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过年给烈士扫墓是俺家的传统”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军史钩沉      2025-02-06 16:17:46

  “过年给烈士扫墓是俺家的传统”

  ——记河北省阜城县本斋纪念园义务讲解员王志杰

  ■闫洪亮 潘桂生  

  王志杰在烈士墓前为阜城县第四小学学生讲述八路军回民支队的战斗故事。崔贤飞摄

  “过年给烈士扫墓是俺家的传统。”当人们忙着迎接蛇年新春的时候,70岁的河北省阜城县本斋纪念园义务讲解员王志杰,和往年一样,带着儿子、孙子来到本斋纪念园祭扫、献花。

  1942年春,侵华日军对冀中、冀南抗日根据地发起“扫荡”。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八路军回民支队在阜城县高庄村和纪庄村打响突围战,88位战士壮烈牺牲。

  “俺爹王梦北是党员,也是纪庄村村长。当年,他带着村民们掩埋了烈士遗体……”王志杰给笔者讲起那段历史,“几天后,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和部队重返纪庄村,为烈士举行了集体葬礼。俺爹许下诺言——终生为烈士们守墓!”

  这片墓地在纪庄村西北的“千顷洼”,是典型的沙质土地,植被少、风沙大。在王志杰的记忆中,父亲整天拿着铁锨、扫把,清理尘土,让坟茔保持整洁。

  “1993年,俺爹临终前,把守护烈士墓的任务交给了俺。一晃,30多年了。”王志杰平静地说。其间,表弟拉他上北京帮衬生意,王志杰拒绝了:“这么多亲人在这,哪走得了……”

  “有战士为救战友,用身体挡子弹。牺牲前,把仅剩的一块玉米饼塞到战友口袋里……”陵园里,时常响起王志杰乡音浓重的讲解声。他声情并茂的讲解,让前来瞻仰的人们仿佛置身当年的战场。

  自打接过父亲守护烈士墓的任务,王志杰又多了一个身份——讲解员。为了当好讲解员,他把从老辈人和父亲那儿听来的故事,整理成54页的《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高纪庄突围作战亲历记》,自费印了1500多册,赠给前来祭扫的人们。同时,他还编写了一段解说词,专门讲给来陵园的瞻仰者听。

  “这些年,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只要有讲解需求,王志杰从不推辞。”纪庄村党支部书记纪海清告诉笔者,王志杰常说,最可怕的从来都不是恶劣的天气,而是对烈士的遗忘。“他可以从脚下的位置讲起,几句话便能把人们带回到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中。”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王志杰义务讲解4000余场次,受邀前往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作报告900余场次,直接受教育的干部群众达40余万人。

  烈士陵园里安葬的这88位烈士,绝大多数没有留下姓名。2012年,陵园翻修时,王志杰萌生为烈士寻亲的想法。从那年开始,年近六旬的王志杰踏上艰难的为烈士寻亲之路。那些年,他去过深州、饶阳、安平等邻县的民政局,也到过省、市民政部门,虽然遇到不少困难,但他从没放弃,“干成这件事,俺是铁了心的”。截至目前,88位烈士已经有72位确定了姓名和原籍,有32位烈士找到亲人。

  “王志杰是当地公认的好人,尤其是他们父子两代义务守护烈士墓的事迹,在我们县家喻户晓。”本斋纪念园管委会主任时俊龙告诉笔者,直到2015年当地政府在纪庄八路军回民支队烈士陵园基础上,扩建成占地近200亩的本斋纪念园后,王志杰被聘为保安员才有了一份补贴。

  “俺走了,还有俺儿子!”问起今后的打算,王志杰指着儿子王春明斩钉截铁地说道。

  2024年9月,王志杰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