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诗人的天赋就是爱祖国和人民——走进山东青岛闻一多故居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经纬观察      2024-04-02 09:39:44

  一次出差途中,我来到青岛鱼山路5号中国海洋大学,住在学术交流中心。晚饭时来到餐厅,因为来得早了些,我便踱到窗边向外俯瞰,发现下面建有一个广场,中间矗立着一座白色雕像,再往后是一栋小楼。学术交流中心的楼房把它们隔开了,无意间在喧嚣中构筑起一方静谧之所。此后几天,那座白色雕像时常萦绕心间——这是谁?人们为何以此来纪念他?

  空闲时,我径直来到校园东北角,以消解内心的这个疑问。苍松翠柏站立在广场入口两侧,鸟儿断断续续地叫着,围栏外不时有车辆驶过,有行人路过,都不能打破这里的宁静。拾级而上,石碑上面“闻一多先生”五个繁体大字清晰地映入眼帘。此刻,我激动而又欣喜,仔细观看,整座雕像约有4米多高,下部为两层底座,上面摆放着一个石头雕刻的花圈;中间为石碑,碑名下面横刻着闻一多出生和遇害时间:1899—1946;上部是闻一多半身雕像,只见他脖戴围巾,头发蓬乱,胡须稍长,目光温和,似乎是在低眉沉思,又好像是在审视着什么。

  闻一多是怎样来到青岛,又是如何与青岛结下不解之缘的呢?纪念碑背面镌刻着由闻一多的学生、著名诗人臧克家撰写的碑文,其中写道,“杰出的诗人、学者、人民英烈闻一多先生,一九三零年,受聘国立青岛大学,任文学院长兼中文系主任……先生在校,为时仅二年,春风化雨,为国育材”。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到上海延揽教员,力邀闻一多与梁实秋到青岛执教,并说青岛风景优美,适宜居住,不妨先去看看。闻、梁二人到青岛后,被这里的山水所折服,愉快地接受了聘请。闻一多在散文《青岛》中写道:“簇新的、整齐的楼屋,一座一座立在小小山坡上,笔直的柏油路伸展在两行梧桐树的中间,起伏在山岗上如一条蛇。谁信这个现成的海市蜃楼,一百年前还是个荒岛?”

  信步向右后方走去,这里有一块标志碑,1984年青岛市政府将故居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循台阶而上,就来到了被称为“一多楼”的闻一多故居。这是一栋红瓦黄墙的二层小楼,大约建造于20世纪初期,是德国侵占青岛时修建的俾斯麦兵营的一部分。该楼为砖石混合结构,以凿刻规则的石块打基,拐角和门窗顶部镶嵌着花岗石,下建地下室,上为阁楼,楼顶呈斜坡状。门窗粉刷为绿色,与小楼红、黄主色调交相辉映,别具风格。

  闻一多乍到青岛,居住在学校附近,因潮湿和光线不好,不久又搬至汇泉湾距海水浴场很近的一栋楼上。这里环境优雅,可以观海听涛,但位置偏僻,离学校太远,山路崎岖不平,闻一多出门总是策杖而行,成为一道奇特的风景线。1931年暑假,闻一多把妻儿送回湖北家乡,返回后搬到了位于校园东北角的第八校舍(即“一多楼”),住在二楼。后来,人们在闻一多居住的房间创设了“闻一多旧居展室”,陈列着他的著作、照片及纪念研究书刊等。

  住进这栋小楼,闻一多很少走出来。在这里,他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达到了如痴如醉、废寝忘食的境界,头发总是乱糟糟的,几乎忘记了吃饭,通宵达旦也是常有的事。闻一多是在竭力为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探寻病根,开一剂良药。正如臧克家在纪念碑文中所题:“先生爱国忧民,埋头学术研究,从唐诗入手,决心为衰颓之中华民族,寻求一个起死回生之文化良方。”

  来到二楼,仿佛看到闻一多正在伏案疾书的身影。历经沧桑,人去楼空,几经修缮,已非昨日之状。作为一名历史研究者,我很想知道闻一多埋头钻研的样子。梁实秋回忆:“我有时到他宿舍去看他,他的书房中参考图书不能用‘琳琅满目’四字来形容,也不能说是‘獭祭鱼’,因为那凌乱的情形使人有如入废墟之感。”这就是闻一多为了考证的方便,把书从架子上取下来,就没有放回去,而是摆到了床榻上、地板上、椅子上。他正身处书籍的海洋,欢快愉悦地尽情遨游。闻一多上下求索、乐此不疲的精神如此浓烈,依然能够穿越历史时空深深地感染着我们。

  1932年夏天,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阔别已久的母校清华大学任教。抗战时期,闻一多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受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同盟的影响,他投身于争取民主的斗争。抗战结束后,他极力反对内战,积极争取民主和平。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在李公朴追悼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明确表示为了争取民主和平,“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这篇洋溢着浩然正气的讲演展现了闻一多坚贞不屈、舍生取义的高尚品格和精神。不幸的是,闻一多在当天惨遭国民党特务暗杀,时年47岁。毛泽东高度评价道:“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走下小楼,环绕而行,我仍沉浸在故居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历史底蕴之中,感怀于闻一多为国家和人民献身的壮举。闻一多故居已在2022年入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学习参观者与日俱增。来到这里,人们不只是领略红瓦绿树的旖旎风光,更是追寻闻一多厚重的足迹,体悟他始终不渝的爱国情怀。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
责任编辑:黄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