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永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台办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商务部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协会理事、全国台湾研究会理事、国家发改委暨国台办两岸产业合作研究咨询小组特约专家、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管委会顾问。 |
唐永红(资料图)
作者 唐永红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拜登及民主党已经执政。各方多认为,在拜登及民主党治下,美国对华政策进而对台政策会有不同于代表共和党且反建制的特朗普的做法,因而中美关系、两岸关系可能呈现不同的局面。但笔者认为,中美关系、两岸关系形势当前因美国忙于处理其他优先事项会有所缓和,但中长期看都将更加严峻;这是由中美关系中的新旧交织的结构性矛盾、美国的霸道文化与行为逻辑、打“台湾牌”成为美国实现其国家战略的性价比最高的手段,以及两岸关系中的新旧交织的结构性矛盾、台湾社会生态的质变、民进党当局借机谋取所谓台湾“国家正常化”(台湾独立)的企图所决定的。
一、中美结构性矛盾的性质与中美关系的走向
众所周知,近40年来,中国大陆不断崛起,并有超越美国之势,客观上相应导致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与游戏规则逐渐改变。2010年以来,美国认定这种态势与改变总体上有损于美国的霸权战略与国家利益,并认为其前期的旨在和平演变的接触交流政策总体上失败了。现实的国家战略与利益之冲突,加上中美之间在文化理念、价值标准、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发展道路层面的固有分歧,使得当下中美关系呈现新旧交织的难以调和的结构性矛盾。
以美国2017年底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2018年初的《国防战略报告》为标志,“新冷战思维”成为美国共识。美国明确把中国大陆作为其第一位的主要战略竞争对手。这是美国对华战略转折的标志。2020年5月发布《美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战略方针》,这是美国对华战略稳定的标志。2020年7月23日,美国当时的国务卿蓬佩奥在尼克松图书馆发表了“新铁幕演说”,或“新冷战檄文”,呼吁“自由世界”形成“民主联盟”以遏制中国,并离间中国人民与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的关系。
美国的上述种种行为清楚表明了当下美国眼中的中美关系性质,表明了美国对华战略与政策的根本性改变,已经从先前的旨在和平演变中国大陆的接触交流政策根本性地改变为了旨在遏制围堵中国大陆的战略竞争政策。这种改变加上近3年来美国对华所展开的一系列相应的行动也清楚表明了中美已经陷入了“修昔底德陷阱”。
而美国的霸道文化与“你强大就对我不利”行为逻辑,决定中美关系的结构性矛盾难以调和。正如大家所见,遏制围堵打压中国大陆发展已成美国共识,美国对华已经开始了“新冷战”。中美关系难以调和的结构性矛盾决定中美战略竞争不得出结果就不会停止。在此背景下,今后的中美关系将主要围绕“修昔底德陷阱”的解决而展开,期间可以缓冲矛盾的就是全球化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美经济利益关系。但相互交织的经济利益关系不足以解决矛盾,不足以阻止中美冲突与对抗。唯一可以谨慎乐观的是,中美相互可以毁灭对方的实力可以让奉行现实主义的美国放弃直接诉诸军事战争的解决之道(但可能寻求代理人战争来达成目的),这基本上保证了中美不得不寻求解决矛盾的和平但痛苦的方式。
循着上述逻辑,总体上看,近期上,中美关系因全球化形成的利益关系将维持斗而不破的局面;中期上,中美关系因不可调和的结构性矛盾可能破局;远期上,“修昔底德陷阱”问题解决之后中美关系将会重建。
当前,美国需要优先处理新冠疫情、经济恢复、社会分裂与盟友修复等问题,应不会把主要精力放到处理中美关系议题之上。但随着上述优先议题的成功处理或处理失败,美国很可能再把中美关系问题提上主要的议事日程。
近期上看,鉴于现实中的巨大的中美关系利益暂时难以割舍,在当前的诸多国际事务中又多离不开中国大陆的合作,奉行现实主义的美国因此不会让中美关系破局,但会展开全面的对华冷战、竞争与遏制。美国对华政策因此从先前的接触与演变相应调整为接触与遏制,采行既接触但更遏制的政策取向,并企图通过强化遏制从接触中寻求更多利益。为此,美国不仅正在利用各种机会与条件,以打“组合拳”的方式,而且将中美利益冲突拉高到国际社会意识形态的对抗,企图以“国际联盟围殴”方式,包括采取“离岸平衡”策略,正在诉诸或将要诉诸贸易牌、投资牌、金融牌、科技牌、人权牌、民主牌、新疆牌、西藏牌、香港牌、台湾牌、南海牌、东海牌、印度牌、半岛牌等种种筹码,或已经或正在或将要开启贸易战、投资战、金融战、科技战等,从内部分化到外部联盟,不断强化对中国大陆的遏制。
在美国的文化与逻辑下,中国的强大就是对美国的威胁与不利。因此,中期上看,中美关系将因中美之间不可调和的结构性矛盾不仅不容乐观,而且很可能破局,除非中国完全接受美国的无理要求。但中国应不太可能接受美国的无理要求,因为那意味着放弃“中国梦”,包括“复兴梦”与“统一梦”。在中美战略竞争的过程中,“台湾牌”会被美国一直打下去,除非两岸统一了。美国认为“台湾牌”是性价比最高的一张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从美国新近的种种涉台立法和涉台行动来看,美国正在尝试“双重承认”的两岸政策。事实上,新近的种种涉台立法正在为美国各个体系开展与台湾的正常化关系提供法源依据,也是“双重承认”在立法层面的先行尝试。而新近的美军首次穿着军服在台湾开展的联合军事训练、美国军机借故起落架故障向台湾请求迫降台湾、美国卫生部长及副国务卿先后访台、台美经济繁荣伙伴对话、驻联合国代表试图访台,既是在试探大陆底线,也是“美台关系正常化”在实践层面的尝试。
远期上看,“修昔底德陷阱”问题解决之后,中美关系将重建。中美战略竞争的结果,如果中国胜出,而且两岸统一了,奉行现实主义的美国才会放弃台湾这颗棋子,中美关系将实现真正的正常化,中国得以实现复兴目标;但如果中美关系破局后再去解决台湾问题,美国出兵协防台湾将是大概率事件,中国大陆基本上不可避免地会付出巨大代价。中美战略竞争的结果,如果美国胜出,中国大陆不仅“复兴梦”而且“统一梦”都将难以实现,而“台独”势力不仅在中美关系破局时可以实现“台美关系正常化”,而且在美国的支持下有可能实现所谓的台湾“国家正常化”(“台独”)。
就美国对华战略与政策对中国大陆的打击危害程度而言,两害相权取其轻,笔者宁愿特朗普连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其实是一个不懂经济学、更不懂国际关系学的典型商人,他在打七伤拳,伤人也伤己;在打乱拳醉拳,既伤对手也伤盟友;因实力相对衰落,在多边体系中难以主导并为省钱而不断“退群”,放弃大国责任,改采双边单挑的方式,试图基于相对实力优势迫使他人就范,建构有利于自己的新的游戏规则。特朗普如此行为,一方面造成美国软硬实力加速折损,客观上加速缩小中美综合实力差距,另一方面也很难形成联盟遏制打压中国大陆,其不断“退群”的做法客观上也有利于中国大陆逐渐“建群”及建设新的国际游戏规则。事实上,面对全球化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格局,欧盟、日本等传统盟友也不得不谨慎行事,即便美国在近期上也不敢贸然与中国大陆破局脱钩。而以拜登为首的建制派虽然表面上行为可预期,会相对遵循多边规则,但更会理性思考并采取不伤及自身或尽可能少伤及自身的方式,并修复与传统盟友关系,进而更易形成新联盟,从而更为有效地遏制围堵打压中国大陆。
二、两岸结构性矛盾的性质与两岸关系的走向
在美国对华战略根本性改变的同时,民意调查及台湾历次“大选”的结果都显示,台湾社会生态结构已然发生了几个重大质变:一是政党发展方面,在“国退民进”的量变中实现了从“国强民弱”到“国弱民强”的质变;二是意识形态方面,在“蓝消绿涨”的量变中实现了从“蓝大绿小”到“蓝小绿大”的质变(近六成台湾民众支持民进党等绿营政治势力,支持国民党等蓝营政治势力的已不到四成);三是国家认同方面,在国家认同疏离的量变中实现了从“两岸一国”到“一中一台”的质变(近七成台湾民众持“一边一国”后“一中一台”立场;不到25%的台湾民众勉强认同两岸同属一个国家);四是统独意愿方面,在“统消独涨”的量变中实现了从“追求统一”到“追求独立”的质变(逾六成台湾民众赞同将来独立;赞同将来统一的不到两成);五是统独力量方面,在“统消独涨”的量变中实现了从“统大独小”到“统小独大”的质变。
台湾社会生态结构从量变到质变的上述转变,基本上直观地体现在图1所呈现的历届大选中国民两党或蓝绿两大阵营所推出的台湾地区领导人候选人的得票率及图2所呈现的所谓“立法委员”选举中国民两党或蓝绿两大阵营“立法委员”的席次的此消彼长的变化中。
图1 台湾历届“大选”各政党候选人得票率
图2 台湾“立法院”历届席次结构变化
事实上,当前台湾社会生态的上述五大质变,已为笔者早先的内部民意调查以及台湾众多公开的民意调查所一再揭示。综合各方民调显示,在国家认同与两岸关系性质认知方面,近七成台湾民众认为两岸是两个不同的国家,即便所谓的“一中各表”,也并非台湾普遍民意,广义认同两岸同属一个国家者不到四分之一。在两岸关系发展取向方面,民调也显示,当前台湾民众对两岸关系发展走向的主要倾向(近八成)仍然停留在维持现状上,但维持现状偏向独立的比例是偏向统一比例的3倍左右;不赞成两岸最终应统一的台湾民众逾六成,是赞成者的3倍多,赞成台湾最终应该独立成为一个新国家的台湾民众也逾六成,也约是不赞成者的3倍。
台湾社会生态的上述质变,一方面意味着民进党等绿营政治势力已经进入到“政治正确”的收获期,不仅有可能在台湾岛内长期执政,而且必将凭借民意支持并借机美国对华政策改变进一步在岛内外大搞“台独”分裂活动(民进党当局已经在侵犯中国大陆在领土、主权、安全、发展等层面的核心利益);另一方面意味着两岸之间的主要矛盾性质也已质变,从先前争夺国家代表权的矛盾(可谓“内部矛盾”)为主,演变为分裂国家主权与维护国家主权(追求统一与追求独立、分裂与反分裂)的矛盾(可谓“敌我矛盾”)为主。这不仅已经造成两岸关系对抗发展,而且冲击到两岸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影响到统一的代价及统一后的治理成本,必将迫使大陆强化“反独促统”。
事实上,台湾早已而且经常对外宣称是一个独立于中国之外的国家,只是因中国大陆的打压,“国家”没有“正常化”。台湾方面之所以还不敢修改“中华民国宪法”把大陆排除在其疆域之外,只是慑于大陆方面的强大综合实力特别是武力。毕竟,当前多数台湾民众还没有达到“理念性台独”境界,不愿意牺牲生命与财产去追求“台独”。
三、美台相互勾结利用与中美关系、两岸关系的走向
与此同时,面对两岸实力的此消彼长,民进党等绿营政治势力深知,没有国际势力特别是美国的实质支持,是难以实现其所谓“国家正常化”即“台独”分裂目标的。此外,民进党等绿营政治势力也深知,中美关系不破局,台湾不会成为美国的核心利益而只会被美国当做棋子使用,奉行现实主义的美国是不会出兵保护台湾的,至多只是在舆论、情报、军火等方面支持台湾。为此,以民进党为代表的绿营政治势力及其执政当局,一直在寻求与创造美国愿意支持台湾独立的机会与条件,包括离间中美关系,以期加速中美关系破局。近年来,蔡英文还多次呼吁形成国际联盟以抗拒大陆统一,确保台湾安全,实现台湾独立。
在美国对华战略根本性改变、台湾社会生态质变的背景下,美台相互勾结、相互利用比中美建交以来的任何时候都更有需求,也更加强劲。实践中,美国正在尝试“双重承认”的两岸政策,台湾民进党当局不仅“依美谋独”,而且“联美遏陆”。
美国对台政策原本基于美国自身利益考虑,主要服务于美国对华战略。随着对华战略的根本性改变,美国对台政策也相应发生重大改变。事实上,为诱使台湾民进党当局心甘情愿地充当其遏制中国大陆的马前卒,美国近年来先后通过了《与台湾交往法》、《台湾保证法》、《台北法案》等有助于推进美台关系正常化的立法。这些立法为美国各个系统开展有关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当然,美国的这些立法也是台湾民进党等绿营政治势力通过银弹游说的结果。
美国之所以选择打“台湾牌”,是因为一方面美国知道台湾方面在安全与其所谓的“国家正常化”(“台独”)层面特别需要美国的支持,打“台湾牌”因此是可行的;另一方面,美国也知道台湾问题攸关中国领土与主权,乃中国核心利益,但并非美国自身的核心利益,打“台湾牌”因此是有效的,且代价最小,性价比最高。为实践其既定的对华战略方针,预期美国会进一步打“台湾牌”,中美关系因此很可能会进一步恶化。
另一方面,民进党当局注意到当前美国对华战略正在发生重大改变,认为当下正是与美国合作、获得美国实质支持的大好时机。在美国对华战略重大调整的背景下,民进党当局凭据岛内国家认同显著疏离并倾向独立的民意基础,抓住美国对华战略重大调整的机会,毫不犹豫地爬上了美国遏制中国大陆的战车,甘愿“站在全世界抵抗中国压力的最前线”(蔡英文语),在谋求美国反华势力支持其“台独”与“抗统”的同时,更是主动配合美国遏制大陆发展。事实上,随着台湾社会生态的质变,台湾不仅危及国家在领土、主权、安全方面的核心利益,而且正在成为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的绊脚石。
美国打“台湾牌”,台湾打“美国牌”,美台相互勾结、相互利用,不仅将进一步恶化中美关系,而且将进一步加剧两岸关系对抗发展。事实上,自2016年5月下旬民进党执政台湾以来,台湾当局拒不接受“九二共识”或其“两岸同属一个国家”的核心意涵,阻碍两岸社会文化交流,推动“去中国化”,推进其所谓“国家正常化”的“台独”分裂目标,并呼吁形成国际联盟、企图利用国际势力,以阻碍大陆发展、阻挡两岸统一,已侵犯中国大陆在领土、主权、安全、发展等层面的核心利益,导致两岸关系在多个层面呈现不断强化的对抗发展态势。一是两岸民意对抗,即大陆追求统一的民意与台湾追求独立的民意的对抗;二是两岸政党对抗,即追求统一的共产党与追求独立的民进党的对抗;三是两岸路线对抗,即大陆追求统一与台湾追求独立的对抗;四是两岸政策对抗,即大陆推行融合发展政策与台湾推行分离发展政策的对抗;五是两岸国际对抗,即两岸为争夺国际场域与空间的对抗;六是两岸军事对抗,即两岸在台湾海峡进行军事演习引发的军事对抗。
众所周知,近年来,美台相互勾结、相互利用正在得寸进尺,步步紧逼。这种态势若继续下去,将可能把中国大陆逼到墙角。届时中国大陆将不得不对美断交,对台动武。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华夏经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