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立法、机制、人才:代表委员支招涉外审判的三个关键词

华夏经纬网 > 新闻 > 大陆新闻 > 时事要闻      2021-03-11 14:16:25

  (两会观察)立法、机制、人才:代表委员支招涉外审判的三个关键词

  中新社北京3月11日电 题:立法、机制、人才:代表委员支招涉外审判的三个关键词

  中新社记者 张素

  中国的涉外审判案子越来越多。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围绕加强涉外法治体系建设支招,可用三个关键词概括。

  其一,推进立法。

  今年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称,今后一年主要任务之一是加快推进涉外领域立法,围绕反制裁、反干涉、反制长臂管辖等,充实应对挑战、防范风险的法律“工具箱”,推动形成系统完备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

  在有的学者看来,这些举措正当其时。一方面,应及时修订和废止不适应形势发展的法律法规,为高水平对外开放保驾护航;另一方面,面对个别国家以国家安全名义对别国企业进行打压,以及长臂管辖,必须运用法律武器坚决予以反击。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大学副校长杨松也有相同观点。她建议立法时充分考虑法律的域外适用问题,对反垄断法等一些国内法赋予域外效力,同时也要着眼于行政机关域外执法权限等相关研究。

  其二,探索机制。

  中国的云南省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接壤。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侯建军对中新社记者说,该院将涉外案件统一归口由涉外合议庭负责,还设立了14个国门诉讼服务站。

  涉外海事案件数量逐年递增、涉及面广、标的额大。不过,当事人选择法律救济途径较多,化解纠纷方式也可更灵活。全国政协委员、厦门海事法院院长夏先鹏告诉记者,去年年底该院出台指南对仲裁司法审查案件范围、管辖、仲裁司法审查的法定性、终局性、审理期限等作出详细说明。

  另有一些举措可圈可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使跨境民商事活动日益频繁,广东法院出台章程有利于破解域外法查明难题;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福建法院以指南形式引导海外华侨华人完成在线诉讼。

  代表委员建议将上述经验做法适时固化,探索建立涉外民商事审判长效机制。

  其三,培养人才。

  杨松说,当前无论是涉外业务律师,还是涉外仲裁从业队伍、调解员等,都处于严重缺乏状态。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迟日大也有同感,并呼吁加大对涉外法治人才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

  在杨松看来,解决人才培养难题的关键还在于将国际法学设为法学门类下一级学科,招收国际法学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人员。她建议探索“国内+海外”中外合作国际法人才培养机制、建立海外人才培养基地等。

  侯建军也希望能有更多平台为涉外民商事提供支持。他以“中国—东盟国家国际司法协助研究基地临沧工作站”为例说,将更多通晓老、缅、越语的专业人员与经验丰富的法官结合,才能更好地为当事人化解纠纷、普法释法。(完)



责任编辑:侯哲
热门评论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