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香港流行文化不褪色

  中新社香港6月26日电 题:香港流行文化不褪色

  中新社记者 韩星童 张晓曦

  当香港新人歌手炎明熹亮相中国内地综艺节目《声生不息》,与杨千嬅、李克勤等一众实力唱将同台竞技,以全新唱腔演绎经典,很快在网络掀起热议。人们仿佛从那张年轻却有些陌生的脸上,同时看到了香港流行文化的光辉年代,以及港乐在摸索中多元成长的希望。  

点击进入下一页

  图为香港文化博物馆常设展览“瞧潮香港60 ”展示香港流行文化。 中新社记者 张炜 摄

  这条发展脉络,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香港亚太研究所所长冯应谦早已观察到,他对此加以总括:回归以来的25年间,香港娱乐业在颓势里逐渐寻找到另一种生存模式,即与内地结合,并同时重新发掘本地市场。“我觉得,这是重新再出发。”

  一般而言,香港流行文化指的是电影、电视剧、音乐三大行业,这三者之间因媒体平台、唱片公司、艺人等重合,呈现出共荣同损的紧密联结。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当港产片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进入衰退期后,港乐市场亦同步萎缩。  

点击进入下一页

  图为香港文化博物馆常设展览“瞧潮香港60 ”展示香港经典电影海报。 中新社记者 张炜 摄

  然而,那段黄金时代的影响力不可小觑,“香港电影曾经雄踞整个东南亚市场”,香港电影制片家协会主席、香港影业协会理事长洪祖星回忆,那批如《少林寺》《英雄本色》等经典之作堪称教科书。而粤语歌也随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入内地,于大街小巷传唱,张国荣的《Monica》、谭咏麟的《朋友》等,皆成为时代之音,亦造就第一代偶像的诞生,香港流行文化被个人化为一段段前卫与反叛的青春记忆。

  当本地娱乐业失落,行业精英们正是带着这种与国际接轨的行业经验、成熟完善的制度、娴熟的专业技能,走向了1997年后正向香港敞开怀抱的内地市场。这股融合的潮流在2003年两地签署“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后来得更为猛烈,直接将人们耳熟能详的香港导演、演员、歌手们推往“北上”之路,“2010年是一个高峰期,现在你想要在香港约见一个名导、明星都很难,因为他们基本都定居在北京、上海。”洪祖星坦言。  

点击进入下一页

  图为位于铜锣湾闹市的Mirror海报。(资料图片) 中新社记者 李志华 摄

  冯应谦相信,“北”流的人才,对于过去二十余年内地电影的腾飞起到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洪祖星认同这一说法,“内地电影业开放得比较迟,而香港电影人熟悉电影业和国际电影节的运作,也知道什么样的电影能够在市场中更获观众青睐。”内地商业片的起步、贺岁片的概念,皆源于香港电影。更显而易见的例子是,如今兼具高票房、好口碑的电影中合拍片比重较高,如《长津湖》《红海行动》《少年的你》,都有香港导演的参与。

  而回眸香港本地市场,又不难发现一股新生代力量正在涌动、壮大。新晋导演拿着特区政府注资支援的“首部剧情电影计划”资助交出亮眼的作品,以小切口娓娓道来人情冷暖,充满人文关怀,让低迷的本地创作界为之一振,甚至不乏拥趸者视之为香港电影的“新新浪潮”。洪祖星自然乐见后浪大有可为,但也真诚地寄语他们将目光放长远些,不要局限于香港叙事,应摸索如何透过香港去讲中国故事,吸引更多观众。  

点击进入下一页

  图为香港与内地合拍片《无双》荣获第3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 中新社记者 张炜 摄

  “复兴”趋势亦可由音乐市场窥视一二,“尽管乐坛不景气,但香港从事音乐创作的人从来也没有减少,很多人将自己唱歌的视频放到YouTube,或者在街头表演。”冯应谦指出,分众化的时代下,媒体中心化的行业格局正在改变,“现在偶像种类非常多,各有各做,各有各的市场,百花齐放。”

  眼下,正席卷香港的潮流自然是偶像组合Mirror,铜锣湾、尖沙咀随处可见巨幅海报,“我周围不少朋友也在跟我说抢不到Mirror的演唱会门票。”冯应谦笑道。至于有老派文化人直言这潮流不过转瞬即逝的虚火,他抱着一股开放的态度说了这番话:“世代交替的过程肯定有,每一代都有跟上一代不同的地方,但这也正反映出香港流行文化不同的特色来。”



责任编辑:袁丹华
热门评论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