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退伍老兵与南无村结下不解之缘,“古道锅庄”唱响康定新歌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4-10-08 14:04:25

    一句承诺,二十多年帮扶。原成都军区某部退伍老兵与南无村结下不解之缘——

    “古道锅庄”唱响康定新歌

    ■王子冰  杨  碧

    “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坐落在川藏茶马古道上的四川省康定市,因一首《康定情歌》闻名中外。自古以来,康定就是出川入藏咽喉之道,这里的锅庄是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曾经因茶业交易而形成的商业综合体,如今已衍生出各式各样的旅游配套产业。

    国庆节前夕,在康定城南跑马山下的南无村,藏族村民多吉一大早就收拾妥当,穿上藏族盛装,翘首以待这天的客人——原成都军区某部的退伍老兵们。

    “藏民团”老兵与藏族群众座谈交流。王子冰摄

    “他们是我的恩人,也是我的亲人。”今年48岁的多吉,在南无村经营一家以餐饮服务业为主的锅庄。他告诉笔者,如果没有这些老兵的帮助,就没有锅庄的今天。

    20多年前,多吉从九龙县来到康定务工,租住在南无村。刚开始,他靠背土石为生,收入微薄、生活捉襟见肘。那年秋收时节,正在院子里晒胡豆的多吉,看到一群身着旧式军装的老兵到村里参观,便招呼他们进院歇歇脚。交谈中得知,他们都是“藏民团”老兵,多吉激动不已。

    作为土生土长的甘孜人,多吉对“藏民团”非常熟悉。这支部队正式组建于1951年,全称为西康军区基干第6团,1985年撤销建制前隶属于成都军区。在35年的光辉历程中,该团圆满完成了“战斗队、工作队、培养民族干部的大学校”三大任务,被当地群众誉为“雪山雄鹰”。

    多吉的热情招待,让“藏民团”老兵熊志荣十分感动。这位14岁入伍、参加大小战斗300余次的老兵,与藏族群众结下深厚的情谊,无论是转战高原时的一杯热茶,还是雪域侦察时的一袋糌粑,让他至今记忆犹新。当了解到多吉的困境后,他决心帮助眼前的这位年轻人渡过难关。

    “这个院子在景区里,地理位置好,只用来晾庄稼太可惜了,不如开个农家乐。”熊志荣的话让多吉茅塞顿开。可是,没有启动资金、不会注册手续,无奈之下,他向熊志荣求援。

    让多吉没想到的是,没过几天,熊志荣便出现在自家院子里,见面就说:“只要你想干,我们帮你!”

    一句承诺,换来了20多年不断线帮扶。同时,“藏民团”老兵以帮扶多吉经营农家乐为契机,先后助力20多名南无村村民学到一技之长,在景点周边开起了餐馆、旅社、纪念品商店等。

    从不起眼的农家乐到挂上金字招牌的锅庄,这个当年开张时只有两三张桌子的餐馆,已发展成为可容纳上千人同时就餐的大型餐饮企业。许多农牧民也在此积累了创业经验,在康定周边安家落户。

    “遇到困难,老兵们会帮我们想办法。”创业初期,因基础设施差、资金短缺加上经验不足等问题,多吉遇到过很多坎儿。“藏民团”退伍老兵杨俊成组织大家召开“诸葛亮会”找对策,先是在康定城区给多吉找了位师傅,同时结合南无村的地域特点、人文环境等因素,从菜品、定价、服务等环节制定了合理的经营策略,还推介亲朋好友前来消费,让农家乐一举走出困境。

    20多年来,周边的锅庄如雨后春笋,多吉经营的锅庄规模也越来越大。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他一直记着老兵的叮嘱:“诚信经营,货真价实,生意才能长长久久、红红火火。”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些年,多吉不忘初心,将自己的经验和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前来学习的年轻人,同时还积极参与捐资助学、抗险救灾等公益事业,传递着这份爱与温暖。

    如今,多吉的锅庄成了“藏民团”老兵活动中心、甘孜军分区双拥试点窗口、甘孜州社会化拥军会员单位等。这天的相聚,是“藏民团”老兵与南无村群众一年一度的约定,甘孜军分区和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也闻讯赶来,与村民们座谈。座谈会上,大家相约,要传承优良传统,带领更多人走上致富的道路。在这片多民族融合的土地上,幸福的人们唱起了康定新歌……


作者:王子冰 杨碧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