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拉萨9月15日电 (拉巴卓玛)古籍是文明的见证者,能“传千年之经义,燃万古之明灯”。15日,《贤者喜宴——西藏博物馆馆藏古籍保护展》正式开展。
此次展览共分为文献收藏、文献保护、文献阐释三个部分,展出贝叶金刚甘露注、桦树皮梵文般若经、诗镜等20余部珍贵古籍文献,及20余套经夹板、包经布等装具。
据了解,西藏博物馆于1999年10月5日正式开放,馆藏文物数量庞大、特色鲜明,其中古籍文献是一大特色类别。2013年,西藏博物馆被列入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馆藏古籍数量众多、内涵丰富、弥足珍贵,其中吐蕃《旁唐目录》为代表的35部馆藏文献被列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由于西藏是全国古籍文献藏量最多的省份之一,古籍保护工作繁重,任务艰巨。近年来,西藏自治区着力推进古籍文献普查、保护工作,现已完成1160余家收藏单位和个人所藏1.9万余函古籍文献的普查登记工作。
“参观西藏博物馆,尤其是今天新开展的古籍保护展,能够见证西藏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近距离观摩珍贵的文献,感到非常激动。”来自成都的游客张云凤如是说。
西藏博物馆工作人员次央表示,《贤者喜宴——西藏博物馆馆藏古籍保护展》通过传统文物展陈方式和现代化科技展示手段,进行立体重构和生动再现,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让古籍“活起来”的目标,推进了西藏文物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据介绍,举办此次以馆藏古籍文献为基础的展览,是向社会全面共享文化资源的新姿态,为西藏古籍收藏单位,尤其是边疆地区的文物保护单位、寺院等搭建保护、展示、阐释的平台,进而促进文化资源的社会共享,活化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