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2月19日电 (记者 王少喆)18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通过,法定最低工资由时薪40元增至42.1元,增幅5.25%,以工作8小时计算,即是日薪增加16.8元。如获得立法会通过,将于今年5月1日起生效。
对于最低工资的提高,各界意见不一。如有工会认为应进一步将经济增长因素计入最低工资方程式,让雇员分享更多经济成果;而商界则认为加幅合理,但担心有“涟漪效应”,引起中层员工等其他雇员的工资“水涨船高”。
香港中文大学刘佐德全球经济及金融研究所常务所长庄太量教授接受香港中通社、香港新闻网采访时表示,虽然最低工资提高,但随之而来的通胀将其化解。尤其是,低收入人群消费的产品、服务价格上涨更快,如麦当劳等劳动力密集的餐饮价格,劏房(隔断房)的租金,都比一般物价上涨更快。
庄太量认为,提高最低工资,关键面临着“谁买单”的问题,并不一定能改善贫富差距的问题。不过,他也表示,从实际结果看,提高最低工资,也并没有引起有些经济学家担心的失业率提升的问题。
中通社图片
另一方面,也有经济学者对提高最低工资看法更为积极。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执行所长余凌曲向香港中通社、香港新闻网表示,最低工资制度更多的是一种社会政策,而不仅仅是经济政策,有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面向。
余凌曲介绍,在经济学界,不同经济学家对于最低工资确实有着完全相反的看法。如代表制度经济学派的张五常教授就认为,设置最低工资阻碍了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甚至造成雇主放弃投资,导致失业率上升。
不过,也有经济学家认为,最低工资制度等经济干预政策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帮助弱势群体。这方面的代表人物就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教授,他就主张经济政策应该以民众的福利为重,而非简单考虑效率问题,主张更多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此外,目前中美欧等各国都面临着经济学所说的“有效需求”也就是消费不足的问题,余凌曲表示,“一元钱给穷人,比给富人更能提升消费,为社会带来更大效益”,因此,最低工资制度也就有了更深刻的意义。
不过,他也认为,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最低工资,把握一个度,既要保护低收入者的权益,也要避免将最低工资提高过快,引起失业率的上升,就像张五常教授所考察的欧洲国家的案例那样,对劳动者的过度保护引发相关产业的衰退,得不偿失。对此,应进行更多的实证方面的研究,对决策提供支持。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