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建昌县连续11年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
用红色文化滋养青少年心灵
■胡声明 本报特约记者 孟凡利
“2022年入伍新兵中,大学生占比90.4%。2023年这个比例提升至95.1%,2024年提升至98.5%,今年上半年达到100%……”3月中旬,随着上半年入伍新兵起运,辽宁省建昌县征兵办再次传来好消息。
大学生入伍比例缘何实现持续增长?“得益于我们持续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该县人武部领导给出答案。
建昌是一片红色热土,拥有辽西第一党小组旧址、辽西武工队旧址、建昌县烈士陵园、要路沟烈士陵园等10余处革命旧址和纪念场馆。该县人武部领导介绍,从2014年起,他们联合县教育局在全县10余所中小学校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教育引导学生们传承红色基因,把从军报国作为人生追求。
前不久,该县第三高级中学师生们共同上了一堂特别的国防教育课。课堂上,师生们以辽西第一党小组李春芳等7名党员与敌人艰苦斗争的事迹为脚本,自编自导自演情景剧,再现那段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
“每年,除组织学生参观革命旧址等活动外,我们还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收集资料—编辑创作—情景演绎’的组织教学模式,通过剧目表演引导学生沉浸式学习红色文化。”该校教师常杰介绍,他们将红色文化融入校园生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升华情感。
坐落在该校校园广场的红色记忆长廊格外引人注目。依次排开的展板上,图文并茂地呈现着辽西第一党小组艰苦创建、老大杖子乡陈保喜家“一门两英烈”等故事。该校高三年级学生张仲景说:“从入学起,我们就经常听老师讲这些故事。作为英雄传人,我倍感自豪。为了更好地传承家乡的红色血脉,将来大学毕业后,我一定要返乡应征入伍。”
该县征兵办工作人员介绍,作为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延伸,他们每年暑假都会组织军事训练营活动和“重走先辈出征路”活动,建昌籍在读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均可报名参加。截至目前,该县已有700余名返乡大学生参与活动。
“红色文化的浸润,让从军报国的种子植根青少年心田。”该县人武部领导介绍,近10年,仅曾就读于药王庙镇第二中心校和县第三高级中学的学生,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参军入伍的就有154人。下一步,他们将持续推进红色文化与学科教学、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有机融合,通过建设VR红色体验馆等举措,构建常态化红色育人体系。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