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冲锋在“毫微战场”——记海军军医大学某中心纳米医学研究室主任、文职教授李威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4-09-11 09:37:52

    冲锋在“毫微战场”

    ——记海军军医大学某中心纳米医学研究室主任、文职教授李威

    ■王泽锋  解放军报记者  赛宗宝

    李威(右)带领团队成员开展实验。田健敏摄

    职业与生存相关,它决定生存的质量;事业与生命相关,它决定生命的价值。事业之所以年轻,是因为青春的歌唱;事业之所以闪光,是因为生命的燃烧。

    ——题  记

    整天对着肉眼看不见的领域做研究,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海军军医大学某中心纳米医学研究室主任、文职教授李威,就常年痴迷于其中。

    纳米,即为毫微米,是相当于0.000001毫米的度量单位,比单个细菌的长度还要小得多。置身纳米世界,李威十多年如一日不懈攻关,研发出一系列军事纳米医学创新成果,跑出了为战服务的加速度。

    去年底,李威晋升为文职人员专业技术三级;前不久,他的专著《纳米物理药剂学》正式出版。一个个喜讯传来时,他都在实验室里埋头奋战。

    关键词  报国之志

    “只有站在祖国的土地上,才有奋斗的归属感”

    纳米技术自20世纪兴起以来,已在生物工程、生命科学等领域产生变革性影响。

    理工科出身的李威,一直对先进材料技术怀有浓厚兴趣。20世纪90年代末,他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攻读无机化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攻读高分子物理学博士,而后在香港理工大学从事应用生物学博士后研究。当时,李威敏锐地发现,纳米技术已在发达国家应用,而在我国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学习世界一流技术,回国投身基础研究。”抱着一颗质朴的初心,2007年,李威申请到纳米技术领先的国外某大学深造,自此开启了纳米研究之路。其间,鉴于李威出色的学术能力与业绩,国外高校开出高额薪资挽留他,还为他刚出生的孩子申请了每月不菲的保育费。然而,李威丝毫不为所动。他在工作笔记本中写道:“只有站在祖国的土地上,才有奋斗的归属感。”

    2010年,回国不久的李威收到数家研究所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抛来的“橄榄枝”。面对诸多选择,他的博士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奇拿出一份推荐函,告诉他一所军医大学希望引进一名纳米医学专家。

    出生于安徽潜山革命老区的李威,儿时一直有个参军报国的梦想。当时已36岁的他,本以为此生与军营无缘,没想到机会就这样出现在面前。“到军校工作,为部队服务。”导师寥寥数语,点亮了李威心中的灯塔。

    很快,李威作出决定——成为一名文职人员,矢志强军、建功军营。入职伊始,有人问他是否后悔当初的选择,李威坚定回答:“选择回国,我的理想有了深厚的土壤;选择军营,个人成长有了一所伟大的学校。”

    关键词  创新之路

    “干成一番事业,需要有耐得住寂寞的责任感”

    投身军营后,为了实现“赶超”目标,李威带着仅有两三个人的团队白手起家,经常工作至深夜,住在实验室里。2年后,他牵头建起国内领先的军事纳米研究平台。

    那一年,实验室亟须更新仪器设备,李威主动放弃成果转让费中奖励给他个人的部分,将全部经费投入实验室建设。

    纳米技术作为当时新兴领域,学界研究一度聚焦在技术热点、产品研发等方面。经过系统查证,李威发现国际上对于支撑纳米技术的物理原理研究极少。“如果在基础原理方面有所突破,就可以推动纳米技术向应用转化。”瞄准目标的李威开始在枯燥的基础研究中打响“持久战”。

    科研是没有终点的事业。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李威带领团队泡在数以千计的试剂样本堆里,推算一个又一个复杂的物理公式。8年时间里,他从未追求过各类人才“帽子”和学术奖励。“干成一番事业,需要有耐得住寂寞的责任感”,成为李威和团队成员的共识。

    “不要急于研发产品,关键要找到纳米技术背后的科学原理。”李威心中十分清楚:追求短平快的成绩容易,干好打基础、管长远的事情难;短时的冲刺容易,持久的加速难。

    通过潜心攻关,李威团队首次破解出纳米技术的多项关键参数,推导出多个纳米产品定制技术公式。在此基础上,他们还自主研发出多套工艺设备,牵头承担2项千万级项目,首创的某条件下纳米性能研究设备等成果,领先于国外水平。

    2020年,李威的原创成果在一份国际权威期刊发表。一位著名专家评价:“这个年轻人打开了决定纳米体系定制理论的‘黑匣子’。”

    关键词  研战之力

    “向着服务备战打仗用劲,才能获得更多成就感”

    面对日复一日的实验、测试、带教,李威也曾有过困惑:“我能为部队具体做些什么?”

    “不妨去基层一线寻找答案。”该中心领导的话,令李威深受启发。从那以后,李威打起背包一次次奔赴基层部队,从生物技术、生命科学等视角,“淘”到了潜艇兵皮肤健康、密闭舱室生物安全、舰船海洋防污等多个鲜活课题。

    一次赴某潜艇支队调研,李威发现,有的战士皮肤病反复发作,原因在于潜艇密闭环境中,菌群易产生耐药性。于是,他尝试运用纳米技术改变抗菌药的分子成分,让药品可以长期作用于患处。他还研制出适用于潜艇特殊环境的纳米免洗抗菌湿巾和护肤霜,深受官兵欢迎。

    课题“含战量”越高,创新引擎马力就越强。接着,李威将目光投向海洋生物污染防治方面,决定运用纳米技术为舰艇“减负”。

    长期附着在舰艇底部的海洋生物,不仅具有腐蚀作用,还影响着舰艇的航行速度。为攻克这一难题,李威想方设法定制零件、涂料、溶液等,研制出一款基于舰艇的纳米涂料。为了验证涂料的实际效果,他联系到沿海一家渔船修理厂,跑到厂房对着渔船刷起涂料……

    随着科研创新的“小溪”,一点一滴汇入强军兴军的“大潮”,李威在海军医学纳米材料领域取得了一项项新突破:研发出可应用于舰艇外体的纳米生物仿生涂料、耐高温高寒的防海水纳米药剂、舰艇通风系统抗菌涂层……

    看着一项项倾注心血的成果接连应用到部队一线,李威坦言:“向着服务备战打仗用劲,才能获得更多成就感。”

    近年来,李威被评为“海军转型精英”先进个人,当选海军党代会代表。强军路上,身着“孔雀蓝”的他,在军事科研赛道的“毫微战场”上,不断奋进冲锋。

    制图:杨  磊


作者:王泽锋 赛宗宝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