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珍惜文艺演出的现场感

华夏经纬网 > 文化 > 文化观察      2024-05-27 09:18:44

时下,音乐类综艺节目相当常见,录播模式、后期处理往往让歌声中充满“科技与狠活儿”,遮蔽了现场演唱的真实质感。近日,某音乐竞技综艺节目反其道而行,采取全开麦真唱、不修音并现场直播的方式与观众见面,获得观众一致点赞,观众对现场演绎、真实流露的强烈盼望可见一斑。

实际上,观众的这份盼望并不局限于流行音乐领域。目前,配置强悍的硬件设备、日益发达的制作技术、先进完善的工业流程,使得影视作品、动漫游戏等文艺作品、文娱产品的品质与产量大幅提升,能够通过银幕、屏幕以及其他设备为观众提供多样视听感受。而与此同时,实体剧场、音乐厅中的线下演出不仅没有被冲击或取代,反而愈发显示出其吸引力、生命力,不少优秀舞台艺术作品、演唱会一票难求,一些小剧场戏剧、沉浸式项目以驻场形式演出,长期受到观众欢迎。

由此可见,现场观演魅力非凡。对新鲜感、交流感、在场感的需求是人们审美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文化产品制造生产技术越发达、产量越高,机器与算法越深入人们的生活,观众对充满即时性、现场感的演出反而越渴望。在同一空间中,人与人通过艺术进行精神交流、情感对话,现场表演的整体氛围会因演员的状态、观众的反馈等不同而存在差异,同时空即时触达、互动的观演关系让每一场现场演出都是独一无二的,其间包含的鲜活、温度和些许偶然性、不确定性,恰恰是艺术的魅力之所在,现场演绎可能存在的瑕疵与不完美,恰恰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完美。戏曲大师梅兰芳、俞振飞合作演出昆曲《断桥》,将险些发生的舞台事故转化成符合人物情感、戏剧情境的高妙艺术表达,正是现场感带来的独特价值和艺坛佳话。

事实证明,观众对现场演绎、真实表达有着浓厚兴趣,文艺工作者应当倾听观众的心声,努力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当然,这对相关行业从业者提出了要求,引导从业者正视、反思自身的业务水平、心理素质。倘若一位歌剧演员、戏曲演员不敢、不愿甚或不能现场真唱,那么此人恐怕就没有资格入行从业,对流行歌手等也应采取同样的标准。任何艺术门类的从业者都不能把基本业务素养当作高标准,更不能将“科技与狠活儿”作为创演常态。只有各领域文艺工作者的真功夫普遍过硬,能够高水平完成不同场景、规格的演出,观众的艺术欣赏需求才能得到更为切实的、高质量的满足。(罗 群)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责任编辑:王江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