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免费用,日均“吃倒”多少树?——部分高校一次性用筷浪费惊人
新华社太原12月10日电 题:一日三餐免费用,日均“吃倒”多少树?——部分高校一次性用筷浪费惊人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刘翔霄、马志异
十几个开放窗口一溜儿摆放不少一次性筷子,走进食堂的师生随来随取,有的学校半年购买百万双……
|
近年来,一次性筷子背后的环保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以一棵成年树木能够生产8000双筷子计算,我国每年因生产一次性筷子所“吞噬”的林木资源不是小数。“新华视点”记者近来走访发现,除了酒店、外卖等,一次性筷子源源不断地流向高校,部分高校食堂常年大量免费提供一次性筷子,有的高校甚至半年就花费6万多元,购买超过百万双筷子。
一日三餐餐餐用,“摆得越多用得越快”
近日,在一个午餐时段,记者来到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的一所高校。记者看到,校内一处学生餐厅开放有十几个窗口,各个窗口都散放着不少一次性筷子,学生打包带走和堂食就餐时自行取用频繁。
记者看到,各处窗口工作人员都是趁打饭间隙对筷子进行拆包。
一名正在窗口忙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个午餐下来,他所在窗口一次性筷子能用两小包,一小包的筷子数量在40双左右。与别的窗口相比,这样的用量算是少的。另外一处窗口就餐人流量较大,一位工作人员一次性拆了三包。
另一处师生餐厅也提供一次性筷子。餐厅经营者告诉记者,一次性筷子不敢摆放在窗口,因为“摆得越多,用得越快”。据介绍,今年八九月份新生开学时,一次性筷子用量达到最高峰,“包括一次性筷子在内,一个大窗口一个月的一次性餐具花费就超过了5000元”。其中,一次性筷子少则也有3万双。
同样,记者在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的“大学城”看到,一次性用筷情况也较普遍。这里共有10所高校,有师生15万人左右。
太原师范学院有在校生约2.8万人,一次性筷子的用量很大。学生生活服务中心一位工作人员伸出双臂比画说,一次性筷子一次就要出库10来麻袋,而这仅是学校食堂一周左右的用量。“食堂也提供消毒筷子,有的师生用,有的就不用。一次性筷子就在那儿放着呢,师生们随便拿,一直都是这样”。
太原市一所财经类高校的师生告诉记者,该校不久前发生过群体性诺如病毒事件,此后学校食堂比过去重视了循环餐具的清洗问题,但还是能发现餐具有清洗不干净的情况。因此,不少师生就餐时都选择打包带走,“这种情况下都会使用食堂提供的一次性筷子”。
一双筷子进价“几分钱”,半年购买百万双
据了解,为减少一次性筷子使用和浪费,商务部等多部门曾在2010年联合下发通知,要求餐饮与饭店业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陕西也于2011年出台条例,禁止餐饮业提供一次性筷子。上海已有立法规定,餐饮业服务者不得主动为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筷子,并配套处罚机制。北京等地高校近年对一次性用筷加以收费。
不过,一次性筷子无偿取用现象,在中西部省份一些高校仍较普遍。记者走访的10多所高校中,仅有一所不提供一次性筷子。山西省一所高校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这所学校共有7处学生食堂和教工餐厅无偿提供一次性筷子。
校方称,一次性筷子批量采购价格低廉,“一双仅几分钱”。记者查阅网购平台发现,一双一次性筷子批发价多在4分钱至6分钱之间。算下来,今年半年时间内,该校一次性筷子的购买量就超过百万双,花费6万多元。不过,山西一家高校的后勤负责人也表示,一次性筷子的成本最终还是要加到师生的餐费里,“肯定还是得有人出这个钱”。
在山西某高校餐厅入口处,记者看到一张“就餐须知”张贴在显眼位置:“打餐时师生自行携带餐具,包括筷子、勺子和其他餐具”。但记者发现,大批学生从餐厅进进出出,无人执行。餐厅一位工作人员说,他曾站在餐厅门口提示“不拿餐具不让进”,但实际情况是大家都不拿,后来也不再管了。
学校后勤服务中心一位管理人员告诉记者,疫情期间,学生分批返校时,校方曾下发通知,要求来校时须带自己的餐具,还在学校餐厅张贴通知、在餐厅门口进行提示,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记者了解到,部分高校食堂属于外包经营,饭菜承包到户,消毒却无专人负责。加之有关监管不到位,碗筷的消毒和卫生状况难以保证,这是不少师生选择一次性用筷的重要原因。
山西一家高校的后勤负责人介绍说,该校食堂主要有两种经营模式,一种是由团餐企业承包,碗筷的洗消也由承包方负责,这种情况占多数;第二种是学校自主运营的餐厅,碗筷的洗消则通过劳务派遣的形式,雇佣临时的保洁人员来完成。
一些受访师生表示,一次性筷子使用“卫生”“方便”“不用清洗”,因此是用餐首选。不过,专家表示,事实上,一次性筷子也有保质期,过期后易滋生细菌。另外,不少加工一次性筷子的企业规模较小,生产卫生条件不确定性因素多多。
数据显示,一次性筷子只能用木材和新鲜毛竹成熟林制作,利用率最多60%,其“生速”远不及庞大用量下的“扔速”,对环境破坏很大。
专家建议加强源头管控,提升餐具消毒循环使用能力
受访人士表示,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高校的“举手之劳”,建议高校师生减少或拒用一次性筷子,使用循环筷或自备碗筷,同时做好一次性筷子的垃圾分类。
“每天这么多学生,餐具的用量很大。国家倡导环保,反对浪费,不鼓励使用这种一次性的餐具。”山西大学文瀛餐厅经理孙广举认为,假如食堂能够提供足够安全卫生的可循环餐具,停止供应一次性筷子不是件难事。
据介绍,山西大学校园餐厅为集体经营性质,多年来只提供统一消毒的循环碗筷,对个别有特殊需求者,食堂会建议其自备碗筷,因此校内一次性用筷现象极为少见。在山西大学文瀛餐厅内,记者看到,加热锅里“咕嘟咕嘟”的水正在冒泡,一把把勺子沉浮其间,用一个磁铁样的长柄一吸,一支勺子就会被吸出水面,不时有就餐学生有序取用。
记者了解到,一些国家将使用过的一次性筷子回收,转化为木浆二次利用或出口赚汇,而我国目前一次性筷子回收渠道尚少,用后废弃情况居多。在一些高校的餐厨垃圾收集处,记者看到,工作人员不加分离,随手就把使用过的一次性筷子同剩余食物一同倒入垃圾桶内。
山西省晋中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办公室一位刘姓主任告诉记者,近年当地在进行垃圾处理时,发现有的高校存在将一次性筷子混入餐厨垃圾的情况,“会影响到终端处理,导致设备被卡住、损坏”。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人口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于宁认为,筷子使用者的意愿需要尊重,但不管是校方还是师生,其实可以通过优化管理,实现卫生、环保和经济的三方平衡。
她建议,新生入学时,校方可尝试发放便携且有学校LOGO的环保筷,或搭建物美价廉的平台由学生自行购买。通过一个小物件,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会减少,师生的凝聚力、归属感也能得到提升,学校的管理也便于开展。“勿以善小而不为,经过长期耳濡目染的宣传,会产生一个积极的效应。”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