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永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台办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商务部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协会理事、全国台湾研究会理事、国家发改委暨国台办两岸产业合作研究咨询小组特约专家、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管委会顾问。 |
唐永红(资料图)
作者 唐永红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6年5月20日蔡英文在其就职演说中提出“告别以往过于依赖单一市场的现象”。大陆各界多解读为民进党当局是要减少两岸经济交流与联系,甚至让两岸经济脱钩。得出这种解读的理由大概来自两个层面:一是基于民进党及其当局的两岸关系发展取向。认为民进党及其当局在两岸关系发展取向上既然主张台湾独立,就势必会采行减少两岸经济联系甚至让两岸经济脱钩的大陆经贸政策。二是基于蔡英文就职演说中提出的“新南向政策”等。认为蔡英文在就职演说中提出“告别以往过于依赖单一市场的现象”,并提出了“推动新南向政策”等,就明确地为未来台湾对外经济发展指明了脱离大陆的方向,就是要以这一替代方案来减少两岸经济联系甚至让两岸经济脱钩。
事实果真如此吗?实际上,台湾民进党及其当局由于主张台湾独立并反对两岸统一,早先的确担心紧密的两岸经济关系可能不利于其推动“台独”政治目标。另一方面,认为两岸关系有高度的不确定性,若对大陆太过依赖,会影响台湾的经济安全问题。此外,在两岸经济交流中,台湾长期处于资本、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净流出状态,认为总体上不利于台湾自身经济发展。因此,民进党及其当局的大陆经贸政策总体上呈现消极性,不利于两岸经济关系深化发展。
但事实上,近20年来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两岸关系发展的实践以及台湾社会生态的演变,逐渐让民进党等绿营政治势力对发展两岸经济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减小了疑虑,增强了信心,并调整了态度与策略。
首先,随着近20年来经济全球化深化发展,随着中国大陆在不断发展中逐渐成为全球化的一个主要中心,随着国际经济格局的演变,民进党等绿营政治势力越来越认识到两岸经济关系对台湾民生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毕竟,台湾经济体是一个浅碟型的小型经济体,其发展有赖于有效的全球化运作,以整合岛内外要素与市场;在当前的国际经济格局下,就有赖于与大陆这一当前的经济全球化的中心进行整合发展。这种现实与认识让民进党等绿营政治势力逐渐调整其先前“逢中必反”的态度,开始以理性务实的态度处理两岸经济关系。
其次,近20年来的国际区域整合与两岸关系发展实践,让民进党等绿营政治势力发现,实践中的两岸政治关系发展与两岸经济关系发展并没有必然关系,不再担心经济整合会导致两岸统一。事实上,无论从学理上看,还是从实践中看,经济整合虽然有助于政治整合,但未必然导致政治整合。毕竟,政治整合的逻辑不止于理想主义的“外溢逻辑”,更受到现实主义的“自主逻辑”的支配。现实中,当今整合程度最高的欧洲联盟也依然维持国家间关系,并未实现欧洲统一。
此外,近20年来的台湾社会生态的演变,让民进党等绿营政治势力增强了发展两岸经济关系的信心。实际上,近20年来,尽管两岸经济关系在不断深化发展,但台湾社会意识形态与政治生态却一直在发生着有助于民进党等绿营政治势力选举及执政的变化。事实上,近30年来,台湾社会生态在不断的量变过程中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质变:一是政党发展方面,在“国退民进”的量变中实现了从“国强民弱”到“国弱民强”的质变;二是意识形态方面,在“蓝消绿涨”的量变中实现了从“蓝大绿小”到“蓝小绿大”的质变;三是国家认同方面,在国家认同疏离的量变中实现了从“两岸一国”到“一中一台”的质变;四是统独意愿方面,在“统消独涨”的量变中实现了从“追求统一”到“追求独立”的质变;五是统独力量方面,在“统消独涨”的量变中实现了从“统大独小”到“统小独大”的质变。显然,台湾社会意识形态与政治生态的上述质变,让民进党等绿营政治势力进入了“政治正确”的“政治收获期”,有助于增强民进党等绿营政治势力发展两岸经济关系的信心。
总之,民进党等绿营政治势力从近20年来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演变中、两岸关系发展实践中、台湾社会生态演变中,已逐渐认识到两岸经济整合对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两岸经济整合与两岸政治整合没有必然性,先前担心紧密的两岸经济联系不利于台湾独立的政治目标的疑虑得以消减,发展两岸经济关系的信心得以增强。在此基础上,民进党当局调整了发展两岸经济关系态度与策略。总体上看,民进党及其当局不再反对发展两岸经济关系甚至两岸整合,只是强调利益上“台湾优先”,并防范影响到台湾的经济安全。
事实上,民进党及其当局的上述认知、态度与策略调整,明确体现在蔡英文2016年5月20日就职演说提出“打造台湾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以“让台湾经济脱胎换骨”的策略论述中。蔡英文指出,“新政府将打造一个以创新、就业、分配为核心价值,追求永续发展的新经济模式。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强化经济的活力与自主性,加强和全球及区域的链接,积极参与多边及双边经济合作及自由贸易谈判,包括TPP、RCEP等,并且,推动新南向政策,提升对外经济的格局及多元性,告别以往过于依赖单一市场的现象”。显然,民进党当局并不是要让两岸经济脱钩,而是试图“提升对外经济的格局及多元性”,“强化经济的活力与自主性”。这些策略显然主要是基于经济利益(获取机会)与经济安全(分散风险)的考虑。即便是吸引台商回流的政策措施,也主要是着眼于刺激投资岛内以促进台湾经济发展。当然,这些政策措施客观上会无助于或不利于两岸经济关系发展。
民进党当局不再担心两岸经济整合的政治影响、并不想要让两岸经济脱钩的最新表现,就是其对即将届满10年的ECFA的存废的表态。近段时间以来,主张“一边一国”或“一中一台”并不断推进所谓其“国家正常化”的“台独”分裂活动的民进党当局,十分担心ECFA被终止运行,一改当初民进党等绿营政治势力否定ECFA作用并极力抹黑ECFA的为反对而反对的态度,不断透过媒体承认ECFA是有利于台湾产业经济发展的,呼吁“政治归政治,经济归经济”(陆委会主委陈明通),妄图在其主张的“一边一国”或“一中一台”的政治基础上继续获得ECFA运行产生的好处(“行政院院长”苏贞昌),从而在“政经分离”的情形下增强其推动“台独”分裂活动的实力。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华夏经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