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归“九二共识”重新设定两岸关系道路与选择

柳金财

柳金财,台湾佛光大学公共事务学系助理教授。

 

作者 柳金财(佛光大学公共事务学系)

由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办的“2021年两岸关系研讨会”,已于7月29日至30日在广西南宁召开结束。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是“两岸关系道路与选择”,设置“两岸关系危机与转机”、“融合发展机遇与挑战”两个议题,邀请两岸百位专家、学者,探讨两岸关系发展危机与转机。无庸置疑,自2016年民进党“执政”以来,尽管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仍宣称主张“维持现状”;也曾提出以“九二史实”、“九二精神”、“九二共知”作为“九二共识”替代方案,然大陆当局以“未完成答卷”回应之。而直至2019年初蔡英文公开宣称从未接受“九二共识”,踏上“反中”路线、祭出“保台抗中”大纛、宣称“九二共识”等于“一国两制”,标签化两岸协商对话的“共同基础”,为两岸“终局状态安排”,此后两岸关系发展更呈螺旋状敌意上升。

此次与会台湾学者及专家,皆属于望重士林作育英才无数资深教授或资深政治评论家,其中不乏参与两岸政策决策与执行者,其谠论颇值两岸深思。首先,中美关系摩擦让部分民进党人产生“联美抗中”思维,两岸应回归“九二共识”发展和平稳定关系架构。台湾前陆委会副主委、现任中国文化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赵建民教授论及陆美台关系时,提出美国总统拜登上台后推动两个政策:一、强调从实力出发,面对来自中国竞争;二、在国际上发动其它的国家和地区来介入两岸问题,如日本和欧洲等。

这对两岸关系造成冲击:一、产生认知误区:民进党当局部分政治领导精英误认为当前国际社会出现“反中联盟”,台湾在此可扮演介入角色;二、民进党当局的大陆政策在新冠疫情后,持续“去中国化”操作,及不断进行“反中”操作。三、中国面对美国地缘政治挑战及围堵,更加坚持主权核心利益。尽管如此,两岸和平稳定仍可维持某种程度和平,例如美国宣称不支持“台独”、两岸民间交流热络及台湾绝大多数民意支持维持现状、反对“法理台独”激进要求等。呼吁两岸应回归“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始能带来和平稳定发展。

台湾《中国时报》总主笔戎抚天则表示,当前是两岸和平最后机会,且和平仍然是台湾内部与两岸之间最大公约数;建议民进党当局必须要接受“九二共识”。两岸和平仍有机会,源自大陆当局对台大政方针仍以和平统一为主轴,2035年远景目标是民族复兴的具体实践;美国明确美台非官方关系定位,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大陆政府展现强大治理能力与公共建设效率,体制愈强吸引力愈强。

其次,建构两岸和平稳架构,即能减少美国的冲击因素。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荣誉教授赵春山提出,两岸关系必须围绕实现民族伟大覆兴此目标相向而行,中美关系若处理不好就可能从“战略竞争”转向“战略对抗”,甚至出现冲突。美国因素对两岸关系究竟发挥多大作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两岸关系和缓。若“两岸关系好,美国影响就小;两岸关系不好,美国影响就大”。

赵春山教授提出“软实力竞争”说法,认为尽管目前中国的国际形象处于不利的地位,但要讲好中国故事。面对中美软实力竞争,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此文化底气足以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同样,两岸具有共同的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无论如何“去中国化”皆难以克竟其功,中国文化为两岸共同资产。建议目前应加强两岸智库交流,一起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就此而论,民进党当局采取一系列“去中国化”措施或“文化台独”作法,不仅成效有限,反而引发大陆当局疑虑,遭致外交压制及军事威胁。从大陆当局“反独促统”战略来说,必然会加大挫败、遏制“台独”之力度。

复次,两岸融合应以大学融合为起点。铭传大学两岸研究中心主任杨开煌教授在后疫情、后真相、后民主时代,两岸融合应以大学融合、知识融合及文化融合为起点。大陆当局应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去应对,大陆所倡议的理念原则可成为人类未来性、普遍性的公共财产,台湾必须视大陆发展为机会。若能从两岸大学的知识融和、学生实践的融合出发,方能带来两岸深度融和、高质量融合,未来融合。因此,需要逐渐清洗两岸知识精英中学术被“西化”心态,建立和摸索符合两岸人民的民族复兴大学。

杨开煌教授观点显示,由于学术精英“西化”或甚至“移民化”,已经欠缺学术研究“中国中心论”观点,流于“西方文化帝国主义”,两岸大学应有立基“两岸社会本位”的学术扎根。换言之,学术也应立基于两岸文化历史经济政治经验,避免“西方中心主义”的殖民。这就回到“中国国情论”、“两岸国情论”的文化探索与融合。杨教授与赵教授皆论及两岸共同资产,即是中华文化底蕴纽带并无法切割。两岸大学融合标示着应积极进行两岸大学青年学生广泛且有深度之多层次交流。

相对于杨开煌教授强调两岸大学生融合,台湾时事评论员黎建南则强调在大陆发展的青年与学生的作用。黎建南提及,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台湾不应缺席,更不应“拒统谋独”。同时肯定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以及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提到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应培育两岸青年了解到民族血缘的脐带,互相了解避免误解。目前在大陆发展的台湾青年及学生应发挥作用,架起两岸沟通桥梁。

最后,两岸经济文化融合,导致民进党当局“联美抗中”的战略构想并不符合政治实际。文化大学教授庞建国认为民进党主政以来,两岸经贸未因“新南向政策”受到减损,台湾对大陆贸易顺差占GDP18%。民进党当局对大陆脱钩成效不彰,大陆不仅是世界工厂也是世界市场,台湾从地理距离、语言文化、市场规模具先天优势。台湾对美国出口仅相当于对大陆出口四分之一,顺差更是不到大陆七分之一,如此经济高度依赖大陆,却在政治上要“联美抗中”犹如天方夜谭。

中华两岸交流协会理事长黄清贤则表示,越来越多的台师、台生、台胞到大陆学习工作,融入当地生活。因此,共同繁荣、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永远是两岸民众共同,也是最优选择。在民进党当局“去中国化”的政治操弄和绿营媒体的错误引导下,台湾社会一些民众和青年缺乏对大陆认知。但两岸同文同宗,可用中华文化“唤醒”青年的“中国魂”和中华文化“基因”,激励参与到两岸和平统一进程中,加入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呼吁大陆拥有足够的战略自信和定力,持续推进两岸关系融合发展,为台湾民众福祉努力。

总体而论,台湾方面参与者之论点可归纳为以下六项:一、建议民进党当局回归“九二共识”;二、“联美抗中”效应有其局限性,美国不会支持“台独”;三、建构两岸和平稳架构,即能减少美国的冲击因素,两岸关系好,美国影响就小;两岸关系不好,美国影响就大;四、两岸具有共同的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无论如何“去中国化”皆难以克竟其功,中国文化为两岸共同资产,是一种“软实力”;五、从两岸大学的知识融和、学生实践的融合出发,带来两岸深度融和、高质量融合及未来融合;六、呼吁大陆应有足够的战略自信和定力,持续推进两岸关系融合发展,尤其是重视青年工作,包括台商、台师、台青、台生。七、两岸经济融合导致“联美抗中”的战略构想并不符合政治实际。总言之,强调民进党当局应回归“九二共识”;“联美抗中”为失衡战略应校正为“友美和中”平衡路线;强调中华文化是共有资产及“软实力”、去中国化难有成效;应重视青年在两岸关系发展之角色及作用。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左秋子

华夏经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