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一灵
潮起东海之滨。科技创新的时代主题在资本市场乘风逐浪,在神州大地上潮涌浪高。科创板,应潮流而生,做弄潮健儿。
时间回到三年前,伴随着一声声鸣锣声在黄浦江畔响起,科创板队伍逐渐壮大,一个融通科技自立自强国家战略与高质量资本市场的“硬核科技”时代悄然来临。
回首科创板的三年成长之路,变化已于无声处“降临”。如今的科创板,有更开放包容的制度、更突出的“硬科技”成色、更强的成长性、更具集聚性效应的产业链集群、更市场化的新股定价。“硬”字当头引客来,走出特色化发展道路的科创板,持续吸引更多科技创新企业的目光。各细分领域的科创企业纷纷怀揣梦想与激情,从田野、生产线、实验室来到资本市场,欲借助科创板的肥沃土壤,孕育出新的生机和力量。
乘势而上开新局,奋楫扬帆再出发。对于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生的科创板而言,三年完成了“全市场周期”运行的一个开始。初心不改、使命不怠,在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的时代背景下,科创板这块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会继续疾步前行,肩负起引领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型的使命,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资本和产业的良性循环。
三年来:6348亿元“活水”灌溉科技研发
437家上市企业、5.56万亿元总市值、6348.34亿元IPO募资金额……这是截至2022年7月21日,三周岁的科创板交出的成绩单。
从行业分布看,437家公司高度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150家(占比34.32%)、高端装备制造行业99家(占比22.65%)、生物医药行业93家(占比21.28%)、新材料行业39家(占比8.92%)、节能环保行业32家(占比7.32%)、新能源行业24家(占比5.49%)。
在6348.34亿元IPO募资金额背后,是一家家硬科技企业依靠科创板突破资金“瓶颈”,心无旁骛抓研发抓创新的“发展进行曲”。以2018年研发投入金额为基准,科创板近三年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为29%,平均每家公司研发投入金额从2018年的0.95亿元增长至2.05亿元,近三年研发投入强度均保持在13%的高水平。与其他板块相比,科创板已成为A股近三年研发投入增长最快、投入强度最大的板块。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科创板公司募投项目整体聚焦科技创新领域,全部公司均安排了研发类募投项目。经历上市以后的“打磨淬炼”,部分科创板公司募投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以开市首年上市的70家科创板公司为例,截至2021年底,这些公司首发募集资金整体投入进度约54%。同时,科创板公司借力募投项目实现产能扩张升级,经济效益初步显现。例如,嘉元科技5000吨/年新能源动力电池用高性能铜箔技术改造项目已基本实施完毕,2021年实现经济效益1.41亿元。
2020年上市的科创板公司在募投项目上也“捷报频传”。奇安信总裁吴云坤表示:“公司募投项目以研发项目为主,项目实施周期大部分在2年左右,目前大部分项目将进入收尾阶段,个别募投项目已结项。募投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提升了公司的技术能力,加强了公司的渠道建设,提升了公司的数字化管理水平。”
“公司募投项目之一的年产40000吨/年生物法癸二酸项目,目前已经进入调试阶段,但从调试到满产仍需一些时间。”凯赛生物董事长刘修才透露。
在科创板上市公司看来,当下包括募投项目在内的研发投入将转变为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刘修才介绍,目前凯赛生物已产业化的几个产品都是基于自主研发的成果,正是这些原创性的研发成果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高效、有力的保障和支撑。在山西生产基地,凯赛生物正在建设年产50万吨戊二胺和年产9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项目,这个项目的建设将使公司总体产能和规模上一个台阶。
中微公司董事长尹志尧直言:“持续较高水平的研发投入是公司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这为公司面向世界先进技术前沿,专注高端微观加工设备的自主研发和创新提供了保障。公司正加速推进上海临港和南昌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扩充公司高端设备产能,不断提升公司研发投入水平和产品科技创新水平。”
这一年:用制度创新释放改革新动能
创新与改革是科创板永久的“生命力”,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科创板敢为人先,不仅创造了一项又一项令人瞩目的成绩,也为“硬科技”企业支撑起一片新天地。
开市头两年,科创板在信息披露、并购重组、再融资、股权激励、询价转让等方面持续进行制度创新。最近这一年,“试验田”再结硕果,一系列创新制度落地见效。
这一年,新股询价新规正式实施。把市场的交给市场,让市场自己去选择,是注册制改革的要义,而市场化发行定价又是注册制改革的核心环节。自新股询价新规于去年9月实施以来,买方博弈加剧,有效报价区间扩大,新股定价效率进一步提升,前期阶段性的“抱团报价”现象亦明显改善。
这一年,北交所转板第一股登陆科创板。今年5月,观典防务在科创板上市,标志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互联互通。作为第一家在实操层面实现转板的企业,观典防务不仅成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间有效连通的示范案例,也为优质中小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实现发展提供了新的样本,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这一年,科创板医疗器械企业第五套上市标准适用指引发布。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支持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形成一定收入的企业上市,充分体现了科创板的包容性魅力。随着第五套标准扩容至医疗器械行业,能鼓励更多处于研发攻坚阶段的医疗器械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产品研发创新。
这一年,科创板做市商制度落地。目前,海外成熟股票市场的交易制度基本以做市商制和竞价交易制相结合的混合交易制度为主。作为一个面向国际的新兴市场,与国际制度接轨是科创板当仁不让的使命,科创板引入做市商制度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科创板股票流动性、增强市场韧性,更好推进板块建设。
这一年,科创板ESG信息披露方兴未艾。今年1月,上交所明确表示,科创板公司应在年度报告中披露ESG相关信息,并视情况单独编制和披露ESG报告等。截至2021年年报披露结束,全部科创板公司均在年报中披露了ESG相关信息,95家公司单独编制并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或ESG报告,多维度地向投资者展现投资价值。这也是国内首次对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规范进行探索,对主板、创业板等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沙利文全球合伙人兼大中华区总裁王昕表示:“近一年有关科创板的制度创新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尤其是A股市场监管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科创板制度的创新为寻求首次公开上市、转板上市的企业提供更细致的文件指引,制度的细化为广大投资者创造了更好的投资环境。科创板的创新规定在保障市场合理流动性的同时对金融市场投资活动进行有效约束,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生态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创新和完善制度一直是科创板建设的主线,在这块“试验田”里构建新的制度体系,既可以满足市场需要,又可以为存量市场改革提供有益借鉴。可以预计的是,科技创新永无止境,科创板制度改革也永远在路上。
上交所副总经理刘逖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面对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的新形势,上交所将进一步发挥好科创板“试验田”的作用,持续优化完善相关创新制度,并研究推动创新交易机制落地实施,探索引入“长期投资者”询价配售主体类型,持续提升市场“获得感”与制度吸引力。
看未来:更多国际一流科技企业将涌现
随着一束束科创星光的闪耀,国际投资者对科创板的重视程度悄然发生改变。从科创板开板初期的兴趣初现,到如今的积极调研、参与战投甚至重仓持有,国际投资者对科创板的关注度逐年提高。
对于国际投资者来说,科创板呈现出高成长性、高流动性以及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强科创属性,是他们放眼全球市场时发现的科创板具有的“比较优势”。
瑞银证券公司研究部总监连沛堃称,三年来,新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已经不约而同得获得更多的关注与资本支持。就中国市场而言,中国拥有数量众多的科技企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融资帮助科创企业实现长远发展,对未来中国新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科创板上市企业稳健的业绩表现、投资便利性、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的上市和交易机制等因素,持续吸引着国际投资者。”高盛高华证券副总经理陆天说。
据悉,目前国际投资者既可通过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机制参与科创板一、二级市场,也可通过沪股通参与科创板股票交易(截至目前,共有58只科创板股票纳入沪股通标的范围),还可以通过投资海外市场发行的科创板ETF等产品配置科创板标的。陆天表示:“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境外投资者通过QFII、RQFII参与到科创板投资中来;通过互联互通渠道进入科创板的投资和交易也愈加活跃。”
从数据来看,科创板国际化水平日益提升。二级市场方面,今年以来,科创板外资机构交易占比为9%,较2020年、2021年分别上升7个、2个百分点。目前,境外投资者持有科创板流通市值持仓金额超过1000亿元,占比近5%,较2020年底上升1.6个百分点,与2021年底持平。
一级市场方面,截至7月8日,科创板已上市的435家公司中,共35家有QFII参与新股询价并获配,获配股数共4533万股,获配金额9.59亿元。战略配售参与情况方面,4家QFII先后参与了7家科创板公司战略配售,共获配1.58亿股,获配金额45.3亿元。在市场人士看来,QFII资金参与科创板战略配售,在提振市场信心、保障企业发行、加强与境外投资者战略合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久久为功,驰而不息。随着科创板市场建设的不断推进,其国际吸引力和影响力有望进一步提升,同时国际投资者的关注和参与对于科创板公司提高国际化水平也大有裨益。科技创新情报SaaS服务商智慧芽联合创始人关典表示:“科创板开市三年,我们看到了市场对‘科技创新’和‘硬科技’前所未有的关注。未来,相信在科创板的带动下,中国会有越来越多跻身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企业涌现。”
来源:中国证券报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