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融合和统 建构厦金生活共同圈与两岸和平试验区之意涵

柳金财

柳金财,台湾佛光大学公共事务学系助理教授。

211490

柳金财(资料图)

作者 柳金财(台湾佛光大学公共事务学系副教授)

金门炮战65周年前夕,岛内主流民意大联盟在金门举行造势活动,台湾鸿海集团、永龄基金会创办人郭台铭发表《金门和平倡议》,宣布初期投入2千万美金成立金门和平倡议基金会,逐步落实创设“两岸和平协商办公室”、建立“两岸和平战略研究院”等8大事项。这是2023年5月以来,郭台铭第三度造访金门,5月曾发表《金门和平宣言》,现推出《金门和平倡议》,可谓是近年来倡议金门为两岸和平试验区最大举措。

国民党2024候选人侯友宜也主张要推动“厦金新三通”,除了通电、通气,还要推动“厦金和平大桥公投”。侯友宜针对金门抛出“六大主张”,其中提到泉州与金门通水已五年,为金门长远的经济发展与响应民生需求,承诺将在安全无虞情况下,与大陆协商推动厦金电力工程与天然气管线。然而,却遭到绿营污名化为与大陆官方隔海唱和。

事实上,先前民众党主席柯文哲曾主张要盖“厦金大桥”;也表示厦金应进行通水、通电、通油、通气、处理垃圾。确实普遍民众支持兴建厦金大桥,并期许其扮演两岸和平缓冲及试验区角色。近年来多数金门地区政治人物及社会贤达提出许多缓和两岸关系建议,有的提出金门定位为“非军事和平区”、“两岸和平试验区”,成为两岸和平桥梁,促进两岸和平发展。

另有的倡议促成厦金互动,形成“厦金漳泉同城化”,成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基此促成厦金生活圈、厦金大桥兴建,推动金门“新三通”(通电、通油、通桥),利于金门民生经济建设与两岸和平发展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倡议皆获得金门地区民众普遍性支持,无论是地方议会、非政府社会组织及企业,大都持肯定意见。

首先,金门长期以来一直扮演两岸缓冲区角色。1987年7月15日国民党当局解除长达38年“戒严令”,但金门基于“战地政务”需要,却迟至1992年11月始正式解除,并开放观光旅游以活络地方经济。2001年元月正式开通“厦金小三通”航线,此两岸黄金水道航线的开通,利于建构“厦金一体化”、“两岸共同市场厦金实验区”、“厦金共同生活圈”,包括厦金间传统合作优势的旅游业发展、教育交流合作、医疗服务产业合作;发挥厦门自贸区优势,畅通厦金商贸活动,加大厦门对金门投资,助力金门地方经济提升。

其次,厦金漳泉同城化建设,利于营造“两岸一家亲”及命运共同体意识。从开放厦金“小三通”到因疫情暂时封闭,现仍有障碍要突破,必须全面恢复疫情前双方往来水平。金门地方政治精英认为,金门未来发展难以跳脱“厦金漳泉同城化”建设、“厦金大桥”、建构 “厦金漳泉生活圈”,助于“闽南区域生活圈”形成。

这具有化解两岸僵局促进和平意义,上述主张也获得民意普遍支持,无论是兴建厦金大桥或重启“小三通”,皆利于两岸融合发展,建立“厦金一日生活圈”提供生活、就业及学习便利性,利于营造“两岸一家亲”及两岸命运共同体意识。

复次,金门社会跨党派政治精英或地方政府行政部门或立法部门,皆提出多元厦金融合方案。随与大陆的交流及合作愈趋频繁,金门县政府已于行政组织架构中设置大陆事务办公室,强化金门与大陆在民生、旅游及经贸等发展。无论是前县长李炷烽倡议“两制金门方案”或“两岸和平发展实验区”,或是前民进党县党部主委陈沧江所提议“厦金大桥”或县议会提议“金马非军事区”,这些提议皆先于“蓝中央”、“绿中央”政策,并产生政策冲突性,造成“蓝中央”与“蓝地方”、“绿中央”与“非绿地方”政策冲撞,难以一致性。

最后,地方民意机构扮演者政策启动机角色,凸显台湾当局与外岛地方政府政策冲突。自两岸交流以来,金门县议会更是扮演金门与大陆交流的推手,不仅积极监督地方政府的政策规划,对“厦金生活圈”及自贸区的政策构想进行监督;也常表达不同于民进党当局的立场。如金门自大陆引水工程的政策,县议会即从民生需求的角度表达支持的立场。当2018年台当局陆委会要求金门县政府暂缓两岸通水典礼,议会则由议长组团前往参加通水仪式,并强调通水对金门民生用水及未来的经济发展之帮助。

自蔡英文上台后,由于坚持不承认“九二共识”作为两岸重启对话协商政治基础,两岸官方仍执意维持“已读不回”、“不沟通、不接触”的交流策略,既无第一轨道官方对话,也无第二轨道海协、海基两会协商,两岸潜藏危机可能在“灰色地带冲突”下涌现,两岸应维持制度化协商及沟通交流方有助于建立两岸和平关系框架。

这对于化解两岸敌意具有指标性、象征性意义,在现今两岸兵凶战危之际,无论是倡议“两岸和平宣言”、“两岸和平试验区”,抑或是“厦金共同生活圈”,皆利于融合和统发展。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邱梦颖

华夏经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