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追寻英雄的足迹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军史钩沉      2025-04-07 15:48:51

  追寻英雄的足迹

  ■邱继臣

  仰望茫茫夜空,总能看到灿烂星辰;回望国家历史,总有英雄支撑着民族脊梁。英雄,承载着勇气、牺牲与担当,是精神高地永不褪色的旗帜。我从当兵时起,就对我们团的老前辈、被授予“全国战斗英雄”称号的孔祥元十分尊崇。孔祥元从一个贫苦矿工成长为战斗英雄,又隐藏功与名回乡当矿工的事迹,是一曲从平凡到伟大、再回归平凡的交响。

  我们团因在太原战役中的卓越战绩而被授予太原战役“登城先锋”锦旗。20世纪70年代,我曾在孔祥元所在连队当了一段时间指导员,后来又在这个团当过多年政治处主任。每年新兵教育时,我都要给他们讲述战斗英雄孔祥元的事迹,因此我对孔祥元的情况比较了解,也对这位老英雄充满敬意。

  这个清明前夕,京西山区的杏花、梨花和不知名的山野花竞相开放。我们一行4人怀着对英雄的崇敬,驱车前往大山深处的房山区北窖村。在战斗英雄孔祥元的故乡,我们探访英雄成长的轨迹和令人敬仰的精神风范。我们见到孔祥元的儿子孔令有,他向我们介绍了孔祥元的家世和经历的苦难岁月。

  孔祥元1919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一家人过着贫苦的生活。14岁时,他就在附近的煤窑背煤。1947年,孔祥元在一次外出时,被国民党军队抓了壮丁。在黑暗的国民党军队中,他饱受欺凌压榨。

  漫步在宣化沙岭子,一座现代化的沙岭子电厂巍然挺立,京包铁路、110国道如同两条巨龙交相辉映;农业生态园宛如绿色明珠,游客穿梭其中体验着采摘乐趣,绘就一幅田园风景画。如果不是沙岭子陵园那30多座坟墓,这里早已找不到战场的痕迹。

  1948年11月,华北野战军根据部署向张家口地区进发。12月1日晚,1纵奉命强渡洋河,开进到新保安以西的沙岭子附近,以斩断张家口与宣化之敌的交通命脉,断绝傅作义部西逃绥远的可能。国民党军271师为保存实力,企图撤向张家口。12月7日上午,当他们行进至沙岭子一带时,遭到早已严阵以待的我军拦腰截击。刹那间,沙岭子这片宁静的土地变成硝烟弥漫的战场。我们团前身部队作为沙岭子战场的主力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经过数小时的激战,和兄弟部队合力将271师大部歼灭,毙俘敌师长以下4400余人。孔祥元就是在这场战斗中被解放而编入我们团的。人民军队平等的官兵关系、战友间深厚的战斗情谊,让孔祥元倍感温暖。

  北平和平解放后,孔祥元随部队在顺义进行整训。人民军队的“两忆三查”教育运动,对孔祥元触动很大。他回顾年少时下井挖煤饱受剥削、食不果腹的苦难生活,揭露在国民党部队受到打骂盘剥的事实,对比加入人民军队的切身感受,他的觉悟提高了。他懂得了为人民当兵打仗的道理。全新的生活使孔祥元像换了个人似的,他变得开朗活泼了,工作十分积极主动。1949年3月12日,部队接到进军太原的命令。在千里进军太原途中,孔祥元主动替其他战士背米袋和枪支,给身旁的战友加油鼓劲。

  太原战役前,孔祥元在连队动员会上说:“打下太原城,解放老百姓。我当过长工,下过煤窑,在国民党军队那边受够了气。这次攻打太原决不当孬种,我也要立个功给大伙儿看看!”

  站在太原小北门城楼,我仿佛看到孔祥元冒着炮火硝烟冲上城头的景象。在对太原城发起总攻的战斗中,孔祥元所在团一连担负突击队任务。孔祥元和战友携带步枪、炸药包和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登城。在战友们接连牺牲的危急关头,孔祥元奋勇作战,敏捷攀爬,在炮火掩护下率先登上太原城。战后,孔祥元被授予“太原战役登城首功”荣誉。

  1950年9月25日,第一届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合并在北京隆重开幕。孔祥元作为战斗英雄参加大会。

  经过战争洗礼和抗美援朝出国作战考验的孔祥元,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1951年归国后,孔祥元所在部队驻扎在北戴河一带农村。战场归来,他不以英雄自居,处处用党员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脏活累活抢着干。他还响应部队学习文化的号召,积极参加“速成小学”学习,并获得高小毕业证书。

  1953年9月,他响应号召,退伍还乡,恋恋不舍地离开即将完工但还没有住过一天的新营房。本来,组织上要为他安排工作,却被他婉言谢绝:“我是个农民,还是回乡种地吧!”自此,他把奖章和获奖证书压在箱底,回乡当了农民。这一瞒就是30年。他用30年默默无闻的奋斗,书写璀璨的人生传奇,展现出一个革命军人、共产党员崇高的精神境界。

  房山煤矿是孔祥元工作时间最长的地方。据孔祥元的工友回忆,当时国家建设需要大量煤炭,1959年1月,孔祥元以普通农民身份参加京西矿务局的招工,成为房山煤矿的一名井下采煤工,从事艰苦的运料、掘进、防尘等工作。渐渐地,孔祥元成了众人眼中的“怪人”。每逢困难危险任务,他总是抢先冲在最前头,而每逢评功评奖时,他却总是将荣誉让给年轻人。一次掘进途中遭遇瓦斯泄漏,工友们惊慌失措。孔祥元沉着冷静地冲向通风设备,熟练而精准地操作起来。危险解除了,他累得瘫坐在地,大口喘着粗气。在房山煤矿,工友都喊这位沉默寡言的矿工“老孔”,无人知道他竟是功勋卓著的战斗英雄。

  岁月悠悠,孔祥元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变成了白发老者。1977年10月,他从房山煤矿退休回到北窖村,过着俭朴的生活。1983年4月20日,孔祥元逝世,时年64岁。他的家人将孔祥元去世的消息告知我们团后,部队当即派人赶赴房山北窖村参加孔祥元的追悼会。当部队的同志把孔祥元的事迹披露出来后,当地乡亲们才晓得,这位普通的老农民,竟然是“太原战役登城首功”荣立者,是大名鼎鼎的战斗英雄。一时间,孔祥元的英雄事迹传扬开来。

  此次,我们一行人来到孔祥元的墓前,献上一束鲜花,敬一个军礼,以表达对这位老英雄的深切怀念和崇高敬意。

  革命的胜利,离不开英雄的牺牲奉献。此前,我在太原解放纪念馆参观时,得知纪念馆没有征集到关于孔祥元的文物。于是,我和老战友将当年刊发《太原战役登城首功孔祥元》的报纸,以及我们编写的团回忆录、一面复制的“登城先锋”锦旗,送给纪念馆。我想,今后会有更多的人认识孔祥元,他的光辉事迹也将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扬。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