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张爱玲逝世30周年珍贵遗物曝光:手稿信件手绘旗袍设计稿一次看

华夏经纬网 > 新闻 > 港澳新闻      2025-02-13 11:18:18

香港新闻网2月12日电(记者 谭畅)2025年是张爱玲逝世30周年。这位出身上海、移居香港,最后长年居于美国的女作家,其代表作《倾城之恋》《半生缘》等时至今日仍为人所津津乐道。香港都会大学12日向传媒展示张爱玲、宋淇及宋邝文美的珍贵手稿遗物。

香港都会大学获得张爱玲遗产管理人宋以朗博士及其姊宋元琳女士慷慨捐赠一批珍贵文献及遗物,包括张爱玲的手稿、个人物品,以及与挚友宋淇和宋邝文美夫妇(宋氏姊弟的父母)等人往来的书信。通过今次捐赠,这批文献及物品真迹将永久存放于都大,同时为文学界及研究学者们增添一笔无价的遗产。

香港中通社图片

为了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学历史,并推动相关研究,都大人文社会科学院与大学图书馆合作成立研究团队,为这批文献及物品设立张爱玲特藏和宋淇、宋邝文美特藏,通过数码人文研究的方式,建立档案文献资料库及数码影像典藏,并计划举办公开展览,让公众从多个角度深入了解张爱玲及宋氏夫妇的文坛故事及其卓越成就,细说香港在世界华语文学发展中的重要角色。

香港中通社图片

香港中通社图片

香港中通社图片

手稿、信件、照片,一笔笔由张爱玲亲手书写的文字,拼凑出了她生活的点滴碎片。这其中,有她喜爱占卜用的“牙牌签”,也有她托宋邝文美帮忙在香港订制旗袍的手绘设计图;修改小说、剧本的意见不在少数,而张爱玲向挚友安排遗产的信件,更是让人动容。

该批文献遗物由张爱玲遗产管理人宋以朗及宋元琳捐赠,初步估计仅相关书信便达六七百封,数量庞大。

作为张爱玲至交好友宋淇夫妇之子,宋以朗从父母手中接手处理张爱玲遗产已长达20多年。他接受采访时说,现时自己年龄已不小了,很担心如此多的遗产手稿该如何处理 ,毕竟个人的专业性不足。张爱玲与父母有诸多书信往来,思考良久,他决定将其和父母的手稿及遗物一同捐出。

香港中通社图片

香港中通社图片

张爱玲与宋淇夫妇有长达40年的书信往来,单是信件交流字数已有60多万字。谈及此,宋以朗为张爱玲和父母的友谊动容,坦言“十分羡慕”,都不知去哪找这样的朋友。

捐赠计划召集人、香港都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及副教授梁慕灵接受中通社专访时说,这种“三位一体”的捐赠非常宝贵。“内地读者可能更多知道张爱玲,但对宋淇夫妇没什么了解。”梁慕灵指,宋淇在华语文化届有着重要角色,不但是知名文艺评论家等,“红学(《红楼梦》的学问)”也深有研究。

“香港报刊等对于张爱玲的报道,最早可以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见到,那是张爱玲帮助电影公司撰写电影剧本的时期。”梁慕灵追溯张爱玲与香港之缘,“在七八十年代,张爱玲的许多作品都被改拍为电影,亦陆续见报”。

在梁慕灵看来,张爱玲及宋淇夫妇的手稿等遗物落在香港,同时也提升了香港在文化界的影响力。这对学生们来说也是很好的学习机会,例如都大的创意写作课程、年代文学研究等,都能加入有关张爱玲的新例子。

文章来源:香港新闻网
责任编辑:姚思寒
聚焦港澳
港澳时评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