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锡林郭勒4月14日电 (奥蓝)“从最初的资金投入、物资捐赠,到后来的干部援助、人才培养,再到如今的深度协作、互利共赢,京蒙协作实现了农牧区重建、人才重造、产业重塑,随着模式进一步升级、领域进一步扩大,农牧民也从中受益、幸福指数攀升。”14日,锡林郭勒盟副盟长杨立的一番话,为中新网记者描绘出了京蒙协作6年来的勃勃生机。
锡林郭勒盟是内蒙古主要的天然草场之一,这里地广人稀,近90%面积被草原覆盖,超1/4人口居住在农村牧区。
如果细数当地农牧区近年来的变化,“京蒙协作”一定是高频词。
自2018年签订《全面深化京蒙扶贫协作三年行动框架协议》以来,在一批批“北京来客”的推动和协作下,锡林郭勒盟累计实施京蒙协作项目430个,累计惠及脱贫群众9.29万人次,特色产业发展、医疗教育水平、农牧民就业等方面变化显著。
据锡林郭勒盟乡村振兴局提供材料显示,2020年,当地3个国贫旗、5个区贫旗县、228个贫困嘎查村、5.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摘帽脱贫。据统计,京蒙帮扶的134个嘎查,目前集体经济收入均超20万元,1/3超40万元。
改变是从一次次沟通和一份份帮扶协议开始的。
2018年以来,京蒙结对区旗每年都签订帮扶协议。目前,北京街镇结对帮扶锡林郭勒盟苏木乡镇14个,北京强村(社区)、企业、社会组织累计结对帮扶锡林郭勒盟贫困村106个。
(资料图)图为太仆寺旗引进昌平区草莓种苗和种植技术,建立草莓种苗繁育实验基地。 锡林郭勒盟乡村振兴局 供图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锡林郭勒盟是内蒙古乃至我国重要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如何发挥地域资源优势带动乡村振兴是“北京来客”的重要任务之一。2018年以来,在京蒙协作的桥梁纽带作用下,26家在京农畜企业走进锡林郭勒开展共建,打造正镶白旗京蒙现代农业产业园、太仆寺旗草莓产业园等4个产业园,大兴西瓜、昌平草莓等农畜产品相继落户锡林郭勒;21家工业企业落地锡林郭勒,聚焦煤炭、新能源开发等领域,带来重大项目70个,投资超800亿。
如今,太仆寺旗大圪洞村已是当地有名的乡村振兴示范村。这些年来,这里引入北京规划团队,建设马铃薯种薯育种大棚、蔬菜储存基地等项目,同时建设美化、绿化、亮化工程。
苏尼特右旗“光伏+储能+综合治沙+养殖”项目的成功并网发电,也离不开“北京来客”。作为北京经济开发区与苏尼特右旗东西部协作的第一个重大项目,项目自2022年底正式发电至2023年3月,累计发电量达6900万度。
“实现了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苏尼特右旗旗长王占奇此前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当地会以此为机,全力推动新能源全产业链集群式发展,争做全盟微电网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先行者和实践者。
乡村振兴的评价指标中,宜居从来都是关键词。2018年以来,依托京蒙协作,锡林郭勒盟实施了安全饮水、村道路、基层卫生室等改善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项目。2022年,苏尼特右旗还引入“(北京)亦庄模式”,实现了当地政务服务中心硬环境和软服务的全新改善,综窗受理等流程机制得到整体提升。
医疗和教育一直都是基层治理的难点和痛点。据统计,6年来,北京派出医疗“大咖”组团帮扶,建立了专家组团送诊指导、薄弱学科共建、疑难杂症远程诊疗等长效机制,同时也协调近百名医护工作者赴京“取经”,结对帮助3个原国贫旗修缮、建设苏木乡镇、嘎查村卫生室102所;选派210名优秀骨干教师支教,签订手拉手结对帮扶共建协议,协调350人次教职工赴京跟岗学习,结对帮扶学校22所。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北京昌平区沙河中心小学英语教师张春明连续4年在太仆寺旗第三小学支教,还开办“张春明英语工作坊”,32万字的支教日志已在当地成为佳话。
2023年,锡林郭勒盟乡村振兴依旧离不开京蒙协作,“绿电进京”、建立特色农畜产品网络销售专区、公共文化数字资源互联互通等协作项目已提上日程。
“进一步深化两地务实合作,在人才培养、农畜产品加工输送、文创打造等多方面,持续将北京资源、先进理念带到草原,让京蒙协作成效更多、更宽、更广惠及人民群众。”杨立表示,“希望今后,能够继续对草原倾注热情。”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