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退役军人郭崇斯发起“稻草计划”托起困难学生求学梦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5-03-21 10:10:38

  退役军人郭崇斯发起“稻草计划”托起困难学生求学梦——

  藏在黄信封里的爱

  ■林晓淇 赖可奕 邓桂宇  

  郭崇斯(右二)利用休假时间,前往河南省正阳县看望受资助学生。受访者供图

  “小郭哥哥,我这次月考又进步啦……学校举行排球比赛,我们队赢球了……我想报考广州医科大学,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

  近日,刚刚退役的郭崇斯稍作休整后,去看望了新资助的学生石婷(化名)。看到婷婷成绩提高了,还愈发开朗,郭崇斯心中很是欣慰。

  “婷婷来自我的家乡广东省韶关市,是我发起的‘稻草计划’资助学生之一。”郭崇斯告诉笔者,婷婷曾因失去双亲陷入巨大的悲痛,在他们志愿团队的帮助下,婷婷如今已渐渐走出伤痛。

  当被问及为何发起“稻草计划”,郭崇斯说:“不想让家庭负担成为压垮孩子们学习追梦的那一根稻草。当然,也和我父亲有关,那曾是他的救命稻草。”

  郭崇斯出生在韶关市浈江区一户普通人家。他的父母为人善良,热衷公益事业。从小,郭崇斯就跟着父母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

  郭崇斯曾问父亲郭家荣,为什么要用自己辛苦赚来的钱去帮助别人?郭家荣沉默半晌道:“因为多年前的一个黄信封。”

  1992年,郭家荣正读高三,因家庭生活拮据,几度面临辍学。一次偶然的机会,郭家荣得到某部一名战士的资助。“每月,父亲都会收到装有20元钱的黄信封,持续一年多。”靠着这笔资助,郭家荣顺利完成学业。

  “那些黄信封,父亲一直小心保存,这也成了他后来从事公益事业的动力。”郭崇斯告诉笔者,工作之余,郭家荣经常抽出时间做义工。2020年,因长期劳累,郭家荣身体状况不佳,妻子谭秋香便接过志愿服务的接力棒。

  2021年春天,郭崇斯如愿参军,成为新疆军区某团一名戍边战士。“那一刻,我知道,实现自己多年心愿的时候到了,我也要像那位解放军叔叔一样帮助别人。”秉持着这样的热忱与动力,“稻草计划”在郭崇斯心头破土萌芽。

  “我要为那些深陷困境的中小学生伸出援手。”借助网络平台,郭崇斯与云南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取得联系,主动与云南省多所学校对接,首批筛选确定3位资助对象。100元、500元、1000元……郭崇斯用省下来的津贴资助贫困学生,慢慢增加资助对象。“现在,我个人资助的学生有12名。”郭崇斯说。

  随着“稻草计划”被更多人知晓,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志愿队伍。为帮助孩子获得持续资助和更多关爱,郭崇斯调整资助模式,建立“12+1”资助小组,即12名爱心人士组成1个小组,结对帮扶1名学生,组里配有1位心理辅导老师,对遭遇重大挫折的学生提供一对一心理辅导。

  “前年的学雷锋日,崇斯在连队介绍了他与‘稻草计划’的故事,我深受触动,也决定加入。”郭崇斯战友、新疆军区某团战士何建庆介绍,如今已有40多名战友参与“稻草计划”,每隔一段时间,他们会和受资助的孩子们视频连线,了解他们的近况。“看到弟弟妹妹们因为我们的帮助,生活变好了,学习更努力,我们心里成就感满满。”

  在郭崇斯家里,笔者看到一个大木盒,里面有两个大的黄信封,一个装着叠得整齐的明信片,一个塞满了厚厚的信件。郭崇斯向笔者展示了退役前收到的一封信——这是受资助学生写的一篇作文:

  “他是一名戍边战士,虽然身处祖国边境,天气寒冷,却一直关心和帮助生活困难又热爱学习的孩子……哥哥,追梦路上有你陪伴,我不再孤单。长大后我要成为像你一样的战士,守护边关,传递大爱……”

  “以爱为翼,托举梦想,让爱与希望在人与人之间不断延续,这是我发起‘稻草计划’的初心。”郭崇斯表示,退役后,他将矢志不渝地坚守在公益道路上,让“稻草计划”成为点燃孩子们希望的火种。据悉,目前,参与“稻草计划”的爱心人士已达200余人,累积资助28人,助学金额14余万元。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