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娜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血脉具有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高度重视红色资源的保护、管理和运用,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要把红色资源运用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自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明确规定,“发掘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红色资源”“发挥红色资源教育功能,传承爱国主义精神”。
战史战例战将是我们党宝贵的红色资源,是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精神富矿。一段战史就是一座丰碑,镌刻着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无上荣光;一则战例就是一部教材,凝结着我军将士敢打必胜的谋略智慧;一位战将就是一部历史,激荡着前辈们爱党爱国的热血忠魂。红色基因只有流淌在一代代官兵的血脉中,才能释放出永恒的生命力。我们要用好战史战例战将的教育教化功能,把其中鲜活的人物、闪光的事迹作为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让广大官兵从中感受革命艰辛、体悟先辈精神、品尝信仰味道,努力把红色基因植入灵魂、融入血脉。
用战史丰富爱国主义思想。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战史是涌动的激流,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支军队历史文化中的宝贵财富。人民军队的战斗史发展史是一部伟大光荣的史诗。在革命战争年代,党领导人民军队夺取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为建立新中国奠定了牢固根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军队胜利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和多次边境自卫作战,为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确立中国大国地位、维护中华民族尊严筑牢了坚强后盾。人民军队在党的绝对领导下,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奇迹。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用战史丰富爱国主义思想,对于引导广大官兵坚定理想信念、走好军旅之路具有重要意义。要充分发挥战史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让广大官兵从战史中汲取精神营养,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进一步筑牢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持续激发矢志强军的磅礴动力。要创新战史教育方式方法,采取官兵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进一步挖掘战史资源和战史内涵,并将其转化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素材,编入教材、带进课堂、送达实践教育现场,激发广大官兵学习战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红色文化熏陶下始终保持高昂士气和战斗热情。
用战例砥砺爱国主义精神。战例是战史的精彩片段,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枪林弹雨中舍生忘死的崇高品质,是爱国主义情怀的缩影。在人民军队波澜壮阔的历史中,留下了许多让人铭记于心并值得反复鉴学的著名战例。中央苏区反“围剿”、四渡赤水、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孟良崮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解放海南岛、抗美援朝五次战役等等,一个个耳熟能详的经典战例,无不浸透着先辈的鲜血,书写着英雄的诗篇,折射出浓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学好用好这些战例有利于砥砺广大官兵爱国主义精神,增强精武强能的自觉性和向心力。要充分发挥战例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让广大官兵从战争实例中汲取经验和智慧,学习我党我军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敢打敢拼的血性胆气、足智多谋的战略策略。要把经典战例变成生动的教育范例和深刻的教材,善用灵活形象的多媒体方式展示战例,用讲故事的方式把爱国主义精神讲到官兵心坎上,从而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加强战例研究,对战争、战役、战斗实例进行“复盘”,一方面收集相关史料和实物,深度挖掘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元素,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有力支撑;另一方面引导官兵在传承先辈敢打必胜精神的同时,不断从战例中汲取胜战智慧、提高胜战本领。
用战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习主席指出:“我们缅怀革命先烈,为的是继承他们的遗志,发扬他们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开辟的道路上不懈奋斗、永远奋斗。”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战将是战史和战例的创造者、推动者、亲历者,是人民军队中的优秀代表,也是爱国主义的榜样。在浴血奋战、屡克强敌的苦难辉煌中,人民军队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不怕牺牲、英勇善战、敢打必胜的杰出将领和战斗英雄,他们为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不惜流血牺牲。充分发挥战将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榜样作用,对于校正广大官兵的精神坐标和人生航标,具有重要作用。要积极开展学战将活动,引导广大官兵积极从战将身上汲取精神养分和进取力量,缅怀英烈事迹、传承英烈精神,完成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洗礼,并将其转化为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的精神动力,让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成为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强大力量。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大力宣传我军的优秀战将,既针对典型战将人物进行重点宣传,也深度挖掘历史上鲜为人知的战将故事进行常态化宣传,认真梳理总结全军不同时期战将模范的英雄事迹,深入挖掘提炼他们成长轨迹中的爱国故事,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生动感人事迹,使官兵真正领悟先辈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不断激发官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内在动力。
(作者单位: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