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1949·国庆记忆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军史钩沉      2024-09-29 09:30:20

1949·国庆记忆

■蒋  殊

历史的时针,重新拨回1949——

那些经历过烽火岁月的少年们,恪守品格,积极向上,沐浴在黎明到来的光辉中,茁壮成长。

抗日战争结束后,学校顺利开课了,少年刘兰琦加入了童子军。

据刘兰琦回忆,童子军是由严家麟先生1912年于武昌文华书院创建的,其后流播渐远。遇有活动,他们着统一服装,白衫蓝短裤。

然而很快,这座城又不太平了,枪声复又响起。孩子们和大人一样,祈盼着早日过上安稳日子。

终于,到了1949年1月22日,那是个特别的日子。据记载,那天早晨有浓雾,街上照例可听到国民党部队的跑步声。到了上午10时,傅作义在《关于北平和平解决问题的协议书》上签了字,宣布停战。22日至30日,城内国民党守军缓缓走过北平街头,从腊月走到正月,在这样的氛围中度过了1949年的春节。

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

解放军迎着响亮的爆竹声,入城接管防务。北平百姓奔走相告,刘兰琦这些少年们更是欢呼雀跃。霎时,整个北平城成了一片热闹欢腾的海洋。

2月3日上午10时,随着4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由指挥车先导,乐队车、装甲车队、炮车队、骑兵方队、步兵方队,陆续从永定门经前门,再经外国使馆区走来。

彼时,13岁的刘兰琦挤在西四的路边,与同学们站在队伍最前面,举着旗子早早守候。随着解放军队伍经过西四牌楼,他们几乎是声嘶力竭地呼喊“欢迎——欢迎——”。

入城的队伍浩大,欢迎的人群壮观。这热烈而浩荡的盛事,一直持续到下午4点。

“解放军看上去都特别严肃。”刘兰琦回忆说,“但是让人感觉很亲切,像是大哥哥大姐姐一样。”

人群里也有百姓窃窃私语:城里换了队伍,不知以后会是什么光景?

换了天地的北平最初并不太平,不知哪里忽然就会传出爆炸声。人们知道,那是潜伏在城内的国民党残余在作乱。然而这样的小石子激不起大的浪花。水面很快平静了。

刘兰琦顺利升入六年级,就读的是西城区藤牌营小学。他马上要迎来一生当中最难忘的时刻——中华人民共和国要成立了!而藤牌营小学高年级的同学,有幸被选中到现场见证那激动人心的一幕。

1949年10月1日,星期六,农历八月初十。北平微风,阴天间多云转晴。

凌晨3点钟,刘兰琦便被母亲唤起,穿上崭新的白衬衫、蓝裤子,又将两只装满食物的书包交叉背在身上,整个人看上去喜气洋洋。

刘兰琦被父亲送到学校时,许多同学早已在那里等待,个个兴奋地叽叽喳喳。

学校在北闹市口西面,学生们整齐列队,手举旗子,跟着老师出发。那一刻,这群少年心里装满神圣的期待——他们将要迎来一个崭新的中国。大概是热血沸腾的缘故,秋日清晨的冷风也不使他们感到寒冷。步行一个多小时,天亮了,他们也抵达了天安门广场。

参加庆典的队伍,一队一队等候入场。等到刘兰琦他们进场,同学们跟着老师到了指定位置,个个眼睛晶亮,又努力抿着嘴角使自己看起来庄重一些。刘兰琦清楚记得,他们在紧挨城墙的最后一排。

席地而坐,天安门城楼就在眼前,少年们终于忍不住了,兴奋地仰望着城楼,谈论着可期的未来。

离庆典还早,孩子们饿了,打开身上的书包开始分享起食物来。你递过来一块烧饼,我还过去一块糖果,孩子们笑成了一朵朵盛开的小花。

下午3点,场上响起嘹亮的国歌。同学们全体起立,肃穆地看着五星红旗随风飘扬在天安门上空。

有同学哭了,好多同学都红了眼睛。

毛主席铿锵有力的声音,通过大喇叭传到每个人的耳朵里,进入每个人的心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随后,是经久不息的掌声、雷鸣般的欢呼。

在一双双眼睛热切的注视下,新中国诞生了。

1949年,何亚田13岁,是北平打磨厂小学的一名学生。

那一年,他见证了一场场激动人心的盛事。从2月份解放军入城,再到加入合唱团,让歌声通过新成立的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实时回荡在城市上空,他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大典,也成为第一批少先队员,还参加了北京市第一届运动会……70多年之后回忆往事,老人仍然难掩兴奋。

1949年2月3日,正在玩耍的何亚田突然听到一个好消息:解放军入城啦!住在崇文门的他拔腿就跑,跟着一拨拨的人流,跑到最近的前门箭楼。入城的解放军有炮兵、骑兵等,他赶上的是步兵方队。看着威武的解放军战士扛着枪,雄赳赳气昂昂,身姿挺拔,整齐地从前门走过,他激动不已,跟着人群不停高喊着——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

1949年夏天,何亚田参加了学校合唱团,那时候,他们最爱唱的歌就是《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由于没有收音机,听不到广播,因此在10月1日那天,直到下午在街上看到浩大的游行队伍,何亚田才知道正在举行新中国成立大典。他一路跟着队伍,从前门跑到天安门广场。人们说城楼上站着毛主席,他踮起脚远远地望,看不清,只能看见一个模糊的影子,可他是那样激动,跟着人群振臂高呼——“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

看着广场上威严的军队,何亚田内心燃烧着的火焰更加炽热——他要参军报国。

自抗战结束到新中国成立前,北平街头时常发生美国大兵作乱事件。1946年9月3日,3个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在北平西调度站比赛枪法,将正在指挥火车进站的中国工人王恩弟选作练枪目标,开枪打死了无辜的他。1947年11月3日,美军车队在大红门附近的公路桥上将女青年刘玉梅双腿轧断,将另一女青年刘玉花撞成重伤致死。事故发生后,美军拒绝救治,国民党当局对报案不予受理,要求受害者家属自行处理……一起起作乱事件使民众心中涌动着难以言说的愤恨与无助。好在解放军进了北平城,直到新中国成立,他们才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解放、真正的自由。

1950年,何亚田14岁,他要参军,可家人顾虑他年纪太小,不同意。到了第二年,《人民日报》刊登《谁是最可爱的人》,何亚田把那篇文章读了很多遍,几乎要背下来,内心的冲动愈发难以抑制。他再一次要求参军,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父母终于不再阻拦。

临行前,母亲当着他的面没有掉一滴眼泪,她给了儿子一个针线板,上面密密麻麻缠满了线,还插着几根针。母亲告诉即将远行的儿子:今后衣服破了,得自己缝。

何亚田如愿加入刚刚改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第1师,由于年纪小,他是戴着红领巾入伍的。他还记得到了部队之后,组织上给他们这些年龄小的战士集体过了一次“红领巾队日”。

何亚田在部队训练很是刻苦,决心要干出一番成绩,报效祖国。然而第一批入朝志愿军名单定下来后,却没有他。何亚田急了,将指头咬破写下血书。之后,他与战友们“雄赳赳气昂昂”,真正地“跨过鸭绿江”。

“一江之隔,两重天地啊!”何亚田今天依然感叹在朝鲜的所见所闻,“那时候,遍地都是弹坑,雪地上一片苍凉,荒无人烟……”

为避免美军轰炸,他们一般都在晚上行军。弯弯山路上,战士们蜿蜒前行如一道道长龙。若监测到有美军飞机飞来,瞬间火把便会被齐刷刷灭掉,山里又是一片寂静……

退伍后的何亚田成为一名医生。回顾过往,他说此生最正确的选择,便是坚定地穿上军装,以中国军人的身份,守护了脚下深爱的土地。

1949年,平遥古城的夜晚,一个少年端着几盒纸烟在叫卖。他叫刘兴华,那年15岁。

刘兴华是个苦孩子,爷爷死于日军轰炸,叔父因保卫平遥牺牲,父亲因宣传抗日救国被杀……他与母亲相依为命,与那时大多数的中国少年一样,心里铭刻着国仇家恨,胸中怀揣着报国理想。

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刘兴华和同学们喜极而泣,他们商量着,不如一起去太原上学。

刘兴华从一位做生意的本家叔叔那里“借”出一些纸烟,放学后就到街上去叫卖。买烟的人很少,几个晚上才能赚到一角钱,而从平遥到太原的火车票是1元2角。

等刘兴华凑够了车票钱,便与十几名同学从平遥出发,坐上了去太原的火车。他考入了太原当时最好的中学——进山中学。学校知道他困难,每月发给他70斤小米、一张理发票、一张洗澡票。

“学校学习条件很好,老师也好。住的宿舍大概15平方米,是用木板搭建的床铺,四五个同学一间。每天可以吃三顿小米饭……”老人回忆起年少求学的时光,盈盈笑眼里有光在闪动,“知足呀。”

知道母亲辛苦,刘兴华从不问母亲要钱。每到休息日,他便到一些修房盖屋的工地寻短工做。因为个子矮、力气小,起初没人用他,但他说自己有的是力气,便能讨来些和泥、抬水的工作。“儿在太原学习生活,收获甚多,母亲勿念……”这是寒假他托同学带给母亲的信。

那时的少年并不明确自己将来的方向,只知道要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报效国家。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刘兴华在学校第一个报名参军。

出发前,他与同学们在柳巷饭店吃了饭,又特意去柳巷照相馆拍了一张照片——崭新的军服左胸前,“投考军校”4个大字格外醒目。他记得,那是1950年12月8日。

刘兴华与其他600多名学员一起,进入华北军区通信学校培训。4个月后,因战争需要,总参通信兵部向这个班要20名报务员。刘兴华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考试,上了前线。

在朝鲜战场上,他经历了上甘岭战役、金城反击战,九死一生,荣立一个二等功、两个三等功。1953年,刘兴华以六级伤残军人身份,捧着“革命军人立功喜报”回到祖国。刚满19岁的刘兴华,在家乡的土地上继续奉献光与热。


作者:蒋 殊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