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0月15日电 (记者 马海燕)1991年11月1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发表的第一部白皮书,也是中国政府向世界公布的第一份以人权为主题的官方文件。
纪念《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15日在北京举行。多位人权领域专家学者对白皮书意义作出高度评价。
图为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付子堂在座谈会上发言。 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付子堂表示,一方面,人权白皮书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另一方面,人权白皮书为建构中国人权话语体系奠定了基础。正是人权白皮书的出现与发展,改变了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做人权事业”却不讲“人权故事”,“做得多”却“讲得少”或“不敢讲”的局面,让人们对人权概念“脱敏”,可以大胆地讲“人权”,理直气壮地讲“人权”。
30年过去,中国政府已经累计发布白皮书100多部,除综合性的人权白皮书,还有与人权有关的各种白皮书,涉及改革开放、扶贫开发、减灾行动等多个主题。武汉大学人权研究院执行院长张万洪表示,从人权白皮书到有关人权的白皮书,中国的人权实践赋予了人权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广泛的外延,也提供了研究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新视角。
1991年《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提出了“人权首先是人民的生存权”,并提出“发展权应优先受到重视”。1995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进一步提出“将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摆在首位”。2019年《为人民谋幸福:新中国人权事业发展70年》白皮书提出了“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图为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主任常健在座谈会上发言。 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主任常健表示,在对外宣示中国人权政策的同时,人权白皮书也是对中国人权发展道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正是通过人权白皮书的不断总结,使中国政府对中国人权发展道路和推进原则有了越来越明确的认识。
人权白皮书还对国际社会关切的一些人权问题作出解释和回应。1991年《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回应了有关劳动教养、宗教信仰自由、少数民族权利保障、计划生育、司法中的人权保障等方面的问题,从人权保障的角度解释了相关政策。此后,中国陆续发表了中国的计划生育、改造罪犯、宗教信仰自由状况、少数民族政策及其实践、司法改革等专门领域的白皮书。
10月15日,纪念《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多位人权领域专家学者对白皮书意义作出高度评价。图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朱力宇在座谈会上发言。 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30年过去了,愈发凸显出白皮书的重要历史意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朱力宇表示,应该说,当年直接促使白皮书起草、写作并发表的原因,基本没有改变。例如,由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乃至价值观的不同,中国与西方国家对于人权性质的认识分歧仍然存在。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国际局势的变化,搞强权政治的某些西方国家,将干涉中国内政的人权借口,变换为涉台、涉港、涉疆、涉藏等问题。这些国家不但对自己过去侵犯人权的历史毫无悔改之意,而且还实行“双重标准”,继续指责和污蔑中国“践踏人权”。所以,纪念白皮书发表30周年,回顾、还原当年白皮书起草、写作并发表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权话语都无法脱离本国的客观实际,否则只是空谈。”广州大学人权研究院教授刘志强说,中国在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权事业发展道路同时,也在尝试构建中国特色人权话语体系。实现人权事业的目标并非一日之功,仍需有扎实的理论研究,通过系统深入的对比研究,理清人权的概念、权利、义务、分类、范围等人权基础理论问题,力求取得共识。
付子堂认为,未来中国在保障人权时需要协调推动政治权利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发展,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平衡推进安全、发展、人权三大领域的工作。
“人权状况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与会者均认为,人权话语体系的构建离不开国家的发展、社会进步,需要不断加强内功,推动各项事业的建设,为人权事业提供坚实基础。(完)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