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解放战争中的4个“八一”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军史钩沉      2023-08-03 16:22:16

  解放战争中的4个“八一”

  ■陈建州  

位于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宣化店镇的中原突围纪念馆。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在紧张激烈的战火硝烟中度过了4个“八一”。巧合的是,4个“八一”前后的重要历史事件,皆与战场转折息息相关,见证了我军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再到战略追击的重要节点。

  中原突围:

  揭开解放战争序幕

  1946年的8月1日前后,记录了国民党军内战肇始的疯狂。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先后签订了“停战协议”和《汉口协定》。然而,国民党自恃军事上占有绝对优势,以和平谈判为掩护完成攻击准备,于1946年6月26日,以郑州“绥靖”公署10个整编师,约30余万人的兵力,首先对中原军区部队发起大规模进攻。解放区军民奋起抗击,由此揭开解放战争的序幕。

  中原军区遵照中共中央军委指示,为保存力量,争取主动,以鄂东军区部队就地坚持斗争;以第1纵队第1旅伪装主力,向津浦铁路以东转移,吸引牵制敌人;主力分左右两路,于26日开始由宣化店等地向西突围,实施战略转移。

  右路突围部队1.5万余人,于29日晚越过平汉铁路,于7月下旬进入陕南,同陕南游击队会合,创建游击根据地。其中第359旅继续北进,回到陕甘宁解放区。

  左路突围部队1万余人,于7月1日越过平汉路,冲破国民党军堵截,于8月初进至鄂西北地区并创建游击根据地,于8月27日成立鄂西北军区。

  掩护主力突围的第1纵队第1旅,跋涉千余里,挫败国民党军多次追击和拦截,进入苏皖解放区。

  中原突围的胜利,不仅保存了中原军区部队主力,还牵制了大量国民党军,从战略上有力地策应了其他解放区部队的作战。

  千里跃进大别山:

  揭开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1947年的8月1日前后,见证了解放军发起战略反攻的转折。经过一年的解放战争,至1947年6月,我军取得了歼灭国民党军110余万人的重大胜利,不仅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基本挫败敌对山东、陕北的重点进攻,还开始在各战场上酝酿战略性反攻,使战局发生有利于我的重大变化。

  1947年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揭开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7月23日,毛泽东致电刘伯承、邓小平:“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占领大别山为中心的数十县,肃清民团,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吸引敌人向我进攻打运动战。”29日,毛泽东以3个“A”字绝密电报再次致电,强调“现陕北情况甚为困难”。当时,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部队刚历经近1个月的连续作战,伤亡较重,亟须休整。

  感受到形势的严峻及中共中央寄予的厚望,刘、邓立即复电中央:“完全服从中央决定。”

  8月7日,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部队12万大军,分左、中、右三路,从鲁西南的巨野、郓城地区出发,开始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征程。经过21天急行军,刘邓大军击破国民党军20余个旅的围追堵截,先后越过陇海路,涉过黄泛区,跨过沙河、涡河、汝河、淮河等天然屏障,胜利挺进大别山,随后迅速完成战略展开。

  继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陈毅、粟裕率华东野战军主力挺进豫皖苏边区,陈赓、谢富治兵团挺进豫西。

  三路大军互相策应,在江淮河汉广大地区形成“品”字形战略态势,周围调动牵制国民党军南线160余个旅中约90个旅,有力地配合全国各战场转入进攻,实现了党中央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的战略计划,把战线由黄河南北推进到长江北岸,使中原地区变成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的前进基地。

  敌我力量对比大逆转:

  国民党失败成定局

  1948年的8月1日前后,敲响了国民党军事失败无可挽回的丧钟。此时,解放战争进行到第3年,国民党军已损失兵力264万人。到1948年6月底,其总兵力只有365万人左右(其中正规军198万人),能部署在一线的正规军仅有 249个旅(师)共174万人。而解放军总兵力由战争初期的127万人,发展到近280万人。

  在此消彼长的战略颓势面前,国民党当局于1948年8月初召开南京军事检讨会议。会议弥漫着失败主义的情绪和对国民党统帅部的强烈不满。

  蒋介石在讲话中,把两年来军事失败的责任,归咎于前线将领指挥无能、贪生怕死、军阀习气严重等。这在与会将领中引起很大反感。白崇禧等地方实力派把失败归因于国民党军最高统帅部的一手包办、胡乱指挥。前线的国民党军将领则在发言时申诉困难,不断索要武器、兵员、军粮。最终,一场本该严肃的军事检讨会议,不但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反而变成了相互攻击、推卸责任的闹剧,成为预示国民党军事失败的先兆。

  恰在此时,毛泽东在8月1日致电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邀请他们来解放区协商召开新政协事宜。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及无党派民主人士积极行动起来。大家团结一致,共商国是。此举巩固和扩大了统一战线,确保了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前进方向,为建立新中国奠定基础。

  1个月后,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发起辽沈战役,歼灭国民党军47.2万人,加速全国解放进程。战役结束后,解放军首次在兵力数量方面超越国民党军队。

  陇东追击战:

  拉开解放大西北序幕

  1949年的8月1日前后,铭记了人民军队战略追击、拉开解放大西北序幕的辉煌历史。此前,我军进行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及其他战役,共消灭国民党军200余万人,使国民党的统治陷于崩溃。国民党残余兵力除白崇禧、马步芳等地方派系部队外,其新建、重建部队大多军心涣散,对我军的进攻已难以组织有效防御。

  1949年7月扶郿战役后,青海马步芳、宁夏马鸿逵为阻止我军西进甘肃、宁夏,制订了平凉决战计划。第1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决心以第18兵团主力于西安至宝鸡一线牵制胡宗南集团,以第1、第2、第19兵团及第18兵团所属第62军分路向泾川、平凉地区进攻,聚歼“二马”集团主力。

  7月21日至24日,第1野战军第1、第2、第19兵团先后由乾县、凤翔、宝鸡等地分路挺进,先后占领彬县、灵台、长武、陇县。面对我军攻势,青宁“二马”为保存实力,索性放弃平凉决战计划向后撤退。彭德怀立即调整作战方案,改一举歼灭“二马”主力为各个击破。

  28日,第1兵团于固关镇地区歼马步芳部骑兵第14旅及第248师骑兵团大部。8月1日,第19兵团在固原东南任山河地区击溃马鸿逵部的抵抗,歼其第11军5个团5000余人。至11日,各兵团在20余天的追击战中,共歼灭国民党军1.1万余人,缴获骡马3200余匹,胜利结束陇东追击战。

  此战,我军因敌军快速撤退而未能形成合围、歼其主力,但各部队进展迅速,在任山河和固关两地歼“二马”主力一部,迫使宁马主力退守银川,形成进军兰州和宁夏、分割歼灭青宁“二马”的有利态势。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