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阿勒玛斯别克·沙斗和妻子多年来倾力帮助有困难群众——
民族村里有位“热心老兵”
■赵 健
秋日的一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喀拉托别乡。伴着喧天的锣鼓声,一条红色横幅在阔克托汗村主村道上被高高举起。这个宁静的小村庄,因为一支送喜报队伍的到来,变得十分热闹。
63岁的退役军人阿勒玛斯别克·沙斗兴奋地等在家门口,穿着他最心爱的老式军装,身披鲜红的绶带。在7月底召开的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上,阿勒玛斯别克被表彰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当时,他没有到现场参加表彰。这天,由县委组织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单位工作人员组成的送喜报小组,专程给他送来证书和奖章。
接过证书和奖章,阿勒玛斯别克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感谢党和政府,只要我活着一天,就做一天好事。”他原本准备了几分钟的发言,或许是因为有些紧张,千言万语在这一刻,汇成这句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话。
现场响起持久的掌声。鼓掌最热烈的,是那些他曾经帮助过的父老乡亲。
天生的“热心肠”
虽然过去了40多年,提到阿勒玛斯别克,老连长殷天宗依然印象深刻:“他呀,天生一副‘热心肠’。”
在殷天宗看来,阿勒玛斯别克有一双“充满爱的眼睛”,总能发现需要帮助的人,发现可以做好事的机会。见战友家里遇到困难急需用钱,他悄悄寄去自己的津贴;听说哪里有群众受灾,他毫不犹豫捐款捐物;有一年部队发了新棉被,他惦记着周边一户贫困人家,把棉被拆开重新做成两条,把较厚的那一条送了过去。
阿勒玛斯别克(左三)当兵时留影。受访者供图
战友们纳闷,这个哈萨克族小伙子,为啥大事小事总想着别人?直到后来,大家慢慢了解了他的成长经历——
1979年底的一天,18岁的阿勒玛斯别克即将告别家乡,踏上从军路。那天清晨,天刚蒙蒙亮,阿勒玛斯别克起身整理行装。收拾完毕,推开家门那一刻,他一下子愣住了。门口聚满了人,乡亲们赶来为他送行!
“我是阔克托汗村第一个当兵的哈萨克族青年。用长辈们的话说,我是全村的骄傲。”阿勒玛斯别克记得,那天,乡亲们将他簇拥在中间,年长的老大爷拍着他的肩膀,一起长大的玩伴争着和他拥抱。登上远行的汽车时,阿勒玛斯别克身上挂满成袋的馕饼和奶疙瘩,还有手工布鞋和毛线袜子。
尽管阿勒玛斯别克从小生活不富裕,吃惯了邻里饭、穿惯了百家衣,可在那一刻,他还是情不自禁掉下眼泪。
阿勒玛斯别克说,这些年,他心里之所以总装着需要帮助的人,是出于一颗“感恩的心”。不过,在阔克托汗村生活了53年的村民吴玉莲告诉笔者:“当好人,做好事,一直是这家人的传统。”
“阿勒玛斯别克的父亲沙斗·吾马尔,就是个‘热心肠’。”吴玉莲回忆,那些年,村里谁家有个大事小情,都爱找沙斗大叔商量;有了矛盾,也爱找他评评理。春天到羊圈里接生羊羔,夏天上山打草,秋天打火墙、砌炉子,冬天去牧点送煤送柴……自打阿勒玛斯别克记事起,乡亲们有需要的时候,他的父亲总要去“搭把手”。
“父亲从小失去父母,靠乡亲们接济长大。每次乡亲们需要帮忙,他总是带着我去。父亲从不讲什么大道理,叫我只管跟着,他干啥,我就学着样干啥。”阿勒玛斯别克说。
真诚的话语,令笔者心中一动:淳朴的乡风、良好的家风,让阿勒玛斯别克热心助人的品质浑然天成。
特殊的“家里人”
1984年底,阿勒玛斯别克从原乌鲁木齐军区某部退役,先后在尼勒克县胡吉尔台乡、喀拉托别乡政府从事基层工作。2004年,他从喀拉托别乡扶贫干事的岗位退休。无论岗位如何变化,无论在职还是退休,他那天生的“热心肠”,始终没变。
听到在喀拉托别乡中心学校当老师的妻子克孜尔汗说起学校有几名家庭困难的学生,阿勒玛斯别克和妻子商量,每月从工资里拿出一些钱,资助他们读书;了解到牧区的孩子容易生秃疮,他四处求医、买药配药,帮助许多孩子解除病痛;逢年过节,他总是自掏腰包,买来米面送到孤寡老人家中……他甚至将无人照料的老人余亚平,接到自己家中居住。
阿勒玛斯别克(左)到小学开展国防教育。受访者供图
阿勒玛斯别克年少时就与余亚平相识。20世纪70年代,余亚平从河南老家来到喀拉托别乡务工。能干的余亚平为人爽朗实在,很受乡亲们欢迎。后来,阿勒玛斯别克当了兵,退役后又长期在胡吉尔台乡工作,渐渐失去余亚平的消息。2009年的一天,阿勒玛斯别克无意中听朋友说起,余亚平住在喀拉托别乡另一个村,因为生活的变故,身边无人照顾,“过得不太好”。
阿勒玛斯别克(中)和乡亲们在一起。受访者供图
阿勒玛斯别克立刻赶往余亚平家,房中简陋的陈设和老人虚弱孤独的模样,让他吃了一惊。“当年,余叔叔是那么有活力的一个人……”他眼睛一热,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我得帮他。”
怎么帮?阿勒玛斯别克考虑再三,拨通妻子的电话:“能不能把余叔叔接到咱们家住一段时间?他情况不好,需要看病,身边不能没人照顾……”不出阿勒玛斯别克所料,妻子几乎没有犹豫,答应了他的请求。
为什么答应得这样干脆?这位哈萨克族退休女教师露出朴实的笑容:“我公公还在的时候,婆婆就支持他帮助别人。当初就是觉得这家人好,我才答应嫁给他。”
就这样,余亚平在阿勒玛斯别克家住了下来。身体好转后,为了不给他们添麻烦,余亚平多次提出搬回自己家住。夫妻俩一再挽留,一晃已15个春秋。
多年来,阿勒玛斯别克一家倾力帮助过10余名汉族、乌孜别克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困难群众,先后有4人在他家中长住或短住。
谈起这些特殊的“家里人”,阿勒玛斯别克感慨:“各民族都是一家人,看到人家有困难,我们能帮一把就多帮一把。”
这个温馨的小家庭,盛开着民族团结之花。
温暖的“糊涂账”
这些年,阿勒玛斯别克一家总是对别人解囊相助,但他们其实过得并不富裕。
年轻的时候,为了多挣点钱补贴家用,阿勒玛斯别克一闲下来就到处找活干。退休后随着年龄增长,考虑到总是外出干体力活不是办法,他和妻子产生盖门面房出租的想法。
2005年,根据相关政策履行手续后,他们在自家宅基地盖起门面房。本来因为门面房位置好,预想的租金收入比较可观,可到了出租的时候,阿勒玛斯别克又“掉了链子”。
原来,想租房开店的那户人家经济条件不太好。看到人家生活不容易,阿勒玛斯别克虽说心里有点不情愿,还是不忍心拒绝对方的“还价”。这样的“赔本买卖”,夫妻俩一干就是10年。
2015年,阿勒玛斯别克几经斟酌,跟租户商量,把门面房收了回来。促使他下定决心的主要原因,是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乡亲。“我在乡里干过扶贫干事,对群众的困难比较了解。我和妻子琢磨来琢磨去,决定开一家‘爱心超市’,困难的乡亲如果有需要,可以免费帮助他们。”阿勒玛斯别克说。
不久后,“爱心超市”开张了。阿勒玛斯别克联系喀拉托别乡爱心协会,摸排当地困难群众情况,形成一份资助名单。每个月他买来毛毯、棉衣棉裤、被褥,或是毛巾、牙刷、油盐酱醋,按照名单和需求挨家挨户送去。平日里,乡亲们有困难时到“爱心超市”买东西,夫妻俩也只是象征性收点钱,留下一笔笔温暖的“糊涂账”。
阿勒玛斯别克开办“爱心超市”的举动,广受乡亲们赞誉。闲暇时,大家都爱到他的超市里坐一坐,遇到烦心事,也愿意找他聊一聊。
“我开办‘爱心超市’,就是希望乡亲们生活得更好。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只在物质上帮忙还远远不够。”2023年初,在当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支持下,阿勒玛斯别克在超市里打造了一间“老兵调解室”,遇到邻里纠纷、家庭矛盾,他将情理法结合起来,心平气和地从旁劝解,帮助乡亲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老兵调解员,我们相信你。真心换真心,烦心变舒心……”随着一个个纠纷被调解得“清清楚楚”,一个个矛盾得到妥善化解,当地渐渐传开这样一段顺口溜。
如今,阿勒玛斯别克的“爱心超市”依然不赚什么钱,算了一笔笔“糊涂账”。可他觉得,自己的内心很富足。
制图:扈 硕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