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伊拉克乱局根源何在

华夏经纬网 > 新闻 > 国际观察      2022-09-02 09:14:31

新华社巴格达8月31日电(新华社记者凡帅帅 董亚雷)伊拉克什叶派宗教领袖萨德尔8月30日下午发表电视讲话,要求闯入巴格达“绿区”的所有支持者60分钟内撤出。随后,伊拉克联合行动指挥部发表声明,宣布解除全国宵禁。

伊拉克8月29日爆发的流血冲突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分析人士指出,伊拉克不同政治派别之间的权力争夺是紧张局势升级的直接原因,而乱局根源则是美国2003年入侵伊拉克后在当地进行的强制性政治改造。

流血冲突

本轮流血冲突的直接导火索是萨德尔8月29日的一项表态。他当天在社交媒体发文说,他决定退出政坛,其领导的“萨德尔运动”相关机构也将关闭。

这一表态发布后,数千名愤怒的萨德尔支持者推倒巴格达“绿区”的路障,强闯包括共和国宫在内的政府大楼,并与安全部队发生流血冲突。支持和反对萨德尔的民兵武装发生冲突。面对混乱局势,伊拉克联合行动指挥部宣布自当地时间29日晚7时开始实施全国宵禁。

8月29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伊拉克什叶派宗教领袖萨德尔的支持者聚集在“绿区”入口处。新华社发(哈利勒·达伍德摄)

8月29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伊拉克什叶派宗教领袖萨德尔的支持者聚集在“绿区”入口处。新华社发(哈利勒·达伍德摄)

伊拉克军方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告诉新华社记者,从8月29日至30日,发生在巴格达的抗议及其引发的冲突已造成22人死亡、200多人受伤。

本轮冲突是持续一个月的政治抗议活动的高潮。7月27日和30日,萨德尔支持者两度闯入伊拉克国民议会大楼,导致议会停摆。此后一个月来,这波抗议潮陆续蔓延到伊拉克多个省份。

伊拉克局势动荡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包括联合国、阿拉伯国家联盟在内的国际组织已数次表达忧虑,呼吁伊拉克各派别“停止暴力”“进行对话”“恢复政府运作”。但这些呼吁未能阻止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

党派争斗

伊拉克此轮抗议浪潮源于持续半年多的政治僵局。去年10月,伊拉克举行新一届国民议会选举,联邦最高法院同年底批准了选举最终结果。新一届国民议会今年1月举行首次会议后本应在30天内选出新总统,随后新任总统应指派议会最大党团推出的人选出任新总理并在30天内提名内阁人选。然而,由于什叶派主要政治派别以及库尔德阵营内部分歧严重,新总统迟迟无法产生,新政府组建也遥遥无期。

1月9日,议员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出席新一届国民议会首次会议。新华社发(伊拉克国民议会供图)

1月9日,议员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出席新一届国民议会首次会议。新华社发(伊拉克国民议会供图)

在新一届国民议会总共329个议席中,萨德尔领导的“萨德尔运动”获得73个议席,成为议会最大党派。各方角力之下,“萨德尔运动”未能争取到足够多议员支持,每次出席总统选举投票会议的议员人数都无法达到法定人数,导致新总统难产,组阁也无从谈起。

由于未能如愿组建多数派政府,“萨德尔运动”议员今年6月12日集体辞职,前总理马利基所在阵营成为议会最大党派。马利基有意推选的新总理人选遭到萨德尔反对。萨德尔多次要求解散议会,以便重新选举,但这一诉求遭到马利基阵营反对。这便有了7月底以来萨德尔支持者在伊拉克各地不断举行示威游行,继而爆发此次流血冲突。

分析人士认为,鉴于当前冲突各派分歧依然严重,伊拉克短期内打破政治僵局的可能性不大。约旦国际问题观察家阿米尔·萨拜莱说,萨德尔支持者的街头斗争方式可能被其他政治力量效仿,进而导致新的社会冲突,危害社会稳定。

真正祸根

从表面上看,伊拉克此次抗议风波和流血冲突是由党派争斗引发,然而,伊拉克分析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强加给伊拉克、与伊拉克实际国情不符的政治制度才是当前政治僵局和社会动荡的真正根源。

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破坏了这个中东国家原有政治生态。此后,在美国主导下,伊拉克建立了一套基于配额制的政治分权体系,即总统由库尔德人担任,总理和议长分别由什叶派人士和逊尼派人士担任。

2005年4月30日,一名驻伊美军士兵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街头警戒。新华社记者申宏摄

2005年4月30日,一名驻伊美军士兵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街头警戒。新华社记者申宏摄

伊拉克政治分析人士阿里·穆萨指出,这一制度建立在宗派和民族分立的基础上,最终导致伊拉克社会分裂,冲突频发,民生难以得到改善。美国“当年提出的根本不是建设计划,而是‘破坏’计划”。

伊拉克智库“政治与治理发展学院”学者亚希尔·朱布里表示,美国并未像其声称的那样给伊拉克带来可靠的民主,相反,它带来的政治制度未能应对各种问题。事实证明,美国最终带给伊拉克的是混乱。

伊拉克大学新闻系教授穆罕默德·朱布里说,伊拉克问题根源在于美国强加的错误政治体制。它故意根据不同教派和民族割裂伊拉克人民,无视公民权利,使伊拉克成为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

文章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姚思寒
寰球热点
国际观察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