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图为吴立喜在菲律宾的黎刹公园,为驻菲大使赵鉴华及菲律宾政要现场表演剪纸。 吴立喜供图
中新网呼伦贝尔11月6日电 题:剪纸巧娘海外“收徒”:手作课堂里飘起中国红
中新网记者 张玮
“千剪不断,万剪相连。”架起手机、连通网络,镜头前的吴立喜一手持小剪刀,一手捏着叠好的红纸,一阵上下翻飞,一幅秋景窗花图灵活显现。
“以前每年我都会出国‘收徒’,疫情发生的这几年里,就只能‘云收徒’啦。”这几天,吴立喜陆续走进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的5个猎民村,给猎民们现场教学的同时,还搭起直播间,为近百名海外学生远程授课。
资料图。图为吴立喜通过教授剪纸技艺,为菲律宾能仁中学高二学生讲述中国传统文化。 吴立喜供图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后,吴立喜将自己的海外剪纸课堂从线下改到线上。每隔一段时间,她就会录制教学视频发给大家,也会利用闲暇时间和学生们“云端”相见,共读这一抹中国红里的传统文化。
20年间,吴立喜用中国传统手作架起中华文化与世界的“侨”梁。至今,她的学生遍布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完全统计有万余人。
中国剪纸艺术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窗花、喜花、枕头花,春节、中秋、婚礼……这项民间手工艺术充实于各种民俗活动中,在中国有着广泛的民众基础。
吴立喜7岁师从姨姥姥,构思、画图、折纸、镌刻、镂刻、刺孔……至今已有40多年剪纸经历。
作为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级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立喜自从嫁到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她的作品便更多了一些狩猎民族--鄂伦春族独特的气质,内容多以花草树木、动物形象及劳动工具为主,像是用一幅幅剪纸画娓娓道来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更新迭代的历程。
2003年,吴立喜在全国剪纸比赛中,受邀为来自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政府官员现场展示剪纸技艺。
资料图。2013年,正值中国新年,吴立喜在菲律宾马尼拉市为菲律宾的华裔学生现场教学剪纸。 吴立喜供图
一颗爱心里面住着一个可爱的福娃,“一分钟完成一幅剪纸作品,我看到他们脸上的表情从费解到惊喜。”
“太神奇了!”这是吴立喜第一次听到外国友人夸赞她的剪纸技艺,那一刻起,“要让世界赞赏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便深深地扎在吴立喜心里。
2003年、2005年和2008年,受黑龙江省侨办邀请,吴立喜共为来自50多个国家的70余名海外华裔青少年现场讲授剪纸课程。
虽然语言不通,只能靠肢体动作来为孩子们现场展示,即使这样,每一个学生都剪出了自己内心的作品,这让吴立喜很意外,“也许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2012年至2018年,吴立喜先后6年作为国务院侨办的外派教师,赴菲律宾从事华文教育工作。
在菲律宾期间,除了参与中国驻菲大使馆的文化宣传工作,吴立喜时不时走进学校、广场、酒店、公园,为当地民众和在菲华人现场教学剪纸技艺。
让吴立喜印象最深的是,她随国务院侨办去看望驻菲律宾外派教师,并将这门技艺教给400多名华文教师及当地英文教师。“他们说,要在课堂上教给学生。”
吴立喜说,在菲律宾教学的那几年里,跟着她学会剪纸的学生近万人。“我的剪纸作品还送给了时任菲律宾总统罗德里戈·罗亚·杜特尔特。”
资料图。吴立喜的剪纸作品受到菲律宾民众的喜爱。 吴立喜供图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吴立喜受福建省侨办、泉州师范学院邀请,通过视频录制和网络教学,为马来西亚的120多名华文教师上剪纸课。
“学生们遇到问题会线上问我,也会给我留言。”每每看到课堂里飘起的一片片中国红,吴立喜都特别自豪,“疫情也许暂时阻挡了我出国授课的脚步,但从不会减少海外学子越来越喜欢中国文化的热情。”
如今的吴立喜除了在线上给海外学生上课,还受到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邀请站上讲台,通过剪纸艺术为学生们讲鄂伦春族的历史和文化;她也会走进北京、广州、上海、黑龙江等地的大街小巷“练摊儿”授课……
在吴立喜看来,无论是在“阳春白雪”的课堂,还是在“下里巴人”的街巷,每一幅剪纸作品都是一段故事,“无论通过什么样的形式,我只想坚持做个联通者,将最美的中国故事讲给世界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