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两岸书香滋养青年成长

华夏经纬网 > 两岸 > 两岸交流      2023-10-27 09:23:25

  10月25日,“真青春·活出彩·书香为伴·梦想启航”活动暨“温暖的BaoBao·两岸·青年书店”揭牌仪式在北京举办,这也是系列活动“識·光”两岸青年阅享会的开篇。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剑摄

  你的成长之路,有没有被一本书深深影响过?你心目中理想的书店是什么模样?

  一家美好的书店能戳中当下年轻人的关键,一方面是需要涵容丰富的书目,让每个有求知欲的爱书人得以安放内心;另一方面,书店必须是一个文化交流的窗口,以书为媒,让本不相识的青年人相互联结,激荡思想,彼此看见和理解。

  最近,在北京前门闹中取静之处,“真青春·活出彩·书香为伴·梦想启航”活动暨“温暖的BaoBao·两岸·青年书店”揭牌仪式举办,这也是系列活动“識·光”两岸青年阅享会的开篇。两岸著名作家和多名奋发向上的青年一起,畅谈阅读之于个体成长、促进两岸交流的感想。

  “温暖的BaoBao·两岸·青年书店”将成为一个动人的精神载体,让爱书人找到踏实的归宿感,并与天南海北的年轻面孔相遇,碰出思想的火花。

  两岸书香滋养青年成长,好书做伴青春一路追光。

  阅读能塑造自我,照见自己,照亮未来

  一个青年,能透过阅读寻找到怎样的生命光亮?

  39岁的台湾青年李建勋分享,他从小在父亲的教导下读古典文学、名家著作,那时候尚不明确阅读的意义,长大后他才深刻意识到:“原来这些几千年前古人留下来的诗词文化,历久不衰,不是没有道理的。原来父亲在我年幼之时,就将从小爷爷教育他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植’入我的血液。”

  父亲去世后,李建勋感觉自己“瞬间长大了”,也觉醒了。他把过去所读的书籍内容,内化成了行动力。是书籍,给了他改变的力量。

  90后台湾青年张玮珊,分享了自己在书中意外寻找到祖国、转变身份认同进而确立人生志向的经历。

  张玮珊说,“透过这一代代中国仁人志士的精神与思想面貌,我逐渐了解到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应当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为天下大同共存共荣的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责任与使命”。

  读书能塑造和改变自我,亦能传递爱心,照亮和温暖人世间的其他人。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管理系2020级本科生张曦月,分享了史铁生先生的《我与地坛》。张曦月说:“或许是在那堂语文课后,又或许是在这本书上的落灰被我再次擦拭干净以后,我便认为人这一生,一定是要为了什么而活的。”

  2022年10月21日,张曦月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成功分离采集出含有造血干细胞的200毫升悬液,造血干细胞于当天下午被送往郑州,输入患者体内。

  在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四渡河村,90后驻村第一书记王天宇和同事们一起创办了一个青年书吧。书吧是开放的,村里的小朋友、游客等都可以来这里看书。除书吧外,村里每周还会组织一场读书活动,分享图书内容,相互交流学习,营造良好阅读氛围。

  去年9月18日,北京首个“童心港湾”在四渡河村正式揭牌,村里的孩子从此有了艺术教室。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学专业2020级本科生陈凯迪认为,我们不仅要读文字的小书,更要读生活、读人生的大书。“如果说文字的小书告诉我们那些情感、那些思想曾经存在,那么人生的大书则能帮助我们解除个人与书本间的屏障,让我们能够在代代相承的文化厚土上去照见自己,照亮未来。”

  在读书中确立人生志向,阅读拉近两岸距离

  “温暖的BaoBao·两岸·青年书店”既有年轻读者们喜爱的大陆作家、学者著作,还有许多关于宝岛台湾的书籍。阅读,能有效拉近两岸同胞的思想距离。

  此次作为特邀嘉宾出席活动的蓝博洲,是来自台湾的知名作家。李建勋在小时候便读过他的《幌马车之歌》,张玮珊还借用了蓝博洲的著作《寻找祖国三千里》作为她本次演讲的标题。

  蓝博洲坦言,他在高一休学时,整天与几个准备重考高中的同学在街头无所事事,“就在预知即将沦落不可抗拒的脱轨生活”的某天,在家无意发现一本名为《北极风情画》的书,很快便读了进去。“我本以为这是本介绍旅游风光的书,没想到是本爱情小说。但它讲述的不只是爱情,还有一点生活哲学”。蓝博洲被故事吸引,阅读之路从此开启,离开街头,转往书店和图书馆找书看。

  蓝博洲回忆,那个时候由于青春少年莫名的叛逆,不论是父母还是他本人,都对自己不满意,看书,帮助他安静下来思考生活遇到的问题与生命的意义。

  蓝博洲说,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当属鲁迅的作品。在他看来,鲁迅作品中的很多观点到了今天依然适用。

  大学时,同学借给蓝博洲一本鲁迅的《呐喊》,并限定第二天早上8点返还。蓝博洲花了一晚上的时间手抄。这也是他与鲁迅的初次相遇。“这和我以前阅读的很多作品不一样,像阿Q不只讽刺一个小人物的愚昧,其实是对封建中国国民性的批判。”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李青松说,他很喜欢阅读台湾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在上大学的那段时间。他说当时自己不但读过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稻草人手记》,琼瑶的《烟雨濛濛》《我是一片云》等,还喜欢听由席慕蓉作词的歌《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在李青松看来,台湾的文学作品特别清新自然,较为“柔软”“生活化”。

  两岸的文学交流,形成了让年轻一代人相互了解的纽带。

  95后台湾青年沈宏叡在分享中说,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台湾青年,他在20岁前从来没有来过大陆,但酷爱看历史书籍,尤其阅读了很多近代史相关的书籍,了解到国家近代百年国破家亡的“屈辱史”与“血泪史”,深刻感受到大时代下台湾同胞被硬生生与祖国割裂的创伤。

  20岁那年,沈宏叡终于第一次来到大陆,去中国人民大学当交换生,还有机会参与去大凉山的调研活动。这些读书、调研经历让他亲眼看到祖国大陆日新月异的现代化进程。

  “我自己是从成长阶段借由读书建立正确的国家认同,又透过阅读走入祖国大地,祖国非常之大,我们台湾青年了解得太少,读书加实践可以让我们好好补补课,深化两岸的交流”。

  张玮珊阅读了蓝博洲的著作《寻找祖国三千里》,时常感觉到她过去十年来思索的道路,也是一条寻找祖国之路。“这条路很漫长,遭遇到了很多不理解与批判,但是我总会想起台湾岛上日据时代下一代代舍生忘死的中国人。没有完整的国家,就没有幸福的个人;没有强大的中国,就没有安定的台湾”。

  张玮珊说:“为了捍卫历史的正义与岛上中国人的尊严,为了两岸人民的长远福祉与长治久安,我想推动两岸和平统一,将是我们这一代台湾青年应该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两岸文学影响深远,书店是两岸交流的新窗口

  活动的主持人之一吕思墨,是青年演讲节目《与世界说》总制片人。

  “我觉得在两岸青年的文化交流当中,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书结缘的青年非常多。”吕思墨认为,这次书店的启幕,为青年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

  吕思墨小时候就很喜欢台湾作家席慕蓉的作品,读她的诗歌时,感到自己与作家之间“是通过文字的方式进行了一种文化上的沟通和交流”,温暖且有力量的文字能影响更多年轻人。吕思墨期待书店能多多推荐好书,举办一系列线下和线上的交流活动,包括读书分享会。

  “青年可以利用好新媒体这些更多元的社交平台交流,把自己对于书的感悟和从书中汲取的力量一起传递下来。我觉得这样的交流可以更多元、更丰富。”

  张玮珊表示,书店同时有大陆和台湾的书,她期待将来台湾也有一个类似书店。

  “文以载道,书中承载着很多精神思想,可以进一步开拓两岸青年视野,进行思想上的交流。现在旅游上的交流还是比较表层的,书可以给精神或者思想带来更多的改变。”张玮珊说。

  关于两岸之间的文学交流,在蓝博洲看来,虽然活动很多,但多数谈不上真正的交流。“很多交流没有触及到两岸长期分隔而形成的发展与认知差异,两岸文人没有不设防地进入真心的交流,从而起到促进民族团结的融冰作用”。

  李青松认为,大陆和台湾之间的文学交流很有必要,但是目前还不够多。“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如果他们熟悉起来,交流增多,有利于促进两岸的和平统一”。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 见习记者 李丹萍 余冰玥 王喆

  来源:中国青年报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