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灵沟升起十五的月亮
■张鑫华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我守在婴儿的摇篮边,你巡逻在祖国的边防线……”这首《十五的月亮》唱响后,迅速在全社会传唱开来。朴实的歌词、真挚的情感,道出了戍边军人和军嫂的心声,也打动了社会各界人士。人们对这首歌曲很熟悉,但很少有人知道这首歌曲的诞生地——内蒙古化德县秋灵沟。
秋灵沟,本是内蒙古中部化德县公腊胡洞乡西北的一个小村庄。每到秋季,沟内草丛中一种名为秋灵儿的昆虫成群飞舞,发出类似蝈蝈的震耳鸣声,秋灵沟故此得名。这里地处阴山余脉,南距首都北京、北距中国最大的公路口岸二连浩特均不足400公里,历史上著名的国际商道“张库大道”从此地经过,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秋灵沟,暴风沟,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秋灵沟,冰雪沟,六月刚解冻,九月又结冰。1969年冬原北京部队守备一师进驻这里时,秋灵沟地区寒风刺骨,滴水成冰,部队面临“居无房、食无菜、饮无水”的严重困难。部队响亮地提出了“扎根边疆、艰苦奋斗、准备打仗”的口号,掀起国防施工和岗位大练兵的高潮。官兵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在施工机械设备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镐刨锹挖、炸石开山,把一座座山头修筑成了钢铁阵地。与此同时,官兵发扬“南泥湾精神”,自己动手,开展了“打井、种菜、建房”大会战。经过两年多艰苦努力,秋灵沟内建起营房、医院、礼堂和篮球场,原来的荒山野岭变成一座生机勃勃的绿色军营。
汗水浇铸丰碑。1979年5月25日《解放军报》头版头条报道:中央军委通报表扬原北京部队守备一师党委,指出守备一师党委是一个扎根边疆,艰苦奋斗,准备打仗的好班子。1980年春节,中央电视台《人民子弟兵》节目,播放了反映守备一师官兵先进事迹的电视纪录片——《干枝梅颂》,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干枝梅精神”传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20世纪70年代末,著名军旅词作家石祥慕名来到塞外秋灵沟,与守备一师的官兵同吃同住体验生活,在基层寻找创作灵感。在基层部队走访时,官兵经常向作家讲述军嫂李友霞的事迹。作家一打听,发现她正是师长邱金凯的爱人。邱师长的老家在河北,参军离家时上有年迈的老人要尽孝,下有年幼的弟弟妹妹要抚养,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爱人李友霞肩上。家事千般小,国事重如山。这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十数年如一日,挑水、种地、洗衣、做饭,无怨无悔地默默付出。老人生病,李友霞在床边喂饭、喂药,细致入微地尽心照顾。邱师长的弟弟妹妹陆续长大成人,李友霞长嫂如母,忙前跑后给弟弟张罗成家盖房,为妹妹准备结婚嫁妆。在给丈夫的信里,她总是说“家中都好,勿念”,为的是让远在秋灵沟的丈夫安心戍边。了解内情后,作家深受感动。塞外苦寒,金戈铁马,边关冷月;正因为有千千万万和李友霞一样的军嫂,勇于挑起家庭重担,这些戍边军人才能安心保家卫国,筑起钢铁长城。祖国的繁荣昌盛,也有她们的牺牲奉献啊!
邱师长和夫人李友霞的感人事迹,激发了作家的创作灵感,催生了《十五的月亮》这首歌。20世纪80年代初,这首歌曲开始在军内外唱响。
30多年过去了,这首诞生在秋灵沟的《十五的月亮》,一如那漫山遍野盛开的干枝梅,色不衰,叶不落,枝不折,依旧传唱不衰。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