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吴英杰:笔墨丹青,绘就两岸艺术新篇章

华夏经纬网 > 两岸 > 台胞人物      2025-02-20 09:13:33

  吴英杰:笔墨丹青,绘就两岸艺术新篇章

  ——记“与古为徒”吴英杰师生国画作品展

  当传统工笔遇上现代审美,当台湾风骨碰撞荆楚文化——2025开年,一场精神熏陶的艺术展,完美呈现了一组师生积极探索传统美学内涵与现代审美理念的有机融合!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台湾艺术界“顶流”吴英杰,携师生近20余幅国画力作闪耀武汉!

吴英杰:笔墨丹青,绘就两岸艺术新篇章!163

开幕式合影

  大师风采,独步艺坛

  他是谁?——他出生于台湾,是从台湾宜兰到清华美院的“艺术狂人”。

  横跨两岸的“学霸画家”:中国美术学院、清华美院博士毕业,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展览,画作被全国多地美术馆收藏!

  行走的“艺术行动派”:策划40+场两岸书画联展,带台湾学生深入湖北、湖南采风,被网友称为“最会搞事情的教授”!

  他是吴英杰,现任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宜兰美术馆咨询委员,台湾中华工笔画学会监事,台湾东华大学艺术与设计学系客聘教师,台东大学美术产业学系客聘教师。

  他的艺术之路,一路汲取着各地艺术精华,形成独特风格与理念。

吴英杰:笔墨丹青,绘就两岸艺术新篇章!452

吴英杰在介绍画展筹备的心路历程

  艺术交流,沟通桥梁

  两岸艺术“超导体”:他的笔,犹如光速连接海峡!

  “国画不是老古董,而是两岸共同的文化DNA!”

  吴英杰不仅在艺术创作上成就斐然,更在两岸艺术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深耕20年,带台湾学生走遍大陆写生,更让湖北学子把《黄鹤楼》画进台北美术馆。

  他认为国画作为文化瑰宝,需在传承中创新、创新中坚守传统,以适应当代社会。

  “其实策展就像讲故事”,吴老师轻声说,“每一幅画都是一个章节,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观众在欣赏时,能感受到我们想传达的情感。”

  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他对自然与生命的深情赞歌;他像一座桥梁,用内心的情感力量投身两岸艺术交流,让国画在传承与创新中发展,为世界艺术贡献独特的东方智慧和美学价值。

  作品精粹,深入人心

  吴英杰的“天地有情系列”和“金鱼花系列”映入眼帘,都让人驻足流连。他细腻的笔触、深邃的意境,仿佛拥有神奇的力量,能够直击你的内心深处,展现出他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他描绘美好风光的画作,更是让人仿佛置身于山川湖海之间,体验那份独特的韵味与风情。

  开幕式的当天,武汉市江岸区鹅社书店艺术馆创始人毛恒谊赞誉:“吴英杰教授的作品融合传统与现代,具有深远意义。”

  湖北美术学院教授肖蓝也高度评价:“吴老师教学认真严谨,画作融合多地元素,学生努力上进。”

  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夏晋对吴英杰教授的教学理念赞不绝口:“吴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技巧和个性,希望学生们能在艺术创作中找到自己的风格。”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授袁诚认为,“‘与古为徒’的核心是‘经典意识’与‘当代立场’的结合。”

吴英杰:笔墨丹青,绘就两岸艺术新篇章!1123

吴英杰与观展学者师生们探讨画作

  传承创新,培育新人

  吴英杰不仅是一位艺术大师,更是一盏教育的明灯。

  他用心传授技艺,主持的导师工作室,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国画人才,包括众多的研究生及本科生,专业素养扎实、创作激情澎湃。

  在展览筹备过程中,学生郑皓羽的《写真》屡次遭遇染料涂抹不均、层次单调的难题,吴老师“以问题为导向”,建议采用分层叠染技法,丰富层次和色调,以期形成与动物形象的和谐呼应。经过反复试验,郑皓羽最终突破困境,不仅改善了画面表现,更深化了对传统与创新辩证关系的理解。

  学生李美晶在尝试“流水圆石”构思时,初期作品构图杂乱、材料运用生硬,经吴老师耐心指点后,以简练线条凸显山水层次,并大胆尝试多种材料,令作品在保留古典韵味的基础上呈现出现代张力。

  “这幅画的位置再往左移五公分。”吴老师站在梯子上,眯着眼睛比划着,“对,就是这个角度,能让观众一进门就被吸引。”

  此次展览,是他们探索与创新的结晶,将传统中国画的独特语言与现代艺术理念巧妙融合,在他们的笔下,国画作品展不仅是一场艺术盛会,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艺术实践中的生动体现。

  硕士生代表李佳怡感慨:“这次展览从筹备到开幕,每一幅作品,都饱含着我们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是段珍贵的经历。”

  此次展览持续至2月底,近千名艺术爱好者前往鹅社书店艺术馆,近距离感受吴英杰师生在传承与创新中碰撞出的艺术火花。#吴英杰艺术盛宴# #两岸艺术交流# #国画新篇章# #震撼之作#展览信息

  主题:与古为徒——吴英杰师生国画作品展

  时间:2024.12.25-2025.2.27

360截图20250220091034629

  (通讯员:张文婧)

  武汉市台办供稿


责任编辑:虞鹰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