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谱就高原壮歌
■王明哲
纪录片《英雄先遣连》剧照。央视纪录频道提供
近期,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阿里军分区、进藏先遣连纪念馆等单位联合推出的纪录片《英雄先遣连》,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该片讲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进藏部队——进藏先遣连翻越喀喇昆仑,胜利进军藏北高原,配合西藏和平解放,最终扎根边疆的英雄故事。
纪录片以当代探险者眼中最难挑战的“进藏第九线”开篇,展示了进藏先遣连当年出征所面临的险峻艰难,引发观众思索:当时为何要派出这样一支队伍、他们要担负怎样的任务?该片用实地探寻和史料影像的方式,重现了来自7个民族的136人,在没有向导带路、没有指引地图的雪域高原上,义无反顾地向着西藏进军的历史场景。
为多角度展示进藏先遣连的事迹,该片运用了大量历史资料、人物访谈和实地考察影像。在对先遣连老兵、先遣连烈士亲属、《进藏先遣连》报告文学作者公丕才的访谈中,先遣连进藏之初的工作由点及面逐渐清晰。跨越海拔5000多米的昆仑山只是开始,进藏后需要跨越的还有人心的屏障。他们带着真诚,突破语言、文化、习俗的隔阂,用共产党人的群众路线感化藏族“夏保”(藏语:朋友),以有理有节的谈判打开旧西藏统治者的抵抗封锁,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优良作风开展群众工作,把共产党的西藏政策宣传执行开来。在第4集《牺牲》中,该片用电报文件和访谈回忆串联了先遣连驻扎扎麻芒堡后,克服生死考验的8个月。为严格执行“进军西藏,不吃地方”的中央指示,先遣连战士不向藏族群众购买粮和盐。寒冬切断了运输补给线,他们自给自足,在冻土层上靠火烤镐挖,硬是挖出了41间地窝子、8座马棚、49个掩体、249米交通壕、2座碉堡。先遣连靠打猎求生,为了给部队多储存一点食物,战士巴利祥累死在了打猎途中。恶劣的生存条件让很多官兵生了病,先后有39名官兵牺牲在了扎麻芒堡。副连长彭青云哽咽地回忆:“有一天就牺牲了11个,眼泪都流干了。”
按照《出发》《跨越》《夏保》《牺牲》《会师》《前进》的顺序,纪录片描述了先遣连从南疆动员到扎根藏北的整个过程。在先遣连熬过扎麻芒堡的寒冬迎来春天时,等来了大部队的会师。王震指示组织先遣连伤病员回平原治疗,却收到了先遣连全体指战员的请战书,他们坚决要求继续承担先遣任务。1951年8月,经过2个月艰难行军,部队终于抵达阿里噶本政府所在地噶大克,升起五星红旗。进藏先遣连纪念馆总设计俞江感慨地说,向死而生,让这支部队的精神得到了升华。纪录片开头,先遣连战士出征前的家书成了亲人对他们唯一的记忆。纪录片末尾,后代们踏上寻找先遣连父辈之旅,当年的家书成为后代们寻找他们消息的为数不多的线索。先遣连战士陈忠义之子陈永泰是第一个到狮泉河烈士陵园祭奠的先遣连后人,他主动承担起了为先遣连烈士寻找家人的责任。该片首尾呼应,展现出先遣连精神的传承。
片中既对先遣连官兵进行了群像描摹,又突出塑造了先遣连总指挥李狄三的英雄形象。李狄三同志擅长做细致入微的政治工作,或循循善诱、或体贴入微,人物形象塑造得饱满立体。在进藏途中,李狄三因严重高反吃不下东西,却坚持每天从队伍的队首到队尾走一遍,给战士们打气,还坚持写工作日志。在物资封锁的困难阶段,他写出《挺进歌》《顽强歌》。在病魔和死亡威胁连队的时刻,他要求干部把笑当成一项任务以鼓舞士气,开展了一次为期20天的“以苦为荣,苦中求乐”教育活动,组织了“雪地秧歌舞”等娱乐活动。他在最困难的时候代表了党的形象,成为照亮战士们心灵的一束光。就是这样一位共产党员,把自己38岁的生命留在高原。他的遗书中记录着他的全部身家:几本书、几件衣服和茶缸留给战友,一支钢笔留给儿子,一条狐尾请求转给母亲。他是母亲的儿子,是儿子的父亲,是党的战士,是战士们的兄长。
1951年6月,边防重地普兰解放。数月后,进藏先遣连整编驻防。该片以实地镜头,直观展现了当年连队的旧貌和现在连队的新颜。这段镜头让我思绪回到2023年,我在海拔4500米的普兰,瞻仰了先遣连驻扎的遗址,触摸了战士们在土墙上写下的誓言。祖国不会忘记每一个为之牺牲的儿女,在和平的疆域中安乐生活的人民,也会永远怀念他们的英雄。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