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世界政治文明贡献中国智慧

华夏经纬网 > 新闻 > 大陆新闻 > 时事要闻      2023-03-02 07:52:10

民主是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民主的历史实践中,民主是多样的、具体的、发展的。中国共产党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道路。这条道路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吸收借鉴了人类政治文明成果,符合人类政治发展规律,在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

当今世界,“东升西降”大趋势不可逆转。“西方之乱”愈演愈烈,而“中国之治”正稳步向前。面对西式民主异化变质以及西方社会撕裂等现象,中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中国之治,走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凸显自主性和内生性,孕育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独立探索的百年民主新路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进行了不懈探索和奋斗。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命运,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回顾一百多年来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断完善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探索建立中国式人民民主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深刻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新变化,积极回应人民对民主的新要求新期盼,深刻吸取古今中外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全面总结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团结带领人民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的民主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追求民主、发展民主、实现民主的伟大创造,是党不断推进中国民主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的经验结晶。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是团结带领人民探索、形成、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奋斗史。全过程人民民主,是近代以来党团结带领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坚持党的本质属性、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充分彰显人民主体地位,使人民意志得到更好体现、人民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

全过程人民民主凸显人民性和本质性,建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

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本质内核。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以人民为中心是对全过程人民民主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

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是体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民主观的生动体现,也是发展民主的基本遵循。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政治建设和发展民主的全过程,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民主真不真,根基在人民。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全过程人民民主本质上体现的是人民之治,对民主制度的评价也应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为标准。中国共产党始终将群众路线视作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发展民主坚持以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为指针。

民主好不好,民生最重要。中国民主的人民属性不是虚的、空的,是实实在在的,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在中国老百姓心中,促进民生就是民主,发展民权就是民主,守护民心就是民主,疏解民忧就是民主,倾听民意就是民主,汇聚民智就是民主。简而言之,中国发展民主就是为民、惠民、安民。

天地之大,黎元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把14亿多中国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发展人民民主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政治建设和发展民主的全过程。必须在党的领导下保障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

全过程人民民主凸显团结性和共识性,能够凝聚起全社会昂扬向上、团结奋斗的雄伟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有两种重要实现形式,即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两种民主形式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发挥制度优势的重要因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只有投票的权利而没有广泛参与的权利,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这样的民主是形式主义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是仅仅行使间歇性投票权的狭义和狭隘的民主,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旨在保障和实现人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广泛权利的真实的民主。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谛。在中国,重大决策往往经过民意征集、民主酝酿,广泛听取意见,通过科学论证、民主决策产生。各层级意见建议尤其是基层民意,经过听证、函询、座谈、网络问政等多种方式被广泛纳入决策程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为更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将“坚持全过程民主”写入法律,为更好地践行全过程民主提供了更坚实的制度保障。这将进一步推动从制度和实际运行上保证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始终同人民保持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人民代表大会坚持贯彻全过程民主,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民意表达、采集、整合以及吸纳功能,有利于实现民主的全过程与民主高质量、治理高效能的统一。

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通过完善协商民主体系,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健全各种制度化协商平台,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设,提高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水平,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鼓励协商形式的探索创新,形成了提案、会议、座谈、论证、听证、公示、评估、咨询、网络、民意调查等多种途径、渠道和形式。人民群众就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以及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广泛协商,致力于寻找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共识。“有事好商量”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深深嵌入中国民主政治全过程,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展了民主渠道,深化了民主内涵,为凝聚最大政治共识和全社会智慧提供了制度保证。

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反映民情、倾听民意、汇聚民智的“直通车”。自2015年设立第一批基层立法联系点以来,截至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设立了32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各基层立法联系点共对150余部法律草案等提出意见建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法律草案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越来越常态化、制度化,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对关切的法律问题发表意见、表达诉求,许多重要意见得到采纳。

全过程人民民主凸显全面性和真实性,体现为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

民主价值和理念要转化为科学有效的制度安排,转化为具体现实的民主实践,需要注重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统一,找到正确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保证了民主是广泛、真实、有效的。

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是周期性、间歇性的简单投票式民主,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旨在保障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人民民主以全过程的程序和形式,保证人民意愿的广泛性和真实性,体现人民利益的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一系列法律和制度安排,真正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个环节彼此贯通起来,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重视民主形式和民主效能相互统一的高质量民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通过将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这两种重要民主形式更好地结合起来,构建起覆盖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14亿多人民、56个民族的社会主义民主体系,实现了最广大人民的广泛持续参与。

全过程人民民主凸显发展性和效能性,着眼于解决问题、促进发展、改善民生

实现民主政治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不能拘泥于刻板的模式。不同的国家国情不同,民主发展往往是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世界历史经验表明,应辩证地认识民主,坚持科学的民主评价标准。马克思主义认为,必须坚持全面、辩证的民主观。民主的发展要有一定的“度”,要掌握好一定的“火候”,一定要为生产建设服务,民主的发展超过了限度,则会走向反面。民主与政治的发展,要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要坚持系统观念,实现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有机统一。如何有效平衡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各个国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难题。中国人口基数大、发展起步晚、现实国情复杂,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面临的困难更多。在事关中国前进方向和人民福祉的根本问题上,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凝聚社会各界共识,团结社会各方力量,保持了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张力,既通过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又通过发展推动社会改革和稳定,有效处理了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

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全过程人民民主,始终围绕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回应人民群众诉求和期盼,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高质量的民主效能充分释放。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

全过程人民民主凸显体系性和创新性,丰富了人类政治文明百花园

中国的民主是人民民主,中国之治是人民之治。全过程人民民主始终将人民摆在首要位置,为人类民主事业发展提供了新价值、新理念、新智慧。坚持正确的民主观,践行全新的民主理念,形成了全新的民主体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一种全新的民主政治形态。

民主是发展的、具体的、多样的,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能垄断民主话语,将其鼓吹成“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或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价值。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百年来党带领人民追求民主、探索民主、实现民主的巨大成就,是党百年奋斗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体现了中国独具优势的国家治理能力,突破了西式民主既往的发展模式和逻辑框架,为世界民主政治发展贡献了中国理念、中国价值、中国方案,提振了发展中国家自主发展的信心,拓展了广大非西方世界国家的政治发展道路。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自主型、内生型民主,是团结型、共识型民主;是从人民的实际需求出发、尊重人民现实需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期待的好民主;是以发展为导向的、形式多样、成果有效的优质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也体现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丰富和发展人类政治文明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人类文明是清一色,还是满园春?中华文明主张“和合共生”“和而不同”,一贯倡导亲仁善邻、协和万邦。中国人民绝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始终致力为国际关系民主化创造条件。中国人对美好世界的追求,始终饱含对推动世界和平、人类进步的真诚愿望。中国将继续坚持坚定维护多边主义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伸张公平正义。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中国主张各国应摒弃傲慢和偏见,在民主议题上不应将其“工具化”“武器化”,而应平等相待、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改善全球治理体系,促进世界人民福祉。

世界将朝着全球化、多极化方向发展,多元文明将竞相绽放。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人们已经看到,以中国之治美丽风景为标志的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正呼之欲出,人类政治文明的百花园必将随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而更加五彩斑斓、多姿多彩。

(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张树华 杨抗抗 分别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主义民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责任编辑:侯哲
热门评论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