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乡村振兴丨长江村里话振兴:一棵蔬菜种出乡村新图景

华夏经纬网 > 新闻 > 大陆新闻 > 时事要闻      2023-07-25 09:00:13

新华社武汉7月24日电 题:长江村里话振兴:一棵蔬菜种出乡村新图景

新华社记者熊翔鹤、李劲峰

“这个大棚里的毛白菜刚刚发芽,再过20几天,就能上市送到市民餐桌上。”在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道长江村,武汉紫金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彭传红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用手机操控打开大棚浇水系统,数秒钟后,细密的水雾喷洒在了嫩芽上。

从过去的人工劳作,到如今的智能化控制,一棵菜,在长江村里种出了新变化。

长江村位于长江之滨,距离赤矶渡口仅500米。这里地处要塞,土壤肥沃,村民们过去长期靠打鱼、种棉花、种水稻为生。

“因为打鱼种田都赚不到什么钱,上个世纪末很多人选择外出打工或进工厂工作,留下大片的土地荒芜、无人耕作。”长江村村支书陈定发说,2003年村集体流转了400亩土地,以种植露天蔬菜为主。然而,由于技术设备有限,产量不稳定,市场竞争力弱,年年亏损。

转机发生在2013年。“我们修建了50亩蔬菜大棚,之前露天一年只能种两季,而大棚里一年能种六七茬蔬菜,产量高了,还能反季节出售。”提起当年的探索,陈定发难掩兴奋地说,“一亩地投资7000元,当年就赚了两万元,起到了很大的示范带动作用,村民们纷纷加入,现在村里大棚蔬菜核心种植面积达2400亩。”

武汉市江夏区长江村里的蔬菜大棚。新华社记者方亚东 摄

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快生菜种植渐成规模,长江村很快成了武汉市的重要“菜篮子”之一。“但想要更进一步发展,却感到吃力。”陈定发解释说,村里一直采用传统简易的蔬菜大棚种植方式,且缺乏专业的分拣中心、物流交易中心等产业配套设施。

乡村振兴需要聚集各方资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武汉市近年来开展“国企联村”行动,武汉城市发展集团与江夏区金口街道包括长江村在内的6个村庄结对,投资新建了湖北金口农贸蔬菜物流交易中心。

“交易中心配套建起最多能储存300吨蔬菜的冷库,保障每天有接近80吨蔬菜从这里输出。”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王青龙说。

在武汉市江夏区长江村,新建分拣厂房里的工人们正在工作。新华社记者方亚东 摄

时值正午,屋外烈日当空,屋内一片凉爽。在恒温26摄氏度的分拣厂房中,工人们正修剪、挑选、打包,一盒盒包装精致的青椒、土豆等被送进物流箱,等待发货。

“国企进入后,为我们开拓了新的销售渠道。蔬菜不仅销往武汉白沙洲等农贸市场,精品菜还能发往盒马、中百仓储等超市,提高产品附加值。”陈定发说,他们还聘请了专业团队开通电商账号进行品牌化运营,客户可以通过线上预订蔬菜。

种植、采摘、分拣、运输……蔬菜产业的各个环节被打通,形成“市场+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吸纳了不少村民就业。“在分拣中心工作,不用风吹日晒,每天能赚两三百元补贴家用。”61岁村民樊有志说。

村民王作东流转了20多亩土地建起蔬菜大棚,从竹木棚换成钢架棚后,抗风能力大大提高,收入也明显增加。春节结束后已有了约10万元的毛收益,农闲时他还会去交易中心当搬运工,每年能赚一两万元。

从一棵蔬菜出发,“国企联村”还拿出专项资金30万元用于美丽村湾建设、安全护栏修缮等,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推动产业升级,一幅以蔬菜旅游为主题的乡村新图景正在绘就。从2013年到2022年,长江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从6800元上升至3.2万元。

在未来的规划中,游客们可以在长江村采摘、观荷、捉虾、挖藕,特色民宿可供住宿,长江沿线绿道可供游玩,全年无休的农事体验活动将成为长江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投资的10亩高标准大棚也将于今年10月建成,期待智能恒温的大棚让我们的蔬菜产业更具竞争力。”陈定发说。

文章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姚思寒
热门评论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