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生态留白,为生物多样性添彩

华夏经纬网 > 新闻 > 热门评论      2021-12-01 09:57:09

  唐鱼,尾巴上有一道艳丽的红斑、像身着唐装一样,因而在海外获此美誉。唐鱼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因对水质、水流都很挑剔而稀少,甚至在上世纪80年代被科学界宣布野外灭绝。但本报记者近日在广州从化良口唐鱼市级自然保护区探访时,再次见到了唐鱼嬉戏山溪的景象。

  数十年来,是什么带来了改变?“无为”。当地保护唐鱼的经验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干预,来为鱼儿提供适合生存的自然环境,让它们自我维持种群繁衍。“无为”正是最大的“作为”。10多年来,该保护区只在鱼类专家指导下做过两次小型工程,一次是在保护实验区和缓冲区开展湿地修复,另一次是对被破坏的溪流开展底部清淤疏通。如今,保护区内有8万多尾唐鱼,对比曾经“野外灭绝”的情况,“无为”带来的生态效益可见一斑。

  唐鱼的故事,至此远未结束。目前,唐鱼已具备人工繁殖技术,但当地依然竭尽全力减少人为干预、延续其野生野长生态的做法。为什么?专家解释是“人工繁殖虽能让唐鱼产生后代,但长此以往带来近亲繁殖,未来可能造成它的种质退化”。这一次,唐鱼保护行动再次坚持住了有所不为,在自然生态中划定边界、让人类活动“留白”。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留白”。艺术作品中的留白,既留给观赏者以想象空间,又“以无胜有”升华作品;生态留白,则从地理空间上为人们的开发利用限定尺度,从时间推进上为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能。只有给保护和发展都留有更多余地,生态才能持续孕育多样物种。

  生态留白,也要有所为。若不划出明确不可逾越的红线,任由不合理的开发活动“越界”,生态保护必将无从谈起。这些年来,当地村民为给唐鱼安家,“让”出2200亩山林:保护区内严格限制人为生产活动,严禁放牧、狩猎、采药、开垦、烧荒……限制并规范人为活动,一时的收入或许会减少,但从长远看,生态好了,经济发展持续向好是必然趋势。

  “千亩山溪中,唐鱼自在游”,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积极进展的一个缩影。生态留白,为美丽中国添彩。生态保护中的留白意识,既体现了治理智慧,也是一种个人的克制和修养。只要我们人人深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念,与大自然保持礼貌的距离,必将生活在越来越美的生态图景之中,也必将让绿水青山变成取之不竭的“金山银山”。(丁一)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徐亚旻
大陆新闻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