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在北京召开。伟业势如虹,辉煌启新程。这次历史性盛会对团结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从即日起,华夏经纬网新闻频道推出“全景二十大”专题报道,充分展示全国各省市以优异成绩和昂扬精神风貌迎接党的二十大的实际行动,反映全国各族群众对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热切盼望和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衷心拥护。
喜迎二十大丨河北:融入协同大局 谱写发展新篇
——河北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纪实
“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
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唐山时发表重要讲话,对河北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明确要求。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要求河北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
宏伟蓝图,殷殷嘱托。河北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强化大局观念,建立对接机制,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扎实有效推动重大国家战略落地落实。
——紧紧扭住“牛鼻子”,打造承接疏解首选地
一条潮白河,两岸齐奋进。
9月15日,2022年北京通州·河北廊坊北三县项目推介洽谈会举办,37个合作项目成功签约,意向投资额约280.66亿元。
这一活动,廊坊市北三县和通州区已连续4年携手举办,累计签约160余个项目,既拓展了北京企业的发展空间,又带动了北三县产业升级和软实力提升。在此基础上,北三县围绕重点企业延伸产业布局,已培育引进高新技术企业31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973家,有效缩小了区域内的产业梯度差距。
全域对接、全面承接。疏解与承接之间,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区域发展格局深刻重塑。
“石家庄市要自觉在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中找准定位,完善规划体系,优化发展布局,提升城市品位”“廊坊市要扎实推进廊坊北三县与北京通州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省委书记倪岳峰到任河北后,奔赴各市进行密集调研,就如何抓好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作出一系列部署。
省委十届二次全会提出,自觉服从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发掘用好京津辐射带动作用,紧紧扭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努力使河北成为承接疏解首选地。
在雄安新区,一批标志性疏解项目加快推进,中国星网、中国中化、中国华能等3家央企总部启动建设,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注册落地,首批疏解的高校、医院基本确定选址……
疏解与承接的背后,是资源要素的跨区域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打造承接疏解首选地,需要打破一系列体制机制障碍。
河北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加快推动制度创新。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已注册运营,京津冀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示范区获批,出台关于推进京津冀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发展的意见,与京津联合发布一批地方标准,河北自贸试验区大兴机场片区协同发展示范案例入选全国最佳实践案例。
深化改革创新,协同发展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
京津研发、河北转化。今年上半年,河北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230.1亿元,同比增长39.43%,占全省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的60.77%。京津已经成为河北技术成果供给的重要源头。
——重点领域率先突破,“三区一基地”功能定位全面落实
“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
三地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合作,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强化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推动产业协作不断走向深入。
一体化交通网络“连起来”——
今年7月25日,三河(燕郊)至北京通勤“定制快巴”正式开通运营,相比乘坐小汽车,通勤时间节省50%左右,单人出行成本降低60%以上。如今,京津冀区域交通越来越便捷。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运,石家庄直通承德的高铁列车、京唐城际即将开通运营,京保、京涿开通了通勤列车。京雄城际开通后,从雄安最快只需50分钟抵达北京西站,19分钟抵达大兴机场。
生态环境持续“好起来”——
“以前只能看到本地监测数据,现在不仅能看到三地空气质量数据,还能看到污染因子组分数据。”省生态环境应急与重污染天气预警中心高级工程师张良感触最深的,是三地监测数据共享带来的变化。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下,河北与京津跨境河流横向生态补偿考核断面,全部达到或优于Ⅱ类水质,大运河京冀段62公里实现全线旅游通航。2021年京津冀地区平均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9.2%,比上一年提高9.5个百分点。
产业协作“串起来”——
以河北京车项目为中心,满城区规划建设了20.18平方公里的轨道交通产业园,瞄准110余家京车上下游配套企业,开展精准招商,重点承接智慧电网、信号控制、转向架等配套产业。一个以轨道交通产业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的梦想在这里升腾。
从项目承接到产业联动,京津冀产业协作不断深入。今年上半年,全省承接5000万元以上京津转移新开工项目270个,总投资1494亿元。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协同发展的核心支撑得以建立。
“先手棋”下好,“全盘棋”弈活,河北“三区一基地”功能定位全面落实——
加快打造全国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产业重构谋升级。河北一手化解过剩产能,一手培育新兴产业。今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7%,其中信息智能产业增长21.2%,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增长15.3%,制造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9.7%。
加快打造全国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城乡统筹绘新图。河北积极融入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高质量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1.1%。
加快打造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生态共建绿意浓。河北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首都绿色生态屏障更加牢固。截至8月初,全省今年完成营造林527.3万亩,完成退化草原修复治理13.5万亩。
加快打造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市场一体通四海。河北不断抓好国家级和区域性物流枢纽建设,着力推进环渤海港口群建设,科学布局内陆“无水港”,完善现代集疏运体系,商贸物流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2021年,河北物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
——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协同红利惠及更多百姓
名医问诊、医保破冰……今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保定医院成功入围第三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项目,跨省普通门诊就医直接结算实现县域全覆盖。截至2021年底,京津冀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医疗机构达到485家、互认项目43个,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共享机构增加至239家、互认项目达到20项。
公共服务领域的协作,不仅体现在医疗上,教育、养老领域同样风生水起。
近年来,河北借助京津优势资源,教育合作逐步深化。目前已有28个基础教育合作项目顺利落地,天津职业大学、北京劲松职业高中等京津优质职业院校到河北开展合作,河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高校与北京工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高校共建9个高校联盟,共同加强学科建设、科研攻关。
在养老服务方面,协同推进养老服务向环京周边地区延伸,出台落实北京养老项目向廊坊市北三县等环京周边地区延伸布局鼓励政策,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运营补贴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三河燕达养护中心、五福托老院率先与北京市运营补贴、医保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廊坊市域养老机构享受北京养老补贴政策实现全覆盖。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地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不断创新合作方式,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喜迎二十大|河北:圆梦冬奥盛会 交出满意答卷
——河北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纪实
“北京冬奥会所有建设工程都要按照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的要求,坚持百年大计,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按规划和计划推进,做到从从容容、保质保量,确保成为优质、生态、人文、廉洁的精品工程。”——2017年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张家口市考察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时强调。
“河北省、张家口市要抓住历史机遇,紧密结合实施‘十三五’规划,紧密结合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通过筹办北京冬奥会带动各方面建设,努力交出冬奥会筹办和本地发展两份优异答卷。”——2017年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张家口市考察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时要求。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场馆改造建设融入了很多中国元素,体现了我们的文化自信。我们不仅要办好一届冬奥盛会,而且要办出特色、办出精彩、办出独一无二来。”——2021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跳台滑雪中心考察调研时指出。
尽管时间已过去半年多,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精彩,仍镌刻在亿万人的记忆中。
北京携手张家口筹办举办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是国家大事,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习近平总书记曾两次亲临张家口赛区一线视察指导,要求“各有关地方有关部门要着眼于办成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科学合理制定规划,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按进度高质量完成筹办工作各项任务”,河北省、张家口市要“努力交出冬奥会筹办和本地发展两份优异答卷”。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河北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举全省之力高标准高质量做好各项筹办工作,为举办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作出了河北贡献,全省实现了3000万人上冰雪,冰天雪地变成了“金山银山”,“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正在成为休闲度假的新风尚。
——崇礼小城惊艳世界,场馆利用有序推进
深秋的崇礼,层林尽染,五彩斑斓。蓝天白云下,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斜倚山峦,蔚为壮观;空中廊道“冰玉环”中间与“雪如意”相连,两端分别串联起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和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宛如一条华美的项链。
牢记嘱托,笃行不怠。省委、省政府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作为根本遵循,陆续出台《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高标准高质量做好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的意见》等多个文件,不断对标对表,汇聚各方合力,扎实推动各项筹办工作落地见效。
场馆和配套设施建设是冬奥会筹办工作的重中之重。河北将赛区规划编制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优中选优敲定规划设计方案,并按照比赛设施专业化、配套建设有特色的要求,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规划设计和建设施工,76个冬奥建设项目全部提前建成,“雪如意”“冰玉环”等成为北京冬奥会标志性建筑。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惊艳世界,也给河北留下了宝贵冬奥遗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既有场馆设施等物质遗产,也有文化和人才遗产,这些都是宝贵财富,要充分运用好,让其成为推动发展的新动能,实现冬奥遗产利用效益最大化。”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省委十届二次全会提出,大力发展后奥运经济和文化旅游产业,使之成为河北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后奥运经济发展的意见》,成立了省加快推进后奥运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深入做好冬奥后半篇文章,努力交出本地发展的优异答卷。
省委书记倪岳峰到张家口市调研时要求,全省上下特别是张家口市干部群众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爱转化为强大工作动力,大力弘扬北京冬奥精神,切实抓好冬奥场馆和设施赛后利用,培育壮大赛事经济和冰雪产业,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
——冰雪运动实现跨越,冰雪产业蓬勃发展
曾经,“冰雪运动不进山海关”;如今,冰雪运动已成为不少河北人的特色休闲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申办冬奥会的最大目的,就是在三亿人中推广普及冰雪运动,推动中国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河北出台《关于加快冰雪运动发展的意见》等,推动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冰雪运动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冬奥惠民”增强群众获得感。全省建成滑雪场109个、滑冰场202个,连续举办三届省、市、县三级冰雪运动会,连续组织开展“健康河北·欢乐冰雪”系列雪季活动和“冰雪河北 快乐你我”残疾人冰雪运动季活动,参与冰雪运动群众达3000多万人。
竞技冰雪实力迈上新台阶。北京冬奥会河北运动员参赛人数、参赛项目、参赛成绩实现历史性突破;北京冬残奥会上,河北选手获10枚金牌、15枚银牌、12枚铜牌,金牌和奖牌数均居全国各省份之首,实现了办赛精彩、参赛出彩。
后奥运,河北冰雪运动将更“燃”。落实省委十届二次全会部署,围绕让冰雪运动上水平、扩规模、可持续,今年,省体育局继续支持建设可移动冰场,还将试点推进多个冰雪运动体验和培训中心建设;联合省教育厅,继续加强冰雪师资培训,分批次培训6000名中小学体育教师;大力实施体育惠民工程,办好冰雪赛事活动,截至8月底全省已举办冰雪赛事活动7493场次,明显多于去年同期。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河北出台《冰雪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及《支持冰雪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等,大力打造冰雪产业强省,冰雪装备产业初具规模,冰雪全产业链初步建成,产业集聚效应初现。
张家口建设了高新区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宣化区冰雪产业园,累计引进冰雪产业项目109项,已投产运营51项。
后奥运时期,石家庄、廊坊、邢台等地冰雪企业,滑冰场专用制冷机组、魔毯、仿真冰、旱雪等销售订单普遍增长;海兴县重点扶持,努力打造本地冰雪装备品牌。
——持续放大冬奥效应,燕赵文旅更显魅力
日前,国家体育总局、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发布“2022年国庆假期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崇礼后奥运体育旅游线路上榜。
冬奥让京张区域交通更加便捷,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产业联动更加紧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
省委、省政府印发《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张家口)建设规划》,作出一系列安排部署。省体育局出台《推进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实施方案》,助力张家口发展体旅经济。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张家口谋划实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国家级冰雪旅游度假区提升等项目建设,强化优秀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今年7月启动的第二届京张全季体育旅游嘉年华,京冀两地相关部门联合发布了118项“全季体育燃动京张”体育品牌赛事活动,推出了“万里长城·穿越京张”“冬日烟火·年韵京张”等文化体验旅游线路,52个体育旅游精品项目以及22个“京张体育研学目的地”。
河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具有明显优势。为放大冬奥效应,按照省委十届二次全会部署,全省各地加强全域旅游创建,相关部门创新旅游营销宣传,吸引更多游客走进河北。
喜迎二十大|河北:办好百姓实事 增进民生福祉
——河北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纪实
“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省阜平县看望慰问困难群众时强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2019年1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三省市考察并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时要求。
“满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让老年人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责任。”——2021年8月23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承德考察时指出。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19年1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三省市考察并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时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民生福祉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河北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指示,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出一系列政策举措惠民生、纾民困、解民忧,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编密织牢民生兜底保障网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阜平县看望慰问困难群众时强调,“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河北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编密织牢民生兜底保障网。
扎实开展社会救助工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若干措施》,健全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制定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办法和临时救助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日益完善。截至今年6月,全省共纳入低保165.3万人、特困供养25.4万人。
社会救助不留死角,临时救助力度不断加大。全省全面建立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对部分群众面临的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及时启用临时救助备用金,给予先行救助,年均临时救助30余万人次。
针对特殊群体,开展精准帮扶。衡水市积极推进“上门服务”,针对残疾人不同类别、残疾程度、家庭条件等,精准核实需求,因人因户施策,确保实现精准识别、精准服务、精准解困、精准统计;承德市在全省精准助残服务工程6项任务基础上,新增了“为14.3万名持证残疾人缴纳意外伤害综合保障保险”服务……
今年,全省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政策分别惠及54.8万人和73.3万人;高龄津贴、经济困难高龄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和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制度,惠及130余万老年人;开展福彩助学、福彩暖冬行动,惠及贫困学生、困难群众7.24万人。一项项政策、一串串数字,见证了帮扶困难群众的“民生温度”。
——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
2021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承德市高新区滨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考察。总书记指出:“满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让老年人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责任。”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河北扎实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持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今年,河北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列入省委、省政府民生工程。截至目前,全省3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任务已基本完成。
不仅养老,住房、教育、医疗……凡是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都是省委、省政府用心用情用力要办的民生实事。
省委十届二次全会提出,要围绕营造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深入抓好保障改善民生和安全稳定各项任务落实,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
从“忧居”到“宜居”,让百姓居住更舒适。为改善城镇群众居住条件,全省加大城市更新行动力度,深入实施城市改造提升工程,从2018年开始,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三项工程相继被纳入20项民生工程。全省累计改造棚户区住房194.6万套;累计启动城中村改造1341个,44.3万户居民居住条件将得以改善;累计改造老旧小区9368个,老小区焕发了新生机。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教育公平取得新成效。把最优质的资源留给教育,把最急需的资金投入教育。全省持续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城乡教育差距日益缩小,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持续得到满足。今年计划在120所中小学校新建、改扩建教学用房15万平方米,扩充2万个容量增位,实现超大班额动态清零。
从“病有所医”到“病有良医”,诊疗服务更加便利。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全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滚动实施20项民生工程,努力把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暖到群众的心窝里。
——千方百计让群众钱包越来越鼓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直接关系百姓“饭碗”,关乎千家万户获得感。
稳就业的关键在于稳市场主体。
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强调,要坚持就业优先导向,帮助企业纾困,积极稳岗拓岗。
释放政策红利,落实退税减税降费、财政奖补、专项债券、研发经费加计扣除等政策措施……围绕落实国家出台的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省委、省政府研究制定了“1+20”配套政策体系,各地各部门着力推动政策落地,有效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
扩就业的重点在于扩重点群体。为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路,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的十九条政策措施》,重点围绕鼓励企业吸纳就业、挖掘基层就业岗位、支持自主创业等方面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
除了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其他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今年1至6月,全省城镇新增就业49.9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8.1%。
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最直接的就是实实在在的收入增长。
从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到完善薪酬激励机制,从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到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一系列务实有力的举措惠及千家万户,老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643元,同比名义增长9.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7%,增速快于GDP增速1个百分点。
“从数据可以看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民生改善成色更足。”省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说。
喜迎二十大|迎盛会扬精神 美丽河北展新颜
——河北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纪实
“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将来城市距离白洋淀这么近,应该留有保护地带。要有严格的管理办法,绝对不允许往里面排污水,绝对不允许人为破坏。”——2017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实地考察雄安新区建设规划时专程前往白洋淀。总书记在考察中强调。
“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2021年8月23日下午,在承德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首站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深入绿意盎然的无边林海,赞誉荒漠变绿洲的精神力量。
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河北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燕赵大地正在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8月9日,中共河北省委“中国这十年·河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省委书记倪岳峰展示的一张白洋淀青头潜鸭的图片引起关注。如今的白洋淀已经成为全球濒危物种——青头潜鸭的栖息地和繁育地。
9月1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介绍近十年来我国水生态变化时,肯定了白洋淀污染治理成效,还“点名”:多年没有见到的鳑鲏鱼等白洋淀一些土著鱼类也在逐渐得到恢复。
青头潜鸭安家,鳑鲏鱼归来,见证白洋淀生态之变,更折射出河北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不懈努力。
曾经,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交通运输结构偏公路,是河北生态环境不能承受之重。
“全国10个污染最严重城市河北占了7个。再不下决心调整结构,就无法向历史和人民交代。”2013年9月,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指出了河北的症结所在、出路所在。
过结构调整的坎,爬转型升级的坡。河北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在治理污染、修复生态中加快营造良好人居环境,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5万余名河湖长上岗,养殖户收起网箱,城市污水管网快速推进,违规排放被严查严管……持续发力,护碧水长流。今年1至8月,全省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比例达到77.0%,同比提升11.4个百分点。清水绿岸、鱼翔浅底变成现实。
截至8月底,河北今年已新增完成2422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超过年度目标17.0%。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基本达到全覆盖。农村黑臭水体长效管控,保持存量清零、动态随清。农村,正在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
2021年8月23日下午,在承德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首站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深入绿意盎然的无边林海,赞誉荒漠变绿洲的精神力量。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河北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加大生态环境修复,持续提升生态系统功能,京津冀生态环境屏障越筑越牢。
撑起环境“生态伞”,打造首都“后花园”。今年以来,张家口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0平方公里,完成营造林83.2万亩,首都“两区”建设深入推进。
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河北压实各级林长责任,大力推行混交造林,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截至8月初,全省今年完成营造林527.3万亩,完成退化草原修复治理13.5万亩,绿色版图不断扩展。
着力解决华北“大漏斗”问题,河北打出“节、引、调、补、蓄、管”组合拳。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浅层超采区地下水位平均埋深21.04米,与上年同期相比回升1.56米。全省深层超采区地下水位平均埋深52.9米,与上年同期相比回升5.67米。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成效逐步显现。
钢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工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的主战场。今年6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全省钢铁企业环保绩效全面创A工作方案》,提出利用3年时间实现钢铁企业全面创A,引领全省工业企业深度减排、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组织相关地市及44家钢铁企业“一厂一策”制定创A方案,发布14项最优技术指南,组建专家组深入钢铁企业一线帮扶指导。截至目前,河北钢铁企业累计15家实现创A,为全国最多,钢铁企业绿色发展水平和行业竞争力显著提升。
铺好绿色发展的底色,才有高质量发展的成色。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河北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坚持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强度“双控”,强力推进钢铁、火电等重点行业节能增效,积极发展风电、光伏、氢能等绿色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迈出了坚实步伐。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新发展阶段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新征程上战鼓催。河北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生态文明之光照耀前行道路,让燕赵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一个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希望无限、活力无限、生机无限。(综合自新华社、中新网、河北日报、长城网)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