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湖北南漳:易迁安置开启偏远地区群众幸福生活

华夏经纬网 > 新闻 > 大陆新闻 > 社会综合      2021-12-11 14:32:25

中新网襄阳12月11日电 题:湖北南漳:易迁安置开启偏远地区群众幸福生活

作者 胡传林 陈中武

10日中午11时30分,湖北省南漳县长坪镇长坪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91岁的张宗远老人走进爱心食堂,开始享用午餐。

“只要两元一餐,满意得很。”老人说道。

张宗远老人所居住的地方是南漳县最大的扶贫安置点——长坪镇园家湾易迁安置点,占地面积160亩,共安置来自全镇14个村的易地搬迁贫困户203户、613人。

5年来,南漳县共建设集中安置点276个,完成易地扶贫搬迁4804户、12227人。目前,全县136个大中型集中安置点产业发展支撑有力,治理格局逐步规范,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南漳县长坪镇园家湾易迁安置点一角 胡传林 摄

南漳县长坪镇园家湾易迁安置点一角 胡传林 摄

易地搬迁开启幸福新生活

走进南漳县长坪镇园家湾安置点,一排排白墙灰瓦的安置房映入眼帘。

52岁的肖学军,一家三口以前住在长坪镇赵岭村大山中。2009年,他摔下山崖,腰椎受伤导致瘫痪,从此只能坐在轮椅上,家庭因此致贫。2017年,作为精准扶贫对象,肖学军一家搬到了园家湾安置点,住进75平方米的新房子。新房三室一厅一厨,还带一个后院,院内设厕所、杂物间、取暖房。

南漳县长坪镇园家湾易迁安置点,村民在图书室看书 胡传林 摄

南漳县长坪镇园家湾易迁安置点,村民在图书室看书 胡传林 摄

为了确保像肖学军这样的安置户搬得来、稳得住、能致富,长坪镇结合资源优势,新建了食用菌、烟叶、药材等基地,鼓励能人回乡办企业,建立“扶贫车间”,采取入股分红、就近务工、产业扶持等模式,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近务工、照顾家庭。

2018年,肖学军在长坪政府的帮助下,通过“小额信贷”贷款3万元(人民币,下同),入股到食用菌合作社。闲暇时,夫妻俩就在合作社务工。

南漳县长坪镇园家湾易迁安置点,孩子们在图书室看书学习 (资料图) 长坪社区居委会提供

南漳县长坪镇园家湾易迁安置点,孩子们在图书室看书学习 (资料图) 长坪社区居委会提供

从“不想搬”到“抢着搬”

长坪社区爱心食堂,每天提供中餐、晚餐。低保户、五保户、残疾人员每餐2元,三留守人员(留守妇女、儿童、老人)每餐3元,易迁村民每餐4元,社会群众每餐8元,亏损部分由社区集体经济和社会捐赠来填补。

记者在食堂看到,前来就餐的多为老年人和残疾群众。

南漳县长坪镇园家湾易迁安置点设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爱心食堂 胡传林 摄

南漳县长坪镇园家湾易迁安置点设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爱心食堂 胡传林 摄

低保户张宗远老人几乎每天中午都在爱心食堂用餐。老人说,食堂师傅每天变着花样,既卫生又便宜,还能见到很多老朋友,“感谢党的好政策”。

除了爱心食堂,安置点内还设有标准卫生室、图书室、电脑室、休闲娱乐室、舞蹈健身室、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长坪社区居委会主任毛小俊介绍,所有场馆均免费对社区群众开放。场馆内安装了空调,一到周末,来图书馆看书、电脑室上网的孩子特别多。老人们也喜欢聚集在一起下棋、聊天、看电视。此外,安置点与所在社区共享公共服务,满足了搬迁群众对就业、就学、就医、养老、社保、户籍管理、法律咨询等方面的需求。

南漳县乡村振兴局局长李正国介绍,该县地处湖北省西北部,2014年前共有41个重点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229户8639人。这些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交通不便、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生产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的偏远山区,水电路、医教养等问题亟待解决。

如何让偏远山区的贫困家庭尽快脱贫?2016年,该县正式启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在交通便利、环境优越的地方建设集中安置点。李正国说,一开始,不少贫困户抵触情绪很大,都想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愿意离开。但看到部分村民率先搬进新居,还能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后,纷纷从“不愿搬”变成了“争着搬”。

南漳县薛坪镇普陀庵村,村民在易迁安置点的香菇合作社务工 胡传林 摄

南漳县薛坪镇普陀庵村,村民在易迁安置点的香菇合作社务工 胡传林 摄

既要“挪穷窝”又要“拔穷根”

肖学军说,作为低保户,除了每月有400多元的固定收入外,他和妻子在合作社务工,每月还能挣1200多元钱,同时每年在合作社的分红1400多元,生活无忧。“没想到我一个残疾人能够住进这么好的房子,并且还能在家门口挣钱,已经很知足了。”

和肖学军一样,村民熊兴凤搬进安置点后,通过经营豆腐作坊、卖包子,甩掉贫困帽。12月10日,记者走进熊兴凤家中时,她正忙着重新装修房屋。“我准备开个农家乐,本月26号开业。”熊兴凤笑着说。

毛小俊介绍,近年来,政府除了不断提升安置点硬件设施和服务功能外,还大力实施“四百工程”(百万袋袋料食用菌、百亩特色果园、百亩林特经济、百名务工经济),最大限度保障了贫困户“搬得来、留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其中,投资500万元建设的100万袋袋料食用菌基地,采取入股合作社分红和贫困户自主经营两种模式,每年可实现产值400万元,户平可实现增收2000至3000元,带动易迁户用工4000人(次)以上,实现务工收入38万元。建设的200亩武当水晶软籽石榴基地,丰产期后年产值可达150万元,脱贫户户均可增收3000元。

搬迁下来以后,老家的山田一直是搬迁群众的牵挂。为了利用好这些闲置土地,社区出面统一帮他们将适宜耕种的耕地有序流转给附近的产业大户,对无法流转、无法转换的耕地,由村级集体进行兜底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李正国介绍,近年来,南漳县投入大量资金巩固建立易迁安置点产业长效机制,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让产业扶持政策只增不减,保持政策连续性、收益长效性,确保脱贫户持续增收。今年全县持续投入衔接资金,用于易迁后扶产业的总额达3179.87万元,支持安置点发展产业项目102个,推动实现安置点群众更高质量就业,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责任编辑:左秋子
热门评论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