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黄崖洞兵工厂:太行深处砺兵戈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军史钩沉      2023-11-16 11:28:25

  太行深处砺兵戈

  ——黄崖洞兵工厂

  ■原浩良  

黄崖洞兵工厂工人生产复原场景图。

  巍巍太行山丛中,有座异峰突起、直插云霄的黄崖山;黄崖山中,有个沟壑纵横、断壁如削的黄崖洞。抗战时期,八路军在敌后根据地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兵工厂——黄崖洞兵工厂就坐落于此,是八路军在华北前线抗击日本侵略军的重要军事基地。

  潜至深山,艰难创建。1938年9月,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韩庄村成立了总部修械所,组织修理我军在战斗中损坏的武器和缴获的枪械,同时兼造地雷、手榴弹等。初期总部修械所虽然能生产一些步枪,但产量有限、威力不足,无法满足战争的需要。1939年夏,为扩大总部修械所的造枪规模,同时避免敌人的破坏,军工部遵照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和副参谋长左权的指示,将韩庄村总部修械所迁至地形隐蔽的黄崖洞,开始建设我军的大型兵工厂。

  黄崖洞兵工厂的建设非常艰难。从韩庄村到黄崖洞有一百多里,沿途冈峦起伏、沟壑纵横,不是羊肠小道就是河沟和沙石滩。大量设备器材全靠人抬肩扛,加之阴雨连绵40余天,山洪暴发,更难通行。为了不影响建设速度,全体人员顶风冒雨,一边填沟修路,一边抢运机器。大型设备不易搬动,就化整为零,锅炉拆成10多片,一片一片地搬到黄崖洞,然后再铆起来重新安装。

  土建工程更为艰苦。黄崖洞当地没有砖瓦、木料,工程师就带领民工开山凿石,打石造房。不到半年,工房、宿舍、办公室相继建成,沿着山谷分布在大约2平方公里的厂区内。工厂共有各种机器设备40余部,包括当时特别难得的动力设备三节锅炉1台和25马力蒸汽机2台;切削机床有车、刨、钻、冲等20余部;还有10千瓦直流发电机1台,能供部分照明。机加工房使用蒸汽作动力,采用无轴皮带传动。在抗日战争初期,拥有这种规模和设备,可以说是一座相当可观的现代工厂。

  自制枪炮,保障作战。1939年底,黄崖洞兵工厂建成投产,被命名为“八路军总部军工部一所”,代号是“八路军总部流动工作团”。黄崖洞兵工厂初创时期,是八路军的步枪制造厂。1939年7月至1940年7月,黄崖洞兵工厂仍沿用在韩庄村的制造方法,继续生产经过改进的7.9毫米步枪。1940年8月,刘鼎任八路军军工部部长后,提出要根据山地游击战的特点研制一款新的步枪,同时这种枪能在根据地工厂进行制式化生产。1940年,黄崖洞兵工厂研制出八一式马步枪。该枪射击精度较高,刺刀锋利,枪体轻巧、坚固、外形美观,一举解决了步枪自制和规格统一问题。到1940年底,八一式马步枪的工艺水平基本实现了标准化。1940年至1941年,是黄崖洞兵工厂步枪生产数量最多的时期,共生产步枪4100余支,其中3000余支都是八一式马步枪。

  1940年秋,根据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要求,黄崖洞兵工厂开始仿制日式五〇炮。该炮结构简单,携带方便,使用灵活,适于山地作战。然而,在太行山上制造它必须解决两个难题,一是钢材,二是加工条件,特别是炮筒和炮弹壳的加工。没有钢材,就拆下敌军铁路上的铁轨,把敌军铁路交通线变成我军军事工业的“钢铁厂”;没有加工炮筒来复线的设备,技术人员改炮筒为滑膛结构,增加炮筒长度,保证射击距离及精度,并改日制平头炮弹为曲线炮弹。1941年初,黄崖洞兵工厂成功试制2门五〇炮,随后投入生产。经实战验证,黄崖洞兵工厂制造的五〇炮,比日军的更加适用。1941年下半年起,黄崖洞兵工厂重点转向制造战场急需的五〇炮、五〇弹和八二迫击炮等,成为我军的炮弹生产工厂。到1941年11月,黄崖洞兵工厂共制造五〇炮800余门,炮弹2万余发。这批武器运往前线后,装备到连排,使八路军具备能与日军抗衡的近距离支援火力,多次在战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历经战火,开枝散叶。黄崖洞兵工厂的壮大发展,被日军视为“眼中钉”。1941年11月,日军集结5000余人强攻黄崖洞。我军官兵和工人们奋勇杀敌,连续击退敌军攻击,最终以敌伤亡1000余人、我伤亡160余人的战绩,创造了抗日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成功战例。

  1942年,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实行铁壁合围大“扫荡”,妄图摧毁根据地各项建设,并把摧毁兵工厂作为重点目标。为保存军事工业实力,军工部决定采取化整为零、分散转移的方针,把兵工厂分为若干小厂,并实行精工简政。当年2月,黄崖洞兵工厂被分成几个小厂,多数职工携带大部分设备先后迁至辽县的苏公村、河北沟等地。1943年5月,日军再次入侵黄崖洞,将大部分厂房毁坏,兵工厂又搬到平顺县西安村。至此,兵工厂全部迁出黄崖洞。由于工厂分散、行动便利,加上职工以战备姿态日夜加紧生产,在敌军的疯狂“扫荡”之下,黄崖洞各厂的军工生产,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

  1944年,日军四处受挫,无力再对根据地发动大“扫荡”。为迎接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同年9月,军工部对太行军事工业进行了一次大调整,将分散的工厂又逐步集中扩大,编成9个较大的工厂和1个试验所。在这次调整中,黄崖洞各厂职工都分散到“九厂一所”之中。

  1945年10月,长治解放后,八路军军工部各厂逐步从偏僻的太行山区各地迁到以长治为中心的上党地区,开始了空前繁忙的军事工业建设。解放战争时期,山西解放区军工厂增至26个,职工增至1.4万余人,制造的武器发展到50余个品种,先后为华北、华东战场决战提供425万余发炮弹,大大增强了我军攻击火力,为全国解放立下不朽功勋。

  历史剪影

  八一式马步枪

  1940年,军工部一所副所长刘贵福,综合考虑我军山地游击战要求枪械轻型化、白刃格斗需要刺刀加长等情况,在继承陕甘宁兵工厂“无名式马步枪”优点的基础上,将步枪的枪身再次缩短、刺刀加长,设计可调式准星和旋转式保险,改进设计出一款新式步枪——八一式马步枪。

  1940年8月1日试枪时,新枪连续射击100发后,枪机等部件工作良好。在后续测试中证明,新枪虽然比仿中正式步枪短了30毫米,但射击精度和连续射击的可靠性均高于后者。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亲自拍板,既然是在建军节当天完成试射验收,干脆就用“八一”为新步枪命名。于是,八路军第一支制式步枪,被正式命名为八一式马步枪。这是抗战时期人民军工设计的又一款自制步枪,成为人民军队自制的经典武器之一。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