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北京人艺建院70周年,新京报记录幕后工种成长故事,揭秘老剧院的内部精神和原则 “老店”北京人艺的工作准则:“一棵菜”精神
除了那句最著名的“戏比天大”,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以下简称“北京人艺”)内部,一直还存在着另一个70年来不断践行的精神——“一棵菜”精神。一棵大白菜,有菜根、菜心、菜叶、菜帮,只有这些不同部分紧紧地抱在一起,才能长成“一棵菜”。这是演员、时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冯远征心中,最能代表北京人艺人的一种工作状态、工作准则——能“成菜”,得各个部分都齐全,能顺利出一台戏也如此,不能有一个工种落下。
1952年6月12日傍晚,北京东城区史家胡同56号(今20号)院内灯火通明,此时这里正在举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大会,并宣布曹禺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焦菊隐、欧阳山尊为副院长,赵起扬为秘书长,焦菊隐任总导演,自此中国第一所艺术院团,也是最负盛名的专业话剧院就此诞生。回顾北京人艺长达70年的艺术发展,剧院共上演了三百六十余部古今中外的话剧作品,并在几代艺术创作者共同努力下,形成鲜明的演剧与艺术风格,培养了一代又一代表演艺术家。不仅创建了著名的“北京人艺演剧学派”,也与几代观众一起见证并创造了中国戏剧的历史。在这70年光鲜亮丽的舞台背后,隐匿着散落在剧院各处的“隐形演员”,他们就是“一棵菜”精神里的菜帮、菜叶甚至菜心,他们始终没有机会走到大幕之前,但依靠自己的专业技能,让北京人艺的一道道“好菜”变得色香味俱全。在北京人艺建院70周年纪念日之际,新京报记者将镜头对准剧院的幕后工作人员,从观众熟悉的地方逐步走向后台深处,通过他们的讲述,看看北京人艺这家70年“老店”的后厨和“大厨们”。我们的探寻,先从北京人艺内部的“工作准则”说起。
1 人,是剧院历久弥新的法宝
在北京人艺建院初期,曹禺、焦菊隐、赵起扬和欧阳山尊,曾做过一次著名的42小时谈话,当时他们希望未来的北京人艺能够像莫斯科艺术剧院那样,而为了这个目标,具体要做什么,艺术上要去追求什么,包括培养演员等诸多北京人艺在后来数十年间所要涉及的所有重大问题,在那42小时内几乎全都谈到了。冯远征在2022年回想起当时剧院内的“准则”和“精神”,觉得虽然当时北京人艺希望建成像莫斯科艺术剧院那样的一座享有国际声誉的剧院,但从那天起,北京人艺已经通过70年自身的探索与实践,实际建立起了一座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话剧院。“北京人艺历来都是坚持出精品,出人才。我们剧院在每一个时期的重要节点上,都能够推出一系列的精品力作,特别在人才培养这方面,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从北京人艺这座艺术殿堂里先后孕育而生,这也是北京人艺70年来,最值得称道与自豪的地方。”
幕后培养一代又一代的“人艺人”,台前的创作,也围绕着“人民的剧院”这个大方向,人,悄悄地成为北京人艺历久弥新的法宝。作为一座以人民为中心,关注现实、扎根生活,坚持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剧院,多年来“做人民喜欢看的戏”是全体北京人艺人的工作准则。
或许提到北京人艺,很多观众都觉得作品特点多以演京味戏擅长,冯远征表示,其实不然。从建院至今,在北京人艺排演的三百六十多部话剧作品里,京味戏只有不到20部,其他的都是一些国外经典、古装戏、现代戏与年代戏等等。一直以来,在选材上,北京人艺除了很注重剧本是否符合北京人艺风格之外,另一重要考量依然还是观众对于新作品的接受度。冯远征认为,与众多题材相比,或许只能说北京人艺的京味戏最具特点,尤其在北京人艺有独特的表演风格加持下,能够让更多老百姓从作品里看到地道北京人的生活。在国家发生重大事件的节点上,北京人艺也都有相应的作品予以呈现。如当年以抗击“非典”疫情为背景创作的《北街南院》,抗震救灾题材作品《生·活》,以及最新的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题材创作的《社区居委会》。北京人艺一直以来都在与观众共同记录着时代,在冯远征眼中,人艺绝对不是一座保守的剧院,它开放包容。
2 有阅历才能切身理解“戏比天大”
走进北京人艺的排练厅,人们的视线通常会被写在墙上的“戏比天大”四个大字所吸引,冯远征在不同阶段,对这几个字有不同的理解。从字面上看,戏真的没有“天”大,但作为北京人艺人,一旦走进剧院大门,走进后台,走进排练厅,从这一刻起,戏就是比天大。“进到剧院一切为了演出,为了观众,其他再重要的事情都要等到走出剧院以后。”冯远征在刚进剧院之时,总会听到譬如某位演员或同事家里亲人病故或者病重时,他依然要忍着悲痛坚守岗位,演员在舞台上甚至还要演一些欢快的戏的故事,直到自己真正到了一定的年龄后,才发现这些故事都会真实地发生在每一代演员和人艺人身上。
2005年,话剧《茶馆》演出期间,冯远征在前往剧院演出的途中得知父亲病危正在医院抢救的消息。那一瞬间,究竟赶往医院看望病重的父亲,还是回到剧场完成当晚的演出令他陷入两难,在“戏比天大”四个字的驱使下,他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走进了剧院,当晚他没有跟身边的同事透露父亲病危的消息。直到后来冯远征才知道,就在当晚演出开场的几乎同一时间,父亲也离开了人世,演出结束后,冯远征匆忙赶到医院时,此刻的父子早已阴阳两隔。后来有人在网上留言说“这是不孝,大逆不道。”冯远征坦言表示理解,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设身处地地了解演出行业。“只要‘戏比天大’四个字装在心里,我怎么可能对台下的1000名观众说,对不起!我家里有事,今天的戏我演不了,那绝不可能。”而这样的故事,在北京人艺不止一次地上演,这些属于后台的故事,鲜有人知晓。
“戏比天大”这个工作准则,如今冯远征尝试推行到新一代年轻演员身上,他选用了一种符合当下年轻人的接受方式,将这种精神潜移默化地灌输到下一代人艺演员心里。每当新演员进剧院实习,冯远征便会告知他们这个行业的特性。“越是节假日的时候,演员越要工作,春节期间只要剧院有演出,演员都要以完成演出为第一要务”。定下铁律,进入后台或演出期间不许玩手机,“对年轻人而言,‘戏比天大’四个字不是说出来,是要不断地告诉他们,有些事情绝对不允许。进了北京人艺的大门,演出是最重要的,一切都以演出为主,其他一切都不重要。时间长了以后,他们再看到‘戏比天大’这四个字的时候,感受会不一样。”
3 台下,人人是工匠
7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北京人艺演员都在用“工匠精神”反复锤炼角色,幕后的工作人员也围绕着这个精神,追求舞台上的“精致讲究”,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呈现出舞台上一个个鲜活的形象。
20世纪80年代,刚到北京人艺不久的冯远征就被导演夏淳从学员班选去出演话剧《北京人》中的“曾文清”。冯远征清楚记得,自己刚开始排练时,一个上场掀门帘的动作,导演夏淳就让他排了整整一个上午,以至于中午大家都去吃饭时,冯远征找到夏淳导演委屈地问道“自己错在哪里?”夏淳导演则回答“你没有错。”并看着冯远征说道,“曾文清是背头,你去买个头油。你这鞋也不行,不能穿皮鞋,要穿老圆口布鞋,另外你找服装组借一身大褂拿回家。”于是冯远征按照夏淳导演的要求,每天除了睡觉,大部分时间都是“曾文清”装扮做所有事情。当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冯远征就感觉这件大褂已经长在自己身上,每天穿着圆口布鞋去上班排练,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是把头发梳得锃光瓦亮。后来,他发现夏淳导演再也不说自己的问题了。“他的方法就是让我真正地一点一滴地去体验曾文清的生活状态。当大褂已经穿习惯,头发背起来,圆口布鞋也合脚时,这个戏中的人物就必然已经长在了自己身上,这种潜移默化间一点一滴地雕琢,大概就是北京人艺工匠的精神。”
在幕后,冯远征也观察过一代代前辈的工作方式,尤其朱旭与于是之两位艺术家的创作习惯,给年轻时的冯远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朱旭与于是之两位老师的手里永远都会拿着一个本子。不同的是,于是之在没有排戏的时候,总是坐在角落,在自己的本子上一直不停地写,而朱旭则是拿着本子不停地翻看”。后来冯远征了解到,于是之是在把自己对于人物的理解与表演的感受不停地记录下来。而对于朱旭不停地看,冯远征却百思不得其解。为了解开这个谜团,冯远征问朱旭,“您在看什么?”朱旭回答说,“剧本啊。”那时冯远征才了解,原来朱旭排练从来不带剧本,只带着自己的笔记本,因为他在排练之前,就已经把剧本一笔一画地抄在了笔记本上,再将笔记本带到排练厅,其他留白的地方,他会写满对人物的理解,内心潜台词,以及一些临场的创作灵感。朱旭告诉冯远征,抄一遍剧本就等于背一遍。“几万字的剧本,他能一笔一画地给抄下来,需要多大的功夫。北京人艺的很多老艺术家,他们都有自己研究人物角色时的绝招。”
同样,这种精神冯远征也希望能传承到青年演员身上,“北京人艺培养新人,不是为了将来给剧院‘克隆’出更多的‘小濮存昕、小杨立新、小冯远征、小谁谁谁’,而是从根本上让年轻人去继续传承北京人艺的精神与演剧风格,这些是不能改变的”。而要做到有效传承,除了“工匠精神”外,冯远征认为人艺人还要一直传递“一棵菜”精神,“只有这些菜心、菜帮等不同部分紧紧地抱在一起,才能长成‘一棵菜’。这也如同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里,无论编导、演员、灯服道效化工作人员,剧场服务人员,食堂工作人员等,都是保证一场演出能够顺利进行的一员,这是北京人艺‘一棵菜’精神的体现,这个精神将永远传递下去。”
4 “拥抱年轻和市场”的人艺新气质
2021年,随着北京国际戏剧中心的落成,拥有四座剧场与一座公益剧场(菊隐剧场)的北京人艺也由此开启了新的时代。当拥有66年历史的首都剧场与新建成的曹禺剧场同时屹立在王府井大街22号的院内,“守正”的首都剧场继续将经典进行到底,“创新”的曹禺剧场则将继续探索北京人艺在未来的无限可能性。
作为一座拥有70年历史的剧院,冯远征认为,无论北京人艺处在任何一个时代,均起到了引领的作用,在新时代的发展进程中,在接续传统艺术发展的同时,北京人艺这些年也培育出了很多符合自己的“新气质”。首先在选材用人方面,冯远征表示,在保持着北京人艺不变的风格基础上,未来在人才引进方面,剧院也将计划引进一些既有知名度,也有表演能力的演员,但无论他们头顶多大的光环与流量,成为这里的演员就必须为北京人艺而演戏,并不是剧院招他们进来“壮门面”。在剧目创新上,冯远征认为,未来还要开辟更多的创作路径,努力推动与发掘一些知名大作家,通过不断地沟通与交流,邀请他们为北京人艺撰写更多经典的剧本。“前几年北京人艺还曾办过编剧班,未来也会继续开设导演班,为一些国内相对成熟的编剧、导演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这不单单是为剧院,也是向社会推出更多优秀的编剧和导演。”
在今年北京人艺70周年院庆期间开展的系列活动中,一部名为《我在人艺学表演》的十集专题纪录片,全面记录了2019级北京人艺学员班,从入学到2020年结业这一年来学习的全过程,作为学员班的推动者之一,如今冯远征通过纪录片,再次看到当年14名年轻演员新入学时的情景,他感动于他们飞速的成长。“虽然当年这些孩子看上去很有朝气,有决心,也很有热情,但是看上去总还是觉得他们很青涩。不像现在,我在剧院遇到他们时,感觉他们已经与剧院融为一个整体。”而这样的成长故事,还在这座70岁剧院里,持续不断地上演。
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从北京人艺这座艺术殿堂里先后孕育而生,这也是北京人艺70年来,最值得称道与自豪的地方。 ——北京人艺副院长冯远征
(专题采写/新京报记者 刘臻)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