。
跑好爱心接力
热心服务居民是好事,可杨修平毕竟年过古稀。有人劝他注意身体,杨修平却有自己的坚持:“我是一名老党员、一名老兵,受党和部队教育了一辈子。奉献的人生最幸福。虽然年纪大了,我还总想为社会、为群众出一点力,这样心里才踏实。”
笔者了解到,早在十几年前,杨修平就与昆明、綦江两地的相关部门分别签订了遗体和器官捐献协议,希望能为医学事业作贡献。让人感到意外和敬佩的是,在杨修平带动下,他的亲友们从不理解到理解,从反对到支持,先后有11人与有关部门签订了捐献遗体和器官的协议。
杨修平的大姐杨修华,入党66年,担任过村妇女主任,在乡村生活了一辈子。在杨修平影响下,她主动提出捐献遗体的想法。“能为国家作点贡献,这是件好事,也是我的心愿。”杨修华说。
前些年,杨修平在郭扶镇双山村老屋附近,用水泥和石子修起一个占地约6平方米的“逗号”图案。杨修平说,他想以此激励自己,“爱心接力没有尽头,助人路上永不停步”。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