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汕头9月2日电 题:近八百年历史的潮州大吴泥塑焕新彩
中新社记者 李怡青
“一开始只是好奇,体验制作过程后,觉得这个传统技艺很有趣,很好玩。”2日在广东汕头小公园潮汕文艺人才一条街,10岁男孩林焕哲开心地对亲手制作的大吴泥塑作品“土叽咕”吹气,清脆的哨声随之响起。
潮州大吴泥塑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距今已有780多年历史,与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并称为中国三大泥塑。
大吴泥塑作品多以戏剧故事人物组合、人物头像为主,也有花鸟鱼虫等动植物造型,以及可吹奏的“土叽咕”工艺品。
大吴泥塑非遗传承人吴克煌2日介绍,大吴泥塑制作过程采用雕、塑、捏、贴、刻、印、彩等技法,其中最大艺术特点为“贴塑”。如塑戏剧人物,要先塑制主身姿态,再根据人物角色特点,单独塑其衣袍、帽子、手掌等等,再将这些贴上主身,整体上看具有较高的观赏性。
与许多非遗技艺一样,目前大吴泥塑的传承人才也同样面临青黄不接的困境。吴克煌称,希望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到这项古老技艺的保护工作当中。
为了让古老的大吴泥塑更贴近时代潮流,吴克煌通过创新,把大吴泥塑做成文创产品,如:潮剧Q版人物、冰箱贴、盲盒、储钱罐、环保袋、小摆件等等,每个价格从15元至80元人民币不等,受到年轻人青睐。
2018年,吴克煌与妻子潘幼芬创建了大吴泥塑博物馆。一楼为泥塑作品展览区与礼品区,展览着四百多件大吴泥塑精品;二楼为泥塑制作体验区,让更多的人可亲身体验制作泥塑的乐趣,感受这项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为大吴泥塑非遗传承人的潘幼芬说,“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大吴泥塑,博物馆开发更多具有原创性和大吴泥塑特色的研学课程,并通过特色教育活动、泥塑课堂进校园等形式,深化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中的功能。”
移居澳大利亚30多年的陈炳钦在汕头小公园潮汕文艺人才一条街购买大吴泥塑产品。他说,“我们这一代人提起大吴泥塑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小时候看的这些生动的形象深深印在记忆里,没想到现在大吴泥塑能跟随时代的脚步做出这么多新品。”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不少大吴泥塑从业者开始尝试通过短视频、直播平台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大吴泥塑,收获新粉丝。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