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郭小川探索新诗体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经纬观察      2024-04-02 11:22:49

著名诗人郭小川非常注重诗歌艺术形式的探索,被文艺界誉为“革新能手”。起初,他借鉴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歌样式,又融汇了民族诗歌的艺术传统,创造了一种“楼梯式”的新诗体。代表作是他的组诗《致青年公民》。这一组诗共有10多首,诗句简短有力、节奏鲜明,极富感染力和鼓动性,曾在读者中风靡一时。

后来,郭小川在创作中又尝试了民歌体、自由体、半自由体等诗歌形式,觉得都不满意。突然有一天,他发现古代辞赋中的铺陈、排比、重叠、对偶、夸张等手法非常有意思。受此启发,他结合现代汉语规律,创立了一种具有辞赋色彩的新诗体,即“新赋体诗”。

这种诗体,句子较长,结构繁复,气势雄浑,自然流畅。代表作品为《团泊洼的秋天》《青纱帐——甘蔗林》:“南方的甘蔗林哪,南方的甘蔗林!/你为什么这样香甜,又为什么那样严峻?/北方的青纱帐啊,北方的青纱帐!/你为什么那样遥远,又为什么这样亲近?”这样的诗句,既有西方自由诗的灵动自如,又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读起来如长江大河奔腾不息。尤其是“青纱帐”和“甘蔗林”这两个鲜明生动的意象,脍炙人口、经久不衰,深受历代读者的喜爱。

鉴于郭小川对新诗形式建设的创造性贡献,人们把“新赋体诗”又称作“郭小川体”。当时,“郭小川体”在全国影响很大,各地诗作者纷纷效仿,他们吸收了郭小川诗歌的特色,并加以创新,写出了各具特色、风格不同的“新赋体诗”。臧克家在1977年所写的《新诗形式管见》一文中提到,“而今,则近似‘赋’体的诗大行于时”。这句话正说明了赋体诗在当时广为流行的情况。

文章来源:人民政协网
责任编辑:左秋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