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1月18日电 (记者 张素)当地时间11月1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曼谷会见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这是岸田文雄自去年10月出任日本首相后,习近平与他的首次面对面会晤。双方团队经过磋商,就稳定和发展双边关系达成五点共识。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50年来,双方先后达成四个政治文件和一系列重要共识,奠定了两国关系的政治法律基础。专家认为,中日双方在特殊年份的这次互动和最新共识“对两国关系走向极为重要”。
“没有变也不会变”为中日关系“定调”
中日互为近邻,同为亚洲和世界重要国家。在会见中,习近平指出,两国“拥有很多共同利益和合作空间”,要“从战略高度把握好两国关系大方向,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他强调,“中日关系的重要性没有变,也不会变”,这一表述也在五点共识中得以确认,被写入五点共识的开篇。
受访学者认为,“没有变也不会变”一语相当于为稳定发展两国关系“定调”。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作为全球第二、第三大经济体,又是‘搬不走的邻居’,中日关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也正是基于此,双方更应从战略高度把握好两国关系大方向,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黄大慧对中新社记者说。
四个政治文件被视作中日关系的原点。五点共识再度重申,“共同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原则”。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吕耀东认为,在中日关系遇到一系列困难的当下,不偏离确保两国关系行稳致远的政治基础更为重要。
把握好两国关系大方向,关键还在于涉及历史、台湾等重大原则问题必须重信守诺。一段时间以来,日方在上述问题的频繁小动作严重损害了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
岸田文雄在这次会见时表示,日中作为近邻,互不构成威胁,需要也应该和平共处。他还说,“在台湾问题上,日方在日中联合声明中做出的承诺没有丝毫变化。”
黄大慧分析说,鉴于日本对华政策两面性由来已久,要听其言而观其行,这也是中国领导人在会见中多次对日方说到“信”,如“以信相交”“重信守诺”“增信释疑”的题中之义。
以三个“尽早”推动多个领域加深合作
五点共识的第二至第四点分别提到三个“尽早”:“尽早举行新一轮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尽早举行新一轮中日高级别人文交流磋商机制会议”“尽早开通防务部门海空联络机制直通电话”。学者分析这些部署时说,有的旨在发挥出“稳定器”作用,有的旨在夯实两国民意基础,有的旨在避免误解误判、擦枪走火。
作为中日关系的“压舱石”,两国经贸往来表现强劲。2021年,中日双边贸易总额高达创纪录的3714亿美元,在华生产经营的日资企业超过3万家。今年年初全面生效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更让中日两国首次达成双边关税减让安排。
“日本经济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要想做大经济增长‘蛋糕’,与中国的经贸合作是其重要方面。”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胡令远说,双方不仅要在优势领域推进合作,也可在数字经济、绿色发展、医疗养老等领域深挖潜力。
谈及厚植民意基础,学者格外关注“积极开展青少年交流”。2021年,中国赴日本留学生约11万人,是日本的第一大生源国;中国也是日本学生赴海外留学的主要目的国之一。民调结果显示,日本青少年对中国认知较年长者更为积极。
黄大慧说,着眼未来开展青少年交流,塑造相互客观积极认知,促进民心相通,才能确保中日关系在更长时期里行稳致远。
良性互动将对地区和世界产生积极影响
同为亚洲主要国家,中日高层互动自然吸引了来自地区乃至世界的目光。两位领导人举行会见前夕,不少亚洲国家学者就表示,这有助于缓解两大经济体潜在的“战略不信任”。
“抵制冲突对抗”“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同把亚洲发展好、建设好”“共同肩负维护国际地区和平与繁荣的责任”“加强国际地区事务协调合作”……透过官方发布的会见新闻稿和双方达成的五点共识,不难看出,中日均将稳定发展双边关系置于全球坐标系中,有意为推进地区乃至世界和平发展作出贡献。
吕耀东表示,中日双方在地区事务方面有着共同利益和课题。日方应看清区域一体化的时代潮流,共同反对零和博弈与阵营对抗。唯有从整体大局出发,思考如何为惠及亚洲国家共同利益发挥建设性作用,才能保障本地区的长治久安、繁荣稳定。
黄大慧注意到,日方此次表示“欢迎中国通过自身发展为世界作出积极贡献”,彰显两国在世界舞台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他以推动“一带一路”第三方市场合作、用好RCEP等新的机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为例说,两国都大有可为也应有所作为。(完)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