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香港6月16日电 题:粤剧在香港:从老剧院到新舞台
新华社记者黄茜恬
最近,香港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罗家英格外忙碌。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他担任主创并且参与主演的粤剧大戏正在紧锣密鼓排练中。
如今的香港,几乎每天都有粤剧演出,大大小小的剧团在各个剧院你方唱罢我登场。罗家英感慨,回归祖国25年,粤剧在香港的蓬勃发展,“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回来了!”
演员罗家英(左)接受记者采访(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去戏院看戏曾是香港老一辈的记忆”
上世纪20至60年代,粤剧作为香港流行的剧种,深受大众喜爱。罗家英自幼就对粤剧产生浓厚兴趣,10岁开始登上粤剧舞台。他对于粤剧在香港的发展有一份难忘的记忆。
“去戏院看戏曾是香港老一辈的记忆。”罗家英回忆说,家中的长辈都是粤剧迷。有时是到戏院看戏,有时是听电台转播的粤曲,粤剧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
“香港老一辈人对岭南文化有着非常深厚的情感,十分钟爱传统粤剧,几乎人人都能哼几句。”罗家英说。
粤剧是延绵数百年而不断的地方剧种,与岭南画派、广东音乐一同被誉为岭南三秀,更享有“南国红豆”的美誉。
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表演艺术主管钟珍珍介绍,香港以前是个渔港,有很多疍家和打鱼人信观音和天后,建了许多庙宇,尤其是天后庙,所以常常会请一台戏来酬神,报答护佑,这就是“神功戏”。
“回归之前,包括粤剧在内的传统文化得不到推广,粤剧演员很难找到工作。但是演‘神功戏’一直维持着我们的生计,让我们度过最艰难的那些日子。”罗家英说。
粤剧在香港有了更大舞台
在罗家英看来,回归前的香港,每逢大节大庆,最重要的文化活动通常都是交响乐、歌剧等,像是“别人的”,“即使置身于热闹的氛围中,总感觉缺少情感上的认同。”
香港回归后,粤港澳三地政府、文化界、粤剧界逐渐开展积极的交流与合作。2003年,粤港澳三地政府开始筹划粤剧“申遗”工作,并将每年1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定为“粤剧日”,以拓宽观众视野,弘扬粤剧艺术。
2006年,粤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粤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罗家英感慨:“粤剧‘申遗’成功让更多人认识到粤剧是一种宝贵的、优秀的、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产品,也让粤剧有了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把粤剧艺术家的力量集合起来,让粤剧这一传统文化瑰宝成为讲述大湾区同根同脉故事的重要文化名片。
“香港粤剧界与内地同行交流切磋的机会增加了,大家取长补短,齐心推动粤剧更好发展。”钟珍珍说。
图为香港戏曲中心。新华社记者 吕小炜 摄
两年前,在繁忙的香港九龙柯士甸道口,一座外形酷似中国传统灯笼的地标建筑——香港戏曲中心拔地而起。这是西九文化区首座落成的表演场馆,也是香港首个专为戏曲而设的表演场地。
“粤剧在香港多了一个‘家’!”钟珍珍说,香港戏曲中心建成让香港粤剧界备受鼓舞。
如今,粤剧艺术在香港不仅有了更加广阔的舞台,还在民间形成了更为普及的氛围。钟珍珍说,相约三五知己,走进戏曲中心的茶馆剧场,体验昔日与戏曲表演相结合的茶馆文化,浅尝“一盅(茶)两件(点心)”,欣赏粤剧经典曲艺及折子剧目,已成为越来越多香港市民的新生活方式。
让中华传统文化得以薪火相传
回归祖国后,香港特区政府积极促进粤剧发展,先后设立了粤剧发展咨询委员会和粤剧发展基金,以资助有关粤剧发展的研究、推广等活动。2003年,特区政府开始把粤剧列入中小学校音乐课程,并陆续开办粤剧音乐工作坊,并于2012年将粤剧纳入新高中学制音乐考试课程。
“要延续粤剧的生命力,让这种珍贵的文化艺术得以薪火相传,培养粤剧接班人是尤为重要的一项工作。”钟珍珍说。
在位于香港九龙的声辉粤剧推广协会排练室中,20多个孩子正在练习压腿。他们当中最小的年仅3岁,大多是十几岁的青少年。
在红磡香港体育馆,来自香港扬鸣儿童粤剧团的小演员在表演粤剧。新华社记者 王申 摄
“以前我们学粤剧是为了维持生计。现在的孩子不同,粤剧变成他们的兴趣。”80多岁的声辉粤剧推广协会艺术总监杨剑华说,学粤剧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但孩子们都肯吃苦,因为他们发自内心热爱中华传统文化。
今年13岁的钟天睿,学习粤剧已有10年。他说,在学习粤剧的过程中,对祖国有了更多的认识,不仅学到了祖国的历史文化,更学习到尊老爱幼等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这让他从中获得很大乐趣。
多年来,钟天睿和粤剧团的其他小演员一起,走出香港,先后到北京、广州、中山、澳门、新加坡等地交流表演,登上了更大的舞台。
“看到不同地方的观众被我们的表演深深吸引,对我们的服装、道具充满好奇,为我们欢呼鼓掌,我就会发自内心地感到开心。”钟天睿说,他希望自己加倍努力,把基本功练得更扎实,用精彩的表演让越来越多人认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