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首都高校助力精彩冬奥 演绎文化魅力、贡献科技力量

华夏经纬网 > 新闻 > 大陆新闻 > 社会综合      2022-02-23 16:43:00

中新网北京2月23日电 (何文洁 林艺茹)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幕式,流光溢彩的“鸟巢”让世界再一次看见自信从容的中国,再一次向全世界讲述中国文化与故事。在这场全球盛事中,首都高校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志愿微光成炬,温暖冬日盛会

闭幕式上,新当选的国际奥委会运动委员会委员代表全体运动员,向6位志愿者代表送上灯笼,感谢志愿者为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所做出的贡献。本届冬奥会共有近1.9万名赛会志愿者和20万人次的城市志愿者,用热情和微笑温暖着冬奥会的每一个人。

闭幕式筹备期间,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戏曲学院等高校志愿者完成了一系列踏勘和演练工作,他们带着期待与不舍的心情,站好冬奥会闭幕式的最后一班岗。

闭幕式运动员入场环节,来自清华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标兵志愿者在场地中央翩翩起舞。作为国家体育场“鸟巢”主责高校,清华大学共有670名师生服务闭幕式,承担了标兵、领队,现场服务,集结疏散服务等多项任务。

北京服装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高校的礼仪志愿者身着由北京服装学院楚艳教授设计的“唐花飞雪”系列颁奖礼服,负责运动员和官员的引导,她们以优雅的举止和昂扬的姿态展现了青年的最美风貌。

92面旗帜飘扬,接引奥运之火的微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103名学生惊艳亮相,承担了冬奥会闭幕式执旗手任务,参加闭幕式致辞、奥运之火熄灭和“尾声”环节表演。首都体育学院等高校的志愿者圆满完成执旗手引领、观众互动等任务,将快乐和温暖带给了现场的每一人。

“鸟巢”外,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等高校的志愿者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公共区负责全体入场观众的流线引导、交通疏导等工作。还有来自首都医科大学的5名北京冬奥村PHS志愿者作为公共卫生领域志愿者,为冬奥会闭幕守好防疫安全线。

师生倾情演出,绽放“冬奥记忆”

据悉,20所北京高校选拔培养2000余名演员为冬奥开闭幕式提供强有力的才艺支撑,向世界呈现北京冬奥文化,展示中国力量,传递中国声音。

在冬奥会闭幕式唯一的表演环节“缅怀时刻”——《折柳寄情》中,来自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的师生以“折柳送故人”的中国式浪漫表达送别之情,为世界留下令人难忘的“冬奥记忆”!

在“点亮”环节,北京体育大学的25名健美操演员和其他演员一起环绕在场地周围,用热情的欢呼声迎接嘉宾的到来。

在“运动员入场”环节,24名冰车演员,推着带有中国十二生肖元素的冰车,从四方聚拢,推车行迹在场地中央绘制出了巨大的“中国结”,完美诠释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融合。

来自中国音乐学院和北京舞蹈学院的14名学生作为志愿歌手,亮相冬奥会闭幕式,用专业的演唱水准、激情昂扬的舞台表演、饱满的热情点燃全场,圆满完成“尾声”环节《友谊地久天长》《燃烧的雪花》《我们在一起》等曲目的演出,向世界彰显中国青年一代的无限活力。

闭幕式播出短片《再见!一起向未来》令人难忘。作为取景地之一的北京工业大学,共有50位师生参与此次视频录制。

科技文化添彩,致敬“双奥之城”

北京冬奥会成为展现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大舞台。

开幕式上,北京理工大学打造的“虚拟开幕式”惊艳全场;闭幕式上,学校计算机学院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团队再次亮相鸟巢,用科技的力量让闭幕式“空灵与浪漫”。

60米高的冰瀑屏、11600平方米的巨幕地屏,1550立方米的“冰立方”以及“鸟巢”两侧看台,向世界呈现的梦幻冰雪世界。LED巨幕显示屏完全是由中国人自主研发的显示芯片驱动,背后是北京交通大学校友张晋芳的团队“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冬奥口号“一起向未来”为代表的专用汉字设计成为本届冬奥会视觉形象景观的特色之一,字体的设计团队正是来自中央美术学院与北京大学中国文字字体设计与研究中心。中央美术学院师生还参与了北京2022冬奥会会徽和冬残奥会会徽、奖牌、动态图标和颁奖服装设计。

北京印刷学院获批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创意基地,近50名教师和150名学生充分发挥多媒体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优势,用“创意设计艺工融合”讲好中国故事。

媒体转播团队借助场馆仿真系统(VSS系统)高效精准地为屏幕前的观众呈现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这是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牵头研发的“黑科技”。

北京冬奥会三个赛区的分布面临着空间跨度大、保障线路长、天气情况多变等现实问题。对此,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陈涛老师的项目团队研发了冬奥会态势感知与运行指挥保障系统,实现早发现问题、查找风险,并以情景推演的模式给出对策参考,成为运行名副其实的指挥核心枢纽。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内,冬奥会记录屡屡被打破。这离不开冰面下面隐藏的“硬核新科技”。北京大学张信荣团队在冬奥会历史上首次应用二氧化碳替代氟利昂制冰,创造了速滑“最快的冰面”,实现了雪场“零度以上造雪”。

除“冰丝带”“雪如意”等永久性建筑,大量装配式临时设施在冬奥会期间必不可少。由北京建筑大学牵头研发的“北京冬奥会临时设施搭建与运维关键技术”多项成果成功应用于多项冬奥临时设施工程,为冬奥举办提供了坚实科技支撑。

据悉,北京教育系统约2.33万人投身北京冬奥的服务保障工作,其中约2.25万人来源于北京高校,为冬奥会的服务保障工作贡献智慧和力量。(完)


责任编辑:侯哲
热门评论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