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美“海军联盟”发布咨询报告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5-02-19 11:54:18

  美“海军联盟”发布咨询报告

  ■王昌凡  

美海军“黄蜂”号两栖攻击舰在大西洋执行任务。

  近日,美国“海军联盟”发布两年一度的咨询报告《2025至2026年海洋政策声明》(以下简称报告),强调海洋战略利益对美国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一系列旨在快速增强海军整体实力的对策建议。由于“海军联盟”及其背后利益团体对美国国会修订海洋政策、审批海军预算等有较强影响力,该报告引发外界广泛关注。

  面临复杂挑战

  报告指出,近年来,美海军的全球领先地位不再凸显,内外两方面危机严重影响美国海洋安全。

  内部因素方面,造舰能力萎缩和糟糕的战备状态削弱美海军舰队威慑能力。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在2024年指出,美海军舰艇建造能力处于25年来最低水平。美联社报道称,美国13家海军造船厂中已有9家停产,80%的造舰工作依赖英格尔斯工业和通用动力集团承担。此外,受熟练工人短缺、供应链不稳定、成本超支等问题影响,美海军舰艇普遍延期交付。

  作为美国实施海外威慑核心力量的航母打击群和两栖戒备群,也被指战备能力堪忧。美国“海军协会”网站指出,美海军11艘现役航母仅4艘能执行任务。2024年年底,美国政府问责局发布报告称,美海军现役32艘大型两栖舰船中,超过半数战备状态不佳,严重影响海军两栖戒备群的作战能力。

  外部环境方面,传统竞争与非传统威胁并存。报告指出,主要竞争对手海军实力不断增强,与美海军舰队实力差距越来越小。此外,美海军在红海等区域受到非对称对手的无人机和无人艇等新兴武器威胁,牵扯大量人力、物力和精力。

  筹划应对方案

  为确保美海军持续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战略主动权,维护美国霸权地位,报告从5个方面提出具体举措。

  一是持续增加装备预算。基于人力和原材料等成本上涨趋势,报告建议在现有预算基础上,每年额外增加约400亿美元经费用于建造新舰艇。这与美海军向国会提交的最新提案相符。根据国会预算办公室的分析,按照该提案,到2054年,美海军增加的预算总额将超过1万亿美元,舰艇数量由当前的295艘增至381艘。

  二是大力扶持造船业。报告呼吁升级干船坞等基础设施,并为急需更新换代的潜艇制造业提供专门解决方案。当前,首艘哥伦比亚级核潜艇延迟12个月交付,2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预计至少推迟24个月交付,主要原因均为船坞数量不足。

  三是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报告指出,近年来,美国及其盟友在弹药生产方面的滞后问题凸显。2024年,美海军在红海地区的“繁荣卫士”行动消耗了数百枚“标准”-2导弹,出现弹药补给不及时等问题。为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更多复杂情况,美国一方面要督促盟友保证弹药生产,另一方面要拿出专项资金,逐步扩大国内弹药生产线。

  四是关注通用性船只建造。报告指出,美国应扩大对民用通用性船只的关注和支持,尤其重点关注在北极地区使用的破冰船建设。

  五是增强海军职业吸引力。报告提出,若美海军按计划扩大舰队,需继续增加相应的官兵数量,为此应提高人员待遇,提前新建营房等基础设施,确保新建的舰艇如期形成战斗力。

  多方意见不一

  “海军联盟”的咨询报告长期为美海军、海军陆战队和其他海上力量以及造船业发展造势。“海军联盟”负责商船事务的主席乔纳森·卡斯金表示,报告虽不能轻易说服国会批准为海上力量建设投入巨资,但可以为国会提供所需信息。报告的例证、观点和建议,将对美国海军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美国防务专家分析称,报告提出的举措侧重于推动造船业复苏以帮助海军舰队实现既定发展目标,有一定的合理性和预见性。

  从海军需求看,造舰资金仍有较大缺口。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指出,美海军对舰船制造成本估算偏低。例如,美海军计划量产的阿利·伯克Ⅲ级驱逐舰成本从平均每艘21亿美元升至25亿美元,未来或将持续增加。若要按期或提早实现381艘造舰计划,美海军需要足够资金支持。

  从建造进度看,造船业仍需强力刺激。专家指出,造船业复苏并非一蹴而就,上下游配套企业应同步发展,也需要大批有经验的技术工人。若没有长期稳定的资金注入,复苏进程将缓慢,进而影响舰艇交付。

  不过,也有不少观点对报告内容的可靠性提出质疑。有专家指出,美海军造舰成本已考虑到人力和原材料成本增加、通货膨胀率走高等因素。报告提出在此基础上增加预算,显然是为军种和背后军工集团牟利。还有分析指出,美海军目前的舰艇单价过高,应加大审查力度,一味增加预算支出,非但不能提升建造速度,反而容易滋生腐败。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