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八一评论丨像打仗一样“驻”和“训”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4-06-05 08:24:23

    像打仗一样“驻”和“训”

    ■谭乐会

    俗话说,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当前,全军许多部队斗烈日、抗高温、战风沙,集中精力开展野外驻训。能否在驻训场练出克敌制胜的“硬功夫”、训出衔枚疾驰的“千里马”,是对野外驻训效果和部队实战能力的直接检验。

    野外驻训是年度军事训练的重头戏,也是锤炼检验部队整体战斗力的重要途径。新军事训练大纲规定,部队每年野外驻训时间不少于4个月。“事之难易,不在小大,务在知时。”作为未来战争“预实践”的一种形式,野外驻训只有紧贴实战,才能成为提升部队实战能力的“磨刀石”和“助推器”,才能把这一实战化训练的“黄金期”变成战斗力增长的“跃升期”。

    打仗硬碰硬,训练必须实打实。近些年来,全军通过大抓实战化训练,深入纠治和平积弊,训风演风考风不实的现象得到较好纠治。野外驻训场上,插彩旗挂横幅、铺石子造景观等现象不见了,但距离战胜强敌对手的标准、全面推进军事训练转型升级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训练离实战越近,离打赢就越近。如果我们做不到像打仗一样驻、像打仗一样训,浪费的不仅仅是时间、人力和物力成本,还有战斗力生成的“机会成本”。

    提高“陌生系数”,力避轻车熟路。《孙子兵法》“九地篇”中,将作战地域划分为散地、轻地、交地等9种类型,认为军队只有掌握不同环境下的作战方法,才能有效展开作战行动。岳家军坚持“崎岖路、河溪沟、荆棘处,正是练兵之地”,因而赢得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美誉。战场永远比想象的复杂险恶。“一个场地、一种情况”训到底,哪怕练到轻车熟路,走上战场、换了环境也会无所适从。各部队在选择驻训场地时应力求与作战环境相一致,努力锤炼官兵在不同环境下遂行多样化作战任务的能力,用训练环境的“陌生系数”提升战场对决的“打赢底数”。

    主动“开门练兵”,力避自我循环。“兵之胜负,不在众寡,而在分合。”信息化智能化战争,无战不联、无联不胜。野外驻训绝不是简单的训练场地转换,而是为各部队“开门练兵”创造机会和条件。驻训部队之间既可以聚焦联合作战需求和能力短板,根据各自专业展开互为对手、互为条件的对抗训练,也可以敞开大门,相互讨教、取长补短;既可以组织训练尖子和专业分队同台比武、现场交流,也可以走开练体系、体系练的路子,切实改变过去“各唱各的调”“各打各的靶”等自我循环现象,实现各作战要素密切协同、各武器平台优势互补。

    瞄准“使命课题”,力避无的放矢。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提升野外驻训的“含战量”,必须聚焦实战需要,借助复杂课目设置险局难局,锤炼协同意识和应变能力。无论是部队机动、课目设置,还是组训模式、战地管理,都应紧贴作战任务、作战对手、作战环境的实际来设计,尽快补齐备战打仗中的短板弱项。特别是任务部队应加强实案化训练、使命课题专攻精练和应急应战训练,在真难严实中全面检验和摔打部队,提高有效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能力。


作者:谭乐会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