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彭 韬:民进党当局“去中国化”行径贻害无穷

彭韬

彭韬,男,博士,湖南株洲人,华中师范大学台湾与东亚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研究专长为两岸关系、台湾史、台湾政党选举及港澳台问题研究。承担和参与多项国家与省部校级科研课题。出版个人专著一本,主编两本,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及CSSCI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相关论文50余篇。

深度分析红

 

  作者 彭 韬

  近日,台湾北一女中语文教师区桂芝痛批民进党当局修改2019年课纲,删除顾炎武的《廉耻》等文是无耻,剔除类似中国文学经典是文化自宫的行为火遍全网。民进党当局近年在文化方面推动这种所谓“去中国化”可谓不胜枚举,其实质是妄图在“法理台独”无法一步到位的情况下,夯实“柔性台独”的基础,切割与中国大陆的关系和联系。这种倒行逆施行径,最终只会把台湾推向灾难深渊,对台湾青少年产生巨大负面影响。众所周知,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台湾文化和大陆文化同属一中,一脉相承。历史充分证明,“去中国化”绝不可能抹杀中华文化和两岸共同情感价值观,而且必将遭到两岸有正义感同胞的强烈反对和坚决抵制。

  一、实行“文化台独”,新课纲大幅缩减中国历史文化

  “文化台独”本质上是以片面打着所谓文化“本土化”幌子,虚化中国文化在台湾文化中的地位,从而达到其实行政治“独立”、实质“台独”的目的。事实上,“文化台独”的出现是20世纪80年代初岛内的文化“本土化”运动衍生出所谓“台湾意识”,最终异化成为“台独”政治目标服务的文化分裂主义思潮。“文化台独”当属“台独”运动的一部分,是“台独”的内核,但又不同于政治层面上的“台独”行为。20世纪末以来,台湾当局和“台独”势力借教育改革之名,塞进大量“文化台独”的内容。1997年2月,包含《地理篇》、《历史篇》、《社会篇》的《认识台湾》教科书出台。其《社会篇》一开始就大谈葡萄牙人“发现”台湾的历史,对此前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历史文化联系却只字不提,并由此得出一个荒谬的结论:台湾自古就是一个“无主之岛”,迄今只有400多年的历史!该书通篇未出现“中国人”和“中华民族”等字样,将清朝时期的台湾史表述为“战后”。1999年台湾“教育部”大张旗鼓地展开“国民教育九年一贯课程”草案的意见征求工作,包括引起争议的“乡土语言”,其号称要“以多元文化精神及尊重各民族群语文特性”等内容都获得通过,将“台湾意识”逐渐替代“中国意识”。

  教科书一般是对某学科现有知识和成果进行综合归纳和系统阐述,较少作新的探索和提出一家之言,并应具有全面、系统、准确的特征。其通过传递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看法,是培养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工具,也促进了学生对国家的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维护了社会稳定。2000年以来,民进党当局以“台湾中心论”为导向,不断对教科书动刀,以对文史教育的“技术化改革”割裂两岸历史、文化与政治连结,以期实现历史记忆修改和“国族认同”重塑。如新课纲除了在内容上大幅缩减中国历史文化外,历史教科书妄图在国族认同上“去中国”,企图用“南岛语族”取代中华民族;语文教科书图谋在文化上“去中华文明论”,试图用“多元文化”取代中华文化,把中华文化降为跟东洋、西洋和其他外来文化同等地位,已经遭到区桂芝等部分有正义感的老师和媒体的痛批。台湾教科书多处刻意“去中国化”,不但不符合真实的台湾史,也将会不利于台湾400万青年学生的三观塑造。最终这也必然会导致台湾文化失去中心和灵魂,造成台湾青年一代历史记忆混淆,这种数典忘祖而割裂历史的做法,必将为道义所唾弃和被时代的洪流淹没。

  二、强化“台湾主体”意识,异化民众统一国家认同

  “去中国化”政策自李登辉时期诞生以来,在陈水扁、蔡英文时期不断被强化,马英九时期曾尝试对这一政策进行拨乱反正最终也未获成功。自李登辉上台执政以来,在其纵容默许下,台湾分离主义者以分裂国家、“独立建国”为目的,“去中国化”“去中华化”在台湾甚嚣尘上,甚至有不良政客不惜以此为噱头拉取选票。李登辉还妄言“台湾要想从中国脱离出去,必须在文化上去除大中国思想”。1991年,李登辉公然宣布“台湾是个主权独立国家”,“必须承认台湾是一个对等的政治实体”。在李登辉的安排下,李登辉当局完成了“中华民国”在台湾的“实质修宪”,并解除了党禁,取消对海外“台独”分子的限制,大批流亡的“台独”分子涌入岛内。1986年9月,民进党宣布成立。在同年11月6日该党公布的第一份党纲中主张:“台湾前途应由台湾全体住民决定”; 1987年10月13日,民进党第一届41次中常会正式通过该党“现阶段中国大陆政策”,明确主张“台湾前途应由台湾全体住民决定”。1991年10月,民进党第五次代表大会公然把“台湾独立”和“建立台湾共和国”的内容,包括“建立主权独立自主的台湾共和国及制定宪法的主张,应交由台湾全体住民以公民投票方式选择决定”等,列入该党党纲,并把原来党纲中提及的“中共”全部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以示民进党把两岸关系定位在“国与国”的关系。这就是民进党的“台独党纲”,至此民进党披上了浓重的“台独”色彩。随着民进党的各种活动变得合法,并对李登辉的各种文化政策表示呼应和大力支持,如同时出台的《民进党文化政策白皮书》也明确叫嚣,过去的中华民族中国人的民族主义因为违背了多元融合的理念,并且有助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台湾的主权要求,必须逐渐彻底抛弃。

  陈水扁上台后同样主张去除大陆文化对台湾的“影响”。但是,在这一时期,“去中国化”是分裂势力追求实现“独立”目标的一种手段、一项辅助工具,其最终目的在于实现“台独”。在其操弄下,2000年7月3日,台“中央银行”从台湾银行手中正式收回新台币的发行权,将“中华民国币”改为“新台币,”2002年3月,台当局发行的新版2000元券,还别有用心地去掉了被岛内民众称为“国父”的孙中山头像。尽管台当局辩称这是为突出“台湾本土文化”,但“台独”分子却是“逐渐向台湾共和国靠拢”。民进党“台独”势力一直鼓吹的“台湾是台湾”、“中国是中国”的理念。2001年8月,台湾的中小学开始推行“乡土教学”,大量删减教材中有关中国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内容,将“台独”教材《认识台湾》在中小学加以推广。在大学中设置“台湾文学系”,原有“中文系”则归类于“外国文学系”。

  蔡英文“去中国化”举措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清除台湾社会中不利于台湾独立的中国文化,如淡化部分中国传统节日,清理台湾留存的重要中国文物以及默许岛内“去蒋”、“去孙”乃至“去郑”、“去孔”、“去妈祖”等行为;其二,通过文化教育培养年轻一代抗中媚日的“台湾史观”,借以实现其所谓台湾人“天然独”之愿景,如废止“课纲微调”等;其三,为台湾“正名”,将一些名称与中国挂钩的正式机构进行“正名”,比如将“中华奥委会”改为“国家奥委会”,以此强化台湾人的“本土”意识。

  除了对“中华”有关字眼进行去除以外,蔡英文在教育方面也做出重大改革。她希望能培养出“新一代”台湾人,即淡化对大陆历史与文化的了解,成为台湾“转型正义”之士。蔡英文大幅度降低文言文内容,将孔子和郑成功这样对大陆台湾意义相同的历史人物也进行淡化处理,甚至蒋介石和孙中山这些对“中华民国”有巨大推动作用的人物,也成为她想要去除的对象。2017年的“双十节”并没有“中华民国”字眼,也没有青天白日旗;2018年“二二八”事件纪念日,蒋介石棺柩被泼红漆。2019年实施新修改的将中国史并入东亚史的“历史课纲”;2020年9月,台湾新学期新版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对有关中国历史的内容又进行了大幅删减,3000年的中华文明史,仅用1600多字进行概括性论述,并将原来“台湾史、中国史及世界史”三部分,改为“台湾、东亚及世界”,将中国史放在东亚史项目下。这一系列赤裸裸的“去中国化”事件,只会培育更多年轻一代“天然独”,形成历史空白和遗忘,追随“台独”步伐。“台独”分子进行的“去蒋化”、“台湾独立运动”、“去除中国民族主义”、“台湾正名运动”等一系列“去中国化”运动,逐步扭曲台湾青年的历史文化观念。

  民进党当局上台以来,在文化、教育领域不断推进“去中国化”政策,通过修改课纲,大幅降低文言文比例,以“东亚史”取代中国史等方式,妄图割裂两岸的文化与历史链接,重构历史叙事,建立“台独”史观。“去中国化”是民进党和岛内“独派”寻求缓慢“离中”、“脱中”的策略,也是为长远“谋独”筑基的一项“工程”,企图异化民众的国族认同和统一意识。在民进党三十余年的长时间浸染下,慢慢已渗入到台湾民众生活的每个细小环节。此外,为谋求务实“台独”,蔡英文还执意推广英语学习,推动双语教育,提出2030年要把台湾打造成双语地区的政策。甚至还要求在高中以下学校运用英语进行多领域学习,造成以“英语教数理”等荒唐乱象以及课堂教课英语和中文交杂令学生无所适从的怪象。

  三、严重阻隔两岸人民,“去中国化”行径深埋两岸祸根

  民进党当局这种执意谋“独”,处心积虑地加紧在岛内推行“去中国化”,千方百计地向台湾民众灌输“台独”意识,营造“台独”的文化、心理、社会环境伎俩,对岛内年轻群体的心理和认同带来了很大的冲击。首先民进党当局“去中国化”就是打出“台湾主体意识”,打着“本土化”和“主体性”的幌子,以行政手段推动“台独”实施,图谋的是积量变为质变,由内向外蚕食渐进,先岛内后国际,先舆论后行动,先实践后“立法”,进行“台独”的内化和深化,使台湾逐步完成“去中国化”和“国家化”。

  其次民进党当局在文教及意识形态领域推行一系列“去中国化”的目的在于将台湾与中国分割开来,改变台湾历史上是中国一部分的现实,从而为最终的“台独”创造条件。“台独”分子将自身意志上升到全台民众意志,毫不隐讳地宣称,“台湾的正名运动,本质上是去中国化的运动”,“是要恢复真正能代表台湾的名称,是要使台湾人了解,不但中国不能代表台湾,台湾也不代表中国”。三十多年来,民进党始终坚持“去中国化”教育,使年轻的一代本土化思想愈来愈严重,部分极端分子宁可承认日本的殖民统治,都不愿承认自己是中国人,他们把国民党光复台湾,收回被日本殖民者侵占的台湾领土,看成是日本“大东亚共圈”的一部分,宁愿当亡国奴,不愿承认自己是炎黄子孙。

  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割断台湾与大陆的历史文化联系,淡化台湾人民对祖国大陆共同文化渊源的认可,弱化台湾人民对自己中华民族身份的认同感,使台湾人民远离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台独”分裂势力尤其关注对广大青少年的思想灌输工作,让这些年轻人从小淡化对祖国的感情,从意识形态上拒绝认同中国,进而抗拒统一。由此可见,在“去中国化”策略的引导下,海峡两岸民众的情感纽带日渐被阻隔,共同的历史文化认知正逐步消退,两岸隔阂不断加深,严重阻碍了两岸人民的“民心相通”、“命运共同”。

  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台湾人的“中国人”认同感每况愈下。90 年代,尚有70%以上的台湾人认同中国人的身份,但现在形势倒转,变成了“台湾人”的身份成为社会主流观点。30多年来,文化“台独”分子试图建构“台独”文化史观的要义,抛出所谓台湾民族论、台湾岛史观、东亚史观等荒谬言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是其历史、传统、价值观和民族精神的体现,文化认同是维系国家或民族团结和稳定的重要基础。因此只有当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被广泛接受和认同,才能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民族精神,从而巩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台独分子刻意“去中国化”就是抛弃自己的原生文化,让台湾同胞失去一笔宝贵财富,席卷走青年学生一代正确的认知和价值观。通过淡化和歪曲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割裂台湾与大陆的文化联系,最终达到削弱和摧毁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企图。

  台湾民众的身份异化,身份认同的转变,致使他们与中华文化的天然联系逐渐断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归属感与依赖感逐渐淡化,甚至对其产生敌对的、仇视的情绪,将其上升到意识形态高度,视为政治文化的一部分。因此,身份异化使得海峡两岸文化的同根同源特性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价值与作用,身份认同的分歧让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与融合发展之路变得更为艰难。希望能够有更多人士能够像区桂芝一样能够挺身而出,也希望区桂芝发出的呐喊,能够让更多台湾同胞听见看见,认识认同。(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台港澳与东亚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黄杨

华夏经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