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虾挑虾线,土豆管削皮,选菜送菜谱……长沙、上海等多地菜场的“亲妈式服务”大受欢迎。这种增值服务在北京菜场有没有?记者走访发现,咱这儿也有,只是还没推开。
在家做饭烟火气浓,却也费时费力。如今,家庭单元变小了,大家工作更忙了,“买菜选半天,择洗半小时,炒出一两盘”的模式确实不太合算。尤其是对年轻上班族来说,审美趋向“少而精”。以往菜场那种大捆大包、大锅大碗的卖菜形式,挑拣勿扰、爱买不买的服务态度,显然不匹配了。“网红”摊主们教做饭、帮洗切,有的直接将食材和分量搭配好,让大家回去“下锅即得”,正是适应市场发展做出的调整。
而这种变化的正面效应,还不止于菜场和厨房。在全社会大力推进垃圾分类的大背景下,“净菜回家”“搭配适量”堪称强有力的“助攻”。一则,大家不用再头疼择菜时,哪些可以扔厨余,哪些是不可回收,无形之中降低了垃圾分类的执行成本。二则,从买卖环节即打理干净,减少了中间的折损,对于源头减量大有裨益。在这方面,相比大型商超的固定搭配、层层包装,菜场服务更为灵活,一客一定制、当场随机配,精准对接、拿上即走,环保了不少。
“亲妈式服务”概念很潮很新,但本质上还是精细化服务的问题。一些摊主们成了“网红”,正在于他们认真琢磨了顾客的深层次、个性化诉求——“更爱买什么”“准备做什么”“怎么更省事”。精准捕捉消费者需求是提升销量、打开销路的不二法门,而以培育城市商业文化观之,这也是进阶升级的必然要求。应该承认,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北京的大小市场给人的印象是大方大气,但也有点粗放有余、精细不足。这些年,北京不断将城市精细化治理推向纵深,商业服务当然也要及时跟上节奏。菜场有“亲妈式服务”,那超市、餐厅、商场又有哪些精细化的空间?只要用心观察,市民生活的衣食住行处处都有文章。这些地方是商机之所在,也是城市商业文化可优化之所在。
“为了让年轻人能做上一顿饭,菜场真是操碎了心”,网友的调侃道出了对精细服务的认可。期待这种“操心”能给各行各业以启发,让“亲妈式服务”遍地开花,实现消费者和市场的双赢。(汤华臻)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