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几个“层面”

华夏经纬网 > 文化 > 文化观察      2024-03-29 09:47:53

精神·文献·民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几个“层面”

郭昭第

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传承中华文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责任和义务。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记忆和民族精神,是我们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我们要深入挖掘并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和思想精髓,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不同层面。一是古圣先贤精神层面。以儒释道为例,虽然各有不同,但都是以向善作为共同价值,如老子“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即是此理。二是文献层面。虽然并不是所有精神都以一定的文献得以传承,文化的社会氛围和自觉传承往往超越文字记载,但通过文献记载存留下来的思想和经验可以作为“指月之指”,是文化传承和发展较为稳妥的路径和工具。三是民俗习惯层面。这一层面的文化往往是日积月累所形成的特定生活方式,传承和存活于“百姓日用而不知”的衣食住行中,有的可能还没来得及被记录。还往往因地域不同而有一定差异,有些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关注和重视,以致大有随时间流逝被日益淡忘之势,乃至存在因无据可考而泯灭的危险。笔者认为,文化的传承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借助调查、体验,记录、描述、阐释和传承存活于“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社会生活习俗中的文化。可以用人类学方法系统体验、记录和描述不同地域特殊生活方式及其民间表征,并在此基础上联系相关文献,从低到高,系统发掘和阐释基于衣食住行的器物美学智慧、基于生老病死的礼乐美学智慧、基于春夏秋冬的生态美学乃至宇宙天地美学智慧。可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广泛发动社会记录,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作全面记录,可以筹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传承体验中心,集传承、体验、教育、培训、旅游等功能于一体。借此也可以减少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某些乡村习俗可能面临的被淡忘乃至失传的风险。这有助于赋予不同日常生活习俗存在和发展的机会,不同地域的人的生活会有所不同,可以使人们认识到自己的社会生活方式不过是众多案例中的一个案例,可以让人们增强对不同地域的不同社会习俗的尊重和接纳。

二是借助发掘阐释、著述出版、课程专业设置等传承记载于文献典籍中的文化、保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在传承记载于文献典籍中的文化时,可以用文献阐释方法等,系统梳理和阐述能增长人们社会生产和相关文化知识的专业职业方面的经典、解决身体健康问题的养生和医药经典、解决增长智慧问题的古代哲学经典等。其中就包括挖掘阐释各种民间文学和艺术,如民间传统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等。在传承保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时,可以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展览、讲座、学术交流,以及传统节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专题宣传展示活动,也可以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贯穿于国民教育体系,构建相关系列课程和教材体系,可以在中小学开设相关特色课程和代表性项目特色传承基地,在高校开设本科学科专业体系,自主设置硕士、博士学位相关专业和方向。在此过程中,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文献典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

三是借助发掘和阐释,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要按照时代的特点和要求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崭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找到其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比如,在专业学习和跨学科领域,就可以通过进一步梳理古代人生智慧、礼乐美学等获得启迪。如借鉴“君子不器”和“自知者明”的人生智慧,就有助于走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单一学科专业局限;借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礼乐美学精神和“知人者智”的人生智慧,就有助于走出“有所知有所不知”的跨学科乃至交叉学科专业局限;借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和“知天者圣”的人生智慧,走向超学科专业视域。再比如,可以将“天人合一”等理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农耕文化保护、城市文化建设相结合,注重从万物并育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进一步彰显人与自我、社会、自然的和谐,更加全面地凝练彰显和发扬光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品格。

传承文化,不仅要看到文化的不同层面,而且需要人们坚定文化自信,要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和精神品格,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文化使命,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作者系天水师范学院文学院二级教授,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主要从事文艺学美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传统文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BZW034)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责任编辑:王江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